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版《咒怨》故事的原型,逼死了飯島愛?

2022-04-27   邑人電影院

原標題:網飛版《咒怨》故事的原型,逼死了飯島愛?

本文作者: 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落合正幸版的咒怨沒有取得預期的口碑之後,《咒怨》系列停了下來。

正如上文所說的,其實落合正幸版的咒怨質量還行,他是有一些缺點,但整個系列發展的停滯不能扣在他腦袋上,那是大環境的變化導致的。

應該背鍋的是它的對手,「貞子系列」。

「貞子系列」從誕生起就是個渣,一路下來沒有一部佳作,雖然初代找來了 石原里美這樣的現象級大明星引流,票房還不錯,但口碑一路以來都是崩壞的。

因為它的誕生就是為了3d的概念圈錢之作,原作《環界》是依靠劇情和滅世世界觀的設定而征服人心的優秀科幻小說,而貞子只是將這部小說的恐怖形象專門提煉出來嚇唬人而已。

貞子真正恐怖的地方在於它環裝病毒的屬性,以及最終將殺死全球過半人口的宿命,而不是從顯示屏里爬出來嚇唬人。

清水崇版的咒怨取得的巨大成功驗證了一個道理,只要你創造了一個足夠嚇人的角色,哪怕故事相當一般,哪怕沒有一丁點讓人背脊發涼的設定,只要驚嚇值足夠觀眾就能買帳。

這一點在貞子3d和續集兩部電影里進一步得到了驗證。儘管惡評如潮,但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於是這一切最終指向了2016年上映的 《貞子vs伽椰子》

這部電影的低口碑可以說直接摧毀了市場。就不提劇情了吧。電影對兩位日本鬼後背後的邏輯規則的褻瀆可以說讓粉絲們怒不可遏。

貞子應該是從井裡爬出來的,因為她是以肉體形式存在於井裡。但《貞子VS伽椰子》結局裡女主居然把那口井當成安全區跳了下去!這你讓粉絲怎麼忍得了嘛!

「貞子系列」片方的短視行為徹底葬送了 山村貞子這個老牌恐怖形象的口碑,同時也連累了《咒怨》,畢竟這個口碑是和 伽椰子一起拉胯的。

當然《咒怨》本身也問題多多,新版伽椰子和俊雄不能被老影迷接受,尤其是俊雄,根據傳統鬼娃形象以及合理的年齡選擇的俊雄又高又瘦,一下跳到人肩膀上的身手確實了得,但老版又矮又萌的形象顯然和專業電影人心中的印象背道而馳,看起來確實不合理,但偏偏就是他成功了。

「咒怨系列」必須轉型了,幸運的是它得到了這個機會。

一般來說,將一個舊有經典角色做創新是具備相當大的商業風險的,一般來說如果沒有一個願意承擔風險的風投的話,電影人有再多的抱負也白搭。「咒怨系列」運氣相當不錯,趕上了這波風險投資。

美國公司網飛(Netflix)為了充盈自己的內容庫正在滿世界投資拍片,而且似乎很在意本地化,在韓國弄的《王國》就相當不錯,直接將內容放在了朝鮮古代,絲毫不擔心會不會有美國觀眾因為文化差異接受不來的問題。這當然有網飛尊重本地市場的原因,也有美國電影人將美國式的國際化潛移默化的納入韓國電視劇的努力。

在他們拿著大把美元盯上了咒怨之後,日本恐怖電影看到了希望。

網飛版的 《咒怨:詛咒之家》怎麼看都像是拿著美國投資試水的作品,因為內容上能看到製作組極大的野心,但區區六集一集30分鐘的體量怎麼看都是深夜低成本劇的模式,試水的意思很明顯。從結構看更像是傳統電視台的「試播集」。和動輒2小時以上的特別製作劇天差地別。6集加起來也不過180分鐘,就是一部好萊塢史詩電影的片長,還不包含中場休息的那種,但裡面塞進去的信息量卻夠得上標準日劇的標準,讓大公我看的大呼過癮。

重要的是它一點都不嚇人,尤其是結局出來以後,甚至還有點懸疑度過頭的意思。

劇集對於舊咒怨的模式轉型之大,瞠目結舌。

不知道是因為拿到了充裕的投資,還是壓縮了劇集成本(畢竟只有180分鐘)提升了服化道水平,影片的服化道質感相當優秀,尤其是一開場對80年代泡沫經濟末期昭和女孩的學生制服設計,真正拍出了年代感。

