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桃花扇》是洗白文?才子佳人很美好,但真實歷史很殘酷
#歷史開講#
昆區《桃花扇》
著名清朝小說《桃花扇》的故事,即便不知道內容,但這個題目大家也都耳熟能詳。小說《桃花扇》是康熙時孔尚任所創,故事取自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展現了李香君秦淮少女時的可愛,敢於反抗閹黨的貞烈,國家滅亡時的凌然,看破紅塵後的悲劇,這四種形象展現了李香君一生的不同階段。秦淮八艷中僅有李香君英年早逝,而造成其悲劇的源頭便是復社四公子中最無恥、骨頭最軟、落水當漢奸的侯方域。今天就來講講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故事。
一、北京淪陷前後的侯方域
一般常見的文章中,人們多以李香君為主角,通過李香君的生平來訴說其遭遇,而筆者認為,李香君並非自由民,不過一介妓女,其實她並無能力左右自己的命運,當侯方域作為帥氣多金的士子偶像出現在李香君面前時,李香君必然會被其所吸引。與其年老色衰後「老大嫁做商人婦」,不如成為當紅士子的侍妾,所以侯方域本人才是李香君悲劇的源頭所在。因此本文主要訴說的是侯方域的生平事跡。
李香君
侯方域,1618年生,河南商丘人,出生於官宦世家且是東林世家。其父、其祖父皆為東林黨。侯家曾站在反閹一線,因而遭到閹黨的報復。侯家遂遷居江南。
至崇禎時期,閹黨覆滅,侯方域的父親侯恂因反閹有功,被推薦為戶部尚書。但崇禎朝並非鐵板一塊,閹黨餘孽和清流之間的鬥爭仍在繼續。崇禎九年(1636年),首輔溫體仁開始排擠東林黨,侯恂遂被下獄關押,直到北京淪陷前夕才被釋放。
這段時間侯方域已長成為青年士子,他的主要精力是用來學習文化,但憑藉家族背景,他已經了解了朝廷政局概況。侯方域高談闊論、指點江山、談論社稷的水平已經成為士子中的佼佼者。加上他家有錢,通過營造效應,在加入復社後,侯方域地位更加出眾,和冒辟疆、陳貞慧、方以智並稱「金陵四公子」或「復社四公子」,而他本人則是復社領袖。
侯方域
二、科舉失敗情場得意?
李香君死後,侯方域為李香君寫了一本傳記《李姬傳》來洗白自己。傳記中說,崇禎十二年(已卯年,1639年),侯方域在江南參加科考失敗後,去秦淮河划船散心。就在此時間他結識了秦淮八艷之一的李香君(1624年生),此時李香君15歲,侯方域21歲。侯方域是名滿江南的大才子,反閹名門之後,家中多金,人長得又帥;而李香君其身份類似於今天的頂級大網紅,美貌才藝都屬一流。二人因此結緣,許下山盟海誓。
但後人認為,侯方域說的時間不對。二人結識的應該更早。第一,侯方域靠金錢賄賂早就取得了南京國子監監生的身份,他在南京生活已有10餘年。當時士子逛秦淮青樓是常態和時尚,作為士子偶像,侯方域平時不可能不逛青樓。第二,孔尚任在《桃花扇》中說侯李二人結緣於癸未年,即崇禎十六年(1643年),這又給其時間造成了衝突。因無法確定二人結識的真正時間,所以目前學界暫將時間定為1639年。為何時間問題如此重要?這就涉及到了侯方域的人格問題,間接導致了此後李香君的地位和結局。
侯方域、李香君
《李姬傳》、《桃花扇》或其他傳奇小說中,侯方域可不是色中惡鬼,他納李香君為妾,絕對不是因為李香君長得好看,而是因為侯方域參加考試時,文章寫的太好、太過真實,痛斥時弊,矛頭直指大明體制弊端,所以才名落孫山。而科舉失敗後,侯方域到秦淮散心,在秦淮受到了李香君的溫柔開導和語言安慰,李香君算是填補了侯方域心靈上的空白,由此二人才一見鍾情。就和《人民的名義》里高育良書記只是喜歡和高小鳳談論《萬曆十五年》,絕不是貪圖她的美色和賄賂一個套路。所以,在侯方域的自述中,必須把和李香君結識,放在科舉失敗之後,是李香君主動倒貼,侯方域迎合而已。而不是侯方域刷跑車刷的多,才得到了李香君的青睞。侯之虛偽,可見一斑,這也就註定了李香君的悲劇。
李香君
三、侯方域罹難之事
1644年北京淪陷後,南明閹黨扶植了弘光帝。南京政權的框架為弘光帝垂拱,閹黨馬士英執政,馬士英的好朋友、著名劇作家阮大鋮馬上被提拔為兵部尚書(國防部長),成了馬士英的一號謀臣。作為閹黨政權,阮大鋮馬上開始報復清流,頭號目標就是復社,侯方域逃亡失敗,隨即被逮捕入獄。
侯方域和阮大鋮的矛盾開始於1638年。這年,閒居南京的閹黨阮大鋮有可能復出,甚至有可能當首輔。消息傳到南京,南京士子在東林、復社的鼓動下,上街遊行,反對阮大鋮起復。其中有人寫了一篇《留都防亂公揭》,作為士子們的口號和政治主張。一般認為,《公揭》署名者是吳應箕,但主要創作者是復社的頭目們。阮大鋮無奈地狼狽逃離南京,宣布不再復出。自此阮大鋮徹底恨上了這些清流。
阮大鋮
在這一過程中,侯方域具體乾了什麼我們不知道,但他作為復社頭目,必然參與其中。就是在這種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人的思想指導下,在弘光朝得勢的阮大鋮將復社頭目之一的侯方域指定為一號報復對象。更火上澆油的是,侯方域在阮大鋮得勢後更加激進,直接寫了《與阮光祿(阮大鋮)書》,指斥阮大鋮禍國。由此侯方域被逮捕入獄,慘遭酷刑。
在南明時期,侯方域真的堅貞不屈嗎?
