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2020年中考,有效調整初三學生情緒

2020-02-04     勁草雲


初三學生因為中考,學習知識的系統性更強,能力要求更高,考試的標準更嚴格,承受著來自學校、家庭和社會的種種壓力,很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抑鬱等種種心理問題。適度的緊張使大腦警醒水平提高,意識的清晰度、注意力的集中性等均有提高。但過分緊張卻會打擊學生的自信,情緒不穩定,對複習應考都產生了巨大負面影響。

一、引起初三學生情緒不穩定的因素

1.焦慮。父母的期望值高了,使得學生精神壓力越來越大,這種壓力使考生情緒緊張,成績波動導致學生情緒的波動。面對升學在即,學生們會積極地嘗試自我改變,會在行動上尋找自我激勵,會努力克服以往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於是,許多初三學生,挑燈夜讀、大量做題目、大量去補課的現象時常發生。

2.自卑。學習勤奮刻苦,但成績總不理想,適應不了初三的學習節奏,導致失去學習興趣,對自己失去信心,灰心放棄。智力因素相對不佳,對問題的反應能力、接受能力相對較差,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沒有適於自己的學習方法。這些原因都會導致產生自卑絕望的不良情緒。

3.自負。有些成績優異的學生學習上非常自負,認為自己的學習水平很高,自我感覺良好,但眼高手低,一看就會一做就錯,殊不知自己是"半桶水"。在一些學生身上,就會出現與家長、老師的要求格格不入的行為表現:對學習成績無所謂,破罐子破摔;學習生活行為習慣散漫拖拉,甚至發生更為嚴重的叛逆,和家長、老師對著乾的現象。平時學習,不深入,不系統,耍小聰明,缺少頑強的毅力和自制力。

二、初三學生需要如何調整情緒

1.樹立信心。初三學生需要控制緊張,不要總害怕自己考不好而遭到家長的批評,需要以良好的心態去迎接每次考試,初三家長也要注意不能把自身的焦慮傳染給孩子,家長寧肯自己焦慮,也一定要給孩子強有力的支持!孩子有學習的信心,成績才能學得好。

2.進行減壓。調整情緒必須先減減壓,家長要看到孩子付出的努力,幫學生緩解緊張情緒,讓消極情緒得以釋放。家長不要總盯著不足,要讓孩子去享受努力的過程,不要太過在乎結果。只有這樣從學習興趣的激發入手,讓初三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家長和老師需要先把功利心收起,給初三學生的標準暫時降低一下,讓初三學生品嘗到成功的愉悅,就可以慢慢緩解厭學心理。我們要告訴初三學生:努力了,就有收穫!努力了,就是成功!

3.合理定位。部分初三學生盲目自信,可以讓他們自己受挫,可以通過分析考試成績,針對他們馬虎粗心的做題狀態進行嚴厲批評,可以通過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指出其局限性,強化謙虛謹慎的意識,準確合理定位,了解自我。

面對情緒、心理一時出現問題的初三學生,我們要深入了解孩子,經常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把握問題的根源,解答孩子的困惑,進行科學的引導。家長要和孩子共同確定符合實際的目標,齊心協力朝著目標努力,激發成功的信心。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學高分寶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aPdD3AB3uTiws8Kn-h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