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和2017年,印尼五大國菜之一的「仁當(Rendang)」,曾兩度蟬聯《CNN》全球50大美食第一名。到底這種異國料理為何能兩次登上全球美食榜首,又為何能讓世人為之著迷?
仁當這個名稱,其實是印尼文[Rendang]的音譯。中文也常稱之為「干咖喱」。
它源自印尼西蘇門答臘省(Provinsi Sumatera Barat),當地首府是巴東,當地原住民為南佳保族,又稱為「巴東人」,屬於馬來族。
由普通的食材製成,在印尼及部分東南亞國家是最平凡不過的平民食品。關於仁當的文字記載,最早出現在1550年出版的一本馬來文學作品《Hikayat Amir Hamzah》。
有趣的是,在米南加保人的語言里,「仁當(Rendang)」最早稱為「冉當(Randang)」。它的原意指的是一種烹飪方法,而不是料理的名稱。
Rendang:意指將椰漿以小火慢燉成濃干狀態
對米南佳保人而言,仁當的意義更代表著族人的和諧;而椰子是代表有識之士;辣椒表示宗教家;牛肉象徵長老、祭司。最後用多種香辛料製成的醬料,象徵著眾百姓。
仁當是一道考驗耐性的料理。需要長時間的烹飪,在米南佳保人一切重要的節日都少不了這道料理。常見的食材是牛肉,包括黃牛肉和水牛肉。
在印尼的大小餐廳里都有提供仁當這有。菜單上或會寫成[Rendan Padang],中文直譯為「仁當巴東」。一般情況下就是牛肉,雖然並非明文規定,但已是不成文的規矩。如果不是牛肉的話,菜單上會註明「當仁雞肉」或「當仁羊肉」之類的。
仁當里包含許多香辛料,而香辛料具有防腐功能,加上烹飪過程中經過長時間熬煮,水分蒸發,使得仁當可以保存很長時間。因此,在那個冰箱還沒普及的時代,如果普通家庭有肉品需要保存,也會把肉煮成仁當料理以方便延長保存時間。據說乾式仁當,常溫保存期最長可達30天之久。
煮至「干黑」的仁當里包含多種辛香料,包括生薑、南姜、薑黃、紅蔥頭、大蒜、香茅、辣椒、檸檬葉、月桂葉、肉豆蔻等。隨地區不同,和各家料理習慣會有些許差異,但共同點是都會使用多種辛料。
印尼米南佳保仁當必須煮至干黑,使椰漿與香辛料焦糖化,烹煮時間需要4-8小時,有些甚至更久。而且煮的過程中不會加入椰絲、椰糖。
而馬來西亞仁當烹飪時間相對較短,也會加添椰糖和椰絲。兩者最大的差別還在於,米南佳保仁當比較干,而馬來西亞仁當則帶有更多的醬汁。
仁當吃法很多樣,傳統上是配料飯食用。但也逐漸演變了許多現代吃法,例如用仁當醬汁拌飯,再捏成日式飯糰。
仁當的美味不止多年來讓東南亞地區的人們為之著迷,連西方國家也被它獨特的風味吸引。
英國名廚戈登·詹姆士·拉姆齊(Gordon James Ramsay)也曾遠渡巴東,專門學習應烹煮仁當。英國美食節目《廚神當道》里兩位評審,也曾因為馬來西亞參賽者烹煮的仁當雞不夠酥脆而將她淘汰。一時間,網絡上都熱烈討論仁當的正宗烹飪方法。
今天分享的「《CNN》全球50大美食排名第一的「仁當」,到底是什麼料理?」到這裡。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