而這個第一場故事的設計就結結實實打了舊 咒怨死忠粉的臉。

《咒怨》的基本盤就是凶宅怨靈,觸之即死,死後又化作新的「咒怨」。這點在《咒怨1》里還有無下巴的女孩做註解,但之後越來越跑偏成只有伽椰子了。但除此以外,還有一點就是怨靈是單純的惡,甚至連鬼魂都不是,沒有邏輯,不講道理,也沒有訴求,不能被滿足,也不能談判。所以他們不是有思想的鬼魂,而只是怨氣本身的化身而已。因為它們是單純的惡,所以受害者們通常也就處理成單純的善,兩者界限分明。

而電視劇沒有這麼做,一開始就在凶宅里安排了一場學生霸凌的強姦戲,在凶宅里,善與惡的邊界開始被打亂。

劇情里, 桂木雄大河合聖美以及之後出生的俊樹一家的故事其實和 佐伯伽椰子一家很相似。 佐伯剛雄只說了一句「我要你」就得到了伽椰子,這看著比較牽強,在新版劇中將這種感情的羈絆做了具象化的表達。

但實際上,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導演 三宅唱的野心很大,生怕觀眾不知道,隨後通過電視新聞直接告訴了你答案。

那是一起發生在泡沫經濟末期的真實案件, 綾瀨水泥殺人事件,號稱平成少年犯罪第一案。

1989年日本女子高中生 古田順子被殺埋屍事件,是指發生在1988年11月至1989年1月,在日本東京都足立區綾瀨的綁票、禁錮、強姦、謀殺和屍體遺棄的嚴重罪案的通稱,震驚整個日本社會的真實殺人事件。也被稱為綾瀨水泥殺人事件。

由於案件嚴重,加上涉案者當時均未成年,而且犯罪歷時長,對當時的社會造成極大的打擊。因為這是(日本)第一次用水泥棄屍,所以之後漸漸開始有人加以模仿。在日本,也因為此案件而特別修改了《少年法》。此事件是平成元年發生的,對日本社會影響深遠。

被害人埼玉縣17歲女高中生古田順子的遺體,在東京都江東區若洲內(現若洲海浜公園地皮)被人發現以水泥密封在圓柱油桶內。兇手是四名16到18歲的高中輟學學生,將被害人監禁41日,期間施以強姦、毆打、焚燒等暴行致死。

正如劇中說的,凶宅怨靈是可怕,但也可怕不過真實的案件。綾瀨水泥殺人事件被害人古田順子被折磨了整整41天,期間所受到的折磨慘無人道,我這裡就不詳細說了,感興趣的自行百度去吧,中文網際網路上這個案件也很有名,資料到處都是,這裡就說說這個案子與劇中的關係。

可能看過劇的同學會有疑問,搞不清楚這起真實的殺人事件和咒怨的故事有什麼關係?這其實也是導演三宅唱的留白之一,咒怨系列一直以來都是以留白創造神秘感來腦補出恐懼的。因此1000個人中,看完《咒怨》能腦補出1000種恐怖。只是20年後這代觀眾思維能力下降,被短視頻慣壞後再也不思考了,於是留白部分也開始需要適當引導了。

三宅唱大膽的將日本社會的真實社會案件融入其中,有一些用於解釋以及豐富人物性格及場景,有一些則是引用相似社會情景來展示劇中人物處境。比如 河合聖美被桂木雄大和兩個女同學騙入凶宅強姦的場景,結合綾瀨水泥殺人事件來看,就能讓觀眾知道這種情況萬一控制不住會邁向怎樣的悲劇。使得觀眾一旦想到這一層頓時背脊發涼。

綾瀨案的另一個細節,案犯均為家庭和教育雙雙缺失的輟學青年,尤其是從犯 湊伸治,主犯 宮野裕史欺騙綁架古田順子後一開始在酒店將其強暴,隨後就藏進了湊伸治家中,湊家家境優越,房子很大,被這群不良少年占據二樓,受害人古田順子就在這座樓上被折磨了41天之久,湊家還有父母和一個哥哥,其中湊伸治的母親曾經三次對古田順子說「你趕緊回家吧。」

但卻沒有提供任何幫助。

這種糟糕的家庭環境和劇中河合聖美的家不能說別無二致吧,只能說一模一樣。是不是代入感很強?

