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不同階層的親家如何相處?這幾個潛規則太重要了

2022-02-11     蚊子聊車

原標題:《人世間》:不同階層的親家如何相處?這幾個潛規則太重要了

《人世間》中周志剛唯一的親家是郝省長,周秉義與郝冬梅從結婚開始,一直到郝省長離世,兩個親家一直沒有見過面。

從夾在兩家人中間的小兩口的為難,通過兩邊各自的寬解,把親家相處的潛規則講透了。

潛規則一:恩情歸恩情,階層歸階層

周秉義與郝冬梅是中學時期的同學,倆人在那時就有了初戀的情愫,周秉義得知郝冬梅的父親是省長時覺得不可高攀。

後來郝冬梅的父親被打成走資派,周秉義去了建設兵團,郝冬梅當了知青。

工人階級家庭有著紅色背景的周家成了郝冬梅的庇護神,迅速拉近了兩人的關係,開始了你濃我濃的甜蜜戀情。

周秉義的父母對郝冬梅的遭遇充滿同情,對她關心照顧有加,把她當成自己的女兒來疼愛。這是工人家庭的樸質,在他們的眼裡,沒有門第懸殊的概念。

用周母的話來說「我們沒有嫌棄你們的意思啊」。

周母不知道,當郝冬梅的父親官復原職後,門第懸殊就來了,是人家在嫌棄你。

郝冬梅的父母對於在他們落難時,周秉義一家對冬梅的不離不棄與照顧,充滿感激,但是感激歸感激,階層歸階層。

兩家人門不當戶不對,這是事實,周秉義就是高攀他們家。

郝家落難時冬梅回來時住在周家時能感受到周家的溫暖,郝省長官復原職之後,周秉義不忍讓冬梅跟著他擠在狹小的屋子,兩人去郝家住,這不用說,就成了上門女婿,就得處處陪著小心。

所以,親家們一定知道的第一個潛規則:落難的鳳凰也是鳳凰,恩情歸恩情,階層歸階層

潛規則二:低階層的親家不能向高階層的親家主動攀關係

周秉義的父親周志剛從貴州回家探親,給親家帶了兩盒上好的茶葉。

周志剛的這個舉動,按照常理來說這是應該有的姿態,男方家的一家之主不是應該主動向女方家表示友好嗎?

按理說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恰恰是這個舉動,讓郝家充滿了反感與戒備。

在郝家看來,送茶葉的這個舉動,就是想逼他們與親家見面,讓他們就範,然後名正言順地認了這門親家。周家從此攀上這個有權有地位的親家,然後七大姑八大姨都跟著沾光。

所以,親家們一定知道的第二個潛規則:低階層的親家不能向高階層的親家主動攀關係送禮物。

潛規則三:不要在低階層的親家面前展示你的優越感

郝冬梅的父母終於決定在大年29下班後到周家去看一看,不料在這個時候,郝省長犯了哮喘病被送進了醫院,冬梅的媽去醫院陪床,臨時決定讓秘書挑一些禮物送到周家。

按理說,郝省長病了,冬梅媽還能想到要送禮物到親家的家裡,這個行為也無可厚非,但是恰恰是這個行為向對方顯示了他們高高在上的優越感。還別說秘書又拿錯了禮物,把周家送的禮物又原路退了回來。

冬梅媽的這個行為是在暗示,我在忙亂之際都在想著要到你家來,我人雖不來但是禮物送來了,你們不就是稀罕這些禮物嗎?

周家人忙了一天,人沒有等來,等來了一堆禮物,郝家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徹底把倆家的距離拉得更遠了。

如果郝母不是讓秘書送禮物來而是讓秘書到周家帶話,郝省長病了,改日再來見親家,倆家人的隔閡就不會那麼大。

所以,親家們一定知道的第三個潛規則:禮物先行固然重要,但是,對於有階層差別的親家來說,人不到禮物到是大忌。

潛規則四:門戶不相當的親家,能融則融,不可強融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

如果兩個年輕人為了愛情非要結合在一起,對於門戶不相當的親家來說,兩家如果強融大家都會很彆扭。

周家人的理想是找個光字片的親家,逢年過節大家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好不歡喜熱鬧。

郝家人的理想是找個與自己身份地位相當的親家,你不圖我的地位,我不戒備你的用心,大家相處輕鬆。

在經過送禮物的風波後,周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終於想通了,兩家人不是一個階層的人,我不必巴結,你不別勉強,能融則融,不能融,只要孩子們過得開心就好,非要強融,只能讓孩子們夾在中間為難。

至此,兩家人再不提見面的話,直到郝省長去世,兩親家都沒有見過面。

所以,親家們一定知道的第四個潛規則:親家相處,能融則融,不可強融,如果強融,只能影響夾在中間的小倆口的感情。

《人世間》這部劇,講透了親家相處的潛規則,尤其是階層不同的親家相處的潛規則,真是值得一看。階層不同就不能把親家真的當親家,只能當客人,客客氣氣,不攀,不融,不卑不亢,才能相處下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ac5bd8484d054f66ccadbb9da182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