李商隱和杜牧的《登樂游原》,千百年來高下難分,你更喜歡哪一首

2022-04-12     淚落半夏天

原標題:李商隱和杜牧的《登樂游原》,千百年來高下難分,你更喜歡哪一首

前幾天有人問筆者李商隱與杜牧都寫過《登樂游原》,哪一首的水平最高?這樣的問題是很無聊,要知道李商隱和杜牧是晚唐最著名的詩人,兩個人才華相當,還被後人稱為「小李杜」,意思是他們的成就可以媲美盛唐時期的李白和杜甫。由於彼此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人們自然也就喜歡把他們放在一起比較,想要知道誰的詩寫得更好?當然這樣的比較是沒有意義,畢竟文學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得出的結論自然也是不盡相同。

那麼聊到了這個話問題,我也只能是說一說自己的看法,不敢對古人的作品評頭論足,李商隱和杜牧那都是唐朝詩人中的佼佼者,兩個人的作品都是膾炙人口,而且他們的對於唐詩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李商隱的情詩纏綿悱惻,杜牧的詩作中的感傷之懷更是直擊人心,兩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也都是了不起的詩人。

李商隱的《登樂游原》一詩也是膾炙人口,可以說是他最具有影響力的作品,這首詩情感細膩,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寫盡了當時內心的苦悶,還有悲痛之苦,儘管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可是字字珠璣,每一句都感人肺腑,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寫盡了悲痛之苦,讀來也是令人感慨萬千。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人們對於這首詩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認為是一首消極之作,當時的李商隱很痛苦,一個人在傍晚很苦悶,於是驅車登上了長安郊外的樂游原,以此排解心中的苦悶。這個時候詩人登上了山頂,看到了秀麗的風景,但是這美景再美,可是夕陽西下,已經是接近黃昏了,天馬上就要黑了,再美的風景也被黑暗掩蓋。

李商隱以一種悲情的口吻寫得很傷感,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這也就使得人們認為這是一首消極之作;不過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見,認為正是接近了黃昏,才能夠看到最美的風景。但是無論怎麼去解讀,當時的李商隱一定是很痛苦,畢竟在現實生活中,他一直是被打壓的對象,始終是沒有任何的機會。

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

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

杜牧的這首《登樂游原》相對來說名氣沒有李商隱首大,但也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同樣充滿了憂愁,他與李商隱一樣在現實生活中也是處處不如意,也是沒有任何的機會,這也使得他悲痛欲絕,始終是在各地漂泊,那種悲痛之苦,常人是難以理解,可是對於杜牧來說,他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種悲痛,所以也就在這首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那這首詩同樣也是很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天空廣闊,我正是由於內心苦悶,於是來到了這個地方,這裡的鳥兒全部都飛走了,古代所有的遺蹟全部都消失在了荒野之中,再也不復存在,這只是讓人更加的傷感。昔日的漢王朝是何等的輝煌,如今這五陵原上的樹木沒有了,只有那呼嘯而過的寒風。這裡的五陵原是漢朝皇帝的陵墓,分別是漢高祖劉邦;漢惠帝劉盈;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漢昭帝劉弗陵等人的陵墓。

兩首詩其實是不同的風格,不過那種憂愁是一樣,李商隱和杜牧正是用極為悲痛的口吻來描寫,也就使得作品處處充滿憂愁,每一句都很傷感。由於他們感受到了那種無奈,還有悲痛之苦,所以作品中流露出來的悲痛之苦,也是最能夠打動我們。我個人是更喜歡李商隱的《登樂游原》,那麼你更喜歡哪一首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d95d91faf43470cf827118c8b473e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