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地平類降壓藥,腳踝水腫了,可以用利尿藥消腫嗎?

2023-07-17   藥師華子

原標題:服用地平類降壓藥,腳踝水腫了,可以用利尿藥消腫嗎?

有位服用氨氯地平的老年朋友跟華子說,他服藥之後,腳踝出現了水腫,是不是藥物的不良反應,如果再配合吃點利尿藥是不是可以消腫呢?

華子告訴他,地平類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會造成下肢水腫,主要出現在腳踝處。聯用利尿藥可以緩解水腫,但並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需要根據血壓和禁忌情況選擇用藥。而且最好先去醫院做個檢查,排除是心臟和腎臟出現的問題引起水腫。

一、地平類藥物造成的水腫

地平類藥物的主要作用是擴張血管,但對動脈作用強,對靜脈幾乎沒有作用

人體的動脈負責把血液輸送到全身毛細血管網中,靜脈負責血液回流。我們可以把毛細血管網看作一個「蓄水池」,那麼動脈就是「進水管」,靜脈就是「出水管」。當進水管的流量增加,出水管的流量沒有改變,就會造成蓄水池中的水過多而溢出。

滲出毛細血管網的水分,由於重力因素,會向下肢匯聚,主要集中在腳踝處。所以服用地平類藥物時,腳踝水腫是常見的不良反應

二、腳踝水腫有什麼危害嗎

地平類藥物造成的腳踝水腫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晚上加重,早晨起床時減輕或消失。這是因為人白天直立活動,下肢血液回流的阻力大,容易出現水腫,而睡覺時平躺,會促進下肢血液回流,水腫就會消失了。

地平類藥物造成的水腫,是藥理機制的結果,不會造成其他的危害。如果水腫較輕,對生活沒有過大影響,可以繼續用藥,平時多抬高雙腳可以緩解水腫。如果水腫嚴重,可能會造成走路時下肢沉重,影響穿鞋、穿襪子,就需要進行藥物調整了。

三、合理聯用藥物減輕水腫

中效利尿藥(如氫氯噻嗪、吲達帕胺等)也是一線降壓藥物,對收縮壓(高壓)偏高的老年性高血壓效果較好。利尿藥可以與地平類藥物聯用,通過排出體內過多的水分和鈉離子,減少血容量而降低血壓,所以對水腫有緩解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利尿藥之前,需要測量血壓值,以及檢查電解質水平,尤其是血鉀水平,如果血壓偏低或是有電解質紊亂、低血鉀等情況,就不能使用利尿藥。在使用利尿藥期間,也需要密切監測電解質水平。

普利類藥物、沙坦類藥物通過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發揮降壓作用,不僅可以擴張動脈系統,對靜脈系統也有擴張作用。所以普利類藥物、沙坦類藥物與地平類藥物聯用,可以增加靜脈回流量,減輕或是消除地平類藥物引起的水腫

還可以換用其他的地平類藥物以減輕水腫,比如左氨氯地平的不良反應就小於氨氯地平,或是貝尼地平、馬尼地平、西尼地平等,不良反應也較少。如果水腫很嚴重,也可以考慮暫停使用地平類藥物,使用其他降壓藥物替代治療

總結一下,服用地平類藥物,出現腳踝水腫是常見的不良反應。利尿藥與地平聯用可以減輕水腫,但需要注意電解質水平;普利或沙坦