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多省市夜現雙UFO,是雙彈反導試驗嗎?為何會呈現不同的顏色

2023-09-14     科普大世界

原標題:北方多省市夜現雙UFO,是雙彈反導試驗嗎?為何會呈現不同的顏色

9月13日晚8:10左右,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人們都看到了天空中出現了兩個不明飛行物,從山東到寧夏,從江蘇到內蒙古,幾乎整個北方地區各省市的網友都有發布視頻或照片表示看到了天空中的兩個UFO,可見範圍非常大。

這說明這兩個UFO飛行的高度非常高,大機率是在大氣層外,而且是能被陽光照射到的情況下,才能看得十分清晰,網友們紛紛猜測到底是什麼飛行器?有人說是我國的天舟5號貨運飛船,但其實這艘飛船已經於9月12日在受控狀態下墜入了大氣層,所以不可能是它。

實際上這種情況都是火箭或飛彈發射才會出現的情景,飛著前方的就是飛彈或火箭,後面是它的尾焰雲,應該是我國實施的一次飛彈發射試驗,有人說是陸基中段反導試驗,而且是雙彈反導實驗。

這是很有可能的!因為這種現象出現不久,名稱為「東風快遞」的微博帳號就發了一條博文並配了一張照片,博文就一句話:「你們相信這世上有UFO嗎?晚安,小「火」伴~ 」。照片則顯示為飛彈發射車上豎起的一發飛彈,因為照片比較暗,看不出是哪一型飛彈,也或者是一種新型飛彈。

很明顯!「東風快遞」這是在暗示剛剛進行了一次飛彈發射試驗。而空中出現的雲霧狀雲團其實正是飛彈燃料經發動機燃燒噴出後的尾跡。對此,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也表示這是某種太空飛行器噴出的尾焰。

飛彈發射和火箭發射的情況一樣,兩其實就是同一種東西,只是用途不同。而所謂的中段反導試驗,就是發射反導飛彈對遠距離飛行的飛彈還在大氣層外時進行攔截,將來襲的飛彈在大氣層外進行攔截並破壞掉,那麼對它要打擊的地面目標就不會有任何傷害,因此被認為是一種十分理想的反導方式。

目前世界上擁有這種反導能力的國家非常少,而我國已經進行了7次中段反導試驗,成功率100%,也說明我國在這方面的技術領先世界。

網絡上不少人說9月13日晚的兩個不明飛行物正是我國進行的第8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雖然還沒有官方媒體對其予以證實,但通過東風快遞的暗示性微博來看,這個消息的可信度是很高的。

不少人說這次進行的應該是雙彈陸基中段反導試驗,因為新型飛彈發射試驗不會一下子發射兩顆,而雙彈反導相對於單彈反導來說難度更大,因為假如敵方只有一顆飛彈來襲,那麼我方就可以將所有的雷達設備,飛彈裝置等專門用來對付這一顆飛彈,但在真正的戰爭中無論哪一方都基本不會只發射一顆飛彈,即便只打擊一個目標,通常也需要兩發以保證成功率,因此雙彈攔截試驗也是實戰意義重大。

這說明反導試驗的技術和準確度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兩顆飛彈飛行時的雷達跟蹤以及反導飛彈的鎖定都是技術考驗,兩顆飛彈來襲會不會干擾反導飛彈的鎖定和打擊,都需要實地試驗進行判斷,而試驗的成功也表明陸基中段反導技術已經成熟。

網友們普遍反映這次的「UFO」出現的時間比較短,就一分多鐘,這應該是火箭或飛彈發射後在上升段剛出大氣層的時候,當出了大氣層後達到一定的速度後就會關閉發動機,那麼在地面上就看不到這個飛彈了,大氣層外火箭或飛彈會按原來的速度一直飛行,到目標區域上空才會啟動主發動機或者姿控發動機進行末端加速或機動變軌,以求修正偏差提高精度等。

各地網友拍攝的尾焰雲團的顏色也各不相同,有藍色的,白色的,淡紅色的,還有粉紅色的。

這應該是火箭尾焰雲在太空中因「暮光效應」才出現的現象,而且是不同的視角呈現出的不同顏色。

通常火箭發動機噴出時看上去是溫度較高的火紅色或藍色,但遠距離看噴出的煙霧往往是白色,距離更遠便成藍色,如果彌散開來,看上去就成了白色雲霧狀的淡淡的雲團了。

而如果尾焰雲位置在正西方,角度又很低,那就有可能呈現出粉紅色。

消息來源:《極目新聞》9月14日報道《「UFO」衝上熱搜第一!多地網友稱今晚看到「不明飛行物」,拍下視頻和照片》

我國科學家發現百萬年來人類最少時期,僅剩千餘人,持續11.7萬年

罕見暴雨突降撒哈拉,沙漠成澤國致水庫潰壩,利比亞上萬人失蹤

為何說沒有木星就沒有人類?不僅是人類,連高等生物都不會出現

吉林通化發現全球首個高山隕石坑,深達400米,將一座山一劈為二

我國西部地區有兩個相鄰的縣,面積合起來接近整個東北平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af5eb4e86f691cd16a2ee13381e77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