其實不然。侯方域此人圓滑得很,從以後他落水當漢奸的行為來看,他可是個十足的軟骨頭。所以《與阮光祿書》的寫作時間也是學界討論的熱點。理由有二:
第一,侯方域的《壯悔堂文集》卷三說是1644年弘光朝剛成立之時,也就是閹黨勢力最鼎盛之時,侯方域自己公開給阮大鋮寫了《與阮光祿書》,罵阮大鋮。因此,這展現了自己堅貞不屈、為民請命的形象。但和侯方域一道由明入清的諸多士子,比如周亮工、汪琬等人,都曾指責侯方域小人行徑,說侯方域的文章「事實皆失」。這就給此書信的時間增添了疑問。
明朝士子
第二,今天有學者研究發現,這封書信文體不對。這封書信是古文創作,而侯方域的古文創作時間卻是在清朝。所以今人推測這封書信應該是弘光朝滅亡、而且是當了漢奸的阮大鋮死後才成書的。
可見這封書信的寫作目的,不過是侯方域洗白自己。因為明清鼎革後,過去和自己身份相等的名士,比如陳貞慧、冒辟疆、吳應箕等人都堅貞不屈,堅持抗清,只有自己軟骨頭當了漢奸,被世人恥笑。為了防止臭名昭著,侯方域只能放大過去的抗閹功績。
抗清志士
四、桃花扇
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但李香君不過是網紅出身,侯方域家又是名門大家,尤其是明清鼎革後,侯方域當了漢奸,在他的帶動下,無數士子跟從出仕,給清廷的正統地位的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在清廷,侯家依舊顯貴。在這種情況下,李香君的悲劇便發生了。
南明時,侯方域入獄,有閹黨成員田仰在阮大鋮支持下想趁機霸占李香君。李香君當著秦淮眾多達官顯貴的面自刎,以展現對侯方域的忠誠,不過最後沒死成,美人的頸上有血滴濺下滴在一柄白扇上,畫家楊龍友以血扇為基礎,畫出幾支桃花,桃花扇之名由此始。
血濺白扇
文史君說
弘光朝滅亡後,侯方域居住在南京,成了大清治下的良民、順民,清軍也不敢輕易招惹侯方域這種大名士,所以侯家在南京反而很自由。憑藉清軍的關照,侯方域終於納李香君為妾。但加入侯家的李香君並不受侯家人待見,侯家自詡名門,怎麼能招一個妓女網紅進門,所以李香君便遭到侯家虐待。侯方域之父侯恂不顧李香君身孕強行讓其搬離侯府,將李香君放逐到荒村別墅,身邊只留一丫鬟伺候。而侯方域不忍放下家中資財,更不敢和家人決裂,骨頭軟得只得聽從父親的安排。1654年,30歲的李香君在孤獨中去世。而侯方域則因為效忠清朝之事,為世人所不恥,其父侯恂甚至也不待見他,無奈之下侯方域只得盡心於文藝,想辦法洗白自己,如此才有了《壯悔堂文集》之事。
參考文獻
臧守剛:《論侯方域入清後的江南情結》,《河南科技大學學報》2021年05期。
臧守剛:《侯方域與李香君、阮大鋮恩怨考——兼考「與阮光祿書」》,《長江師大學報》2016年12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台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