在平成元年,泡沫經濟時代日本整體經濟的狂熱在創造了昭和社畜的同時,也奪走了這代人對於家庭的關愛,日本人傳統的加班制度以及下班後居酒屋的快樂在那個時代的日本作品裡很常見,如果玩過世嘉關於那個年代的遊戲《如龍0》應該會有印象,那時候新宿歌舞伎町門前打工族都是拿著一萬日元在街上揮舞著打車的。

那個年代的孩子們也因為父母豐富的收入過得紙醉金迷,綾瀨案中四名主犯湊錢買了一輛豐田轎車,劇中同時代出場的另一個案件犯人 宮崎勤也有車。但泡沫經濟崩潰後,家庭收入急轉直下,少年犯們的收入也捉襟見肘,於是更加催生犯罪的溫床,綾瀨案的受害人古田順子也是因為少年犯希望在發薪日上街搶劫,偶然被發現的。這是這幫少年第二次作案。

父母與孩子溝通缺失,家庭關係緊張,而少年們長大後體能上開始反超父母,父母對孩子的管理也越來越力不從心,在龐大的社會壓力下有些人索性就放手不管了,這也是少年犯猖獗一時的重要原因,湊家對關在他們家二樓的受害人古田順子也是出於這樣的理由才一直僵持到她死去的。

從這個角度代入女主河合聖美的家庭,並且河合聖美在被怨靈蠱惑後指使雄大殺死母親的劇情有那麼點和綾瀨案遙相呼應的意思。

肯定會有人抬槓,綾瀨案只是在劇中的電視機里播報了一下而已,哪有那麼強的關聯性嘛。

好吧,上大招。

還記得 桂木雄大原來的女朋友麼?就是騙主角河合聖美去鬼屋的那個。回憶一下她的長相。渾身黝黑,用日本說法是典型的「南國」夏威夷曬黑風格。這個風格其實日常里並不常見,為什麼導演要安排這個一個妝容?

因為,是要隱射誰。

這個名字我相信大部分80後觀眾可能很熟悉,00後就不一定了。

還記得《白老婦》和《黑少女》中提到的AV屆頂流高數瑪利亞和朝美惠香麼?

這次映射的也是一個AV屆的頂流,日本首任AV女王, 飯島愛

80後應該都聽過這個名字,比如 李宗盛的《最近比較煩》里就幻想過和飯島愛一起晚餐,而且應該不難猜出她是幹啥的,因為李老師找不到藍色的小藥丸。

飯島愛應該算是我們認為的日本AV產業崛起後創造的第一個女王級巨星,當然這僅僅是我們中國人的印象。真正日本AV的歷史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同是網飛出品的另一部關於AV的「歷史劇」 《全裸監督》。裡面提及的那位老師應該才是最早的AV巨星。

但飯島愛火出了國,確實稱得上那個年代AV屆的頂流。

但很多80後也就是聽說過飯島愛,見過的應該不多看過她作品的應該更少。

飯島愛就和劇中那個女高中生一樣,皮膚黑黑的,一副「南國」模樣。

而綾瀨案發生很多年以後,主犯宮野裕史曾說他當時與一位藝人交往,而飯島愛也恰好是東京都出身,於是在一名「閨蜜」兼「同事」的爆料下,這個說法迅速躥紅,給飯島愛造成了不小的困擾。後來她自殺說不清裡面有多少來自此案的壓力。

有一點可以肯定,她得抑鬱症有相當一部分壓力就來自綾瀨案。

其實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得知,飯島愛是1992年才出道的,1989年綾瀨案發生時她還不是藝人。

從三宅唱安排這位女高中生的妝容來看,飯島愛是綾瀨案主犯的女友的說法在日本還是有很大市場的。

如果說綾瀨案只是在劇中提及,用於豐富一下人物性格,開拓一下事件背景的話,接下來兩起案件,一個主人公直接作為角色在劇中出場了,另一個案情直接作為劇情被拍了出來。

那叫一個刺激啊!

先說哪個呢?

宮崎勤事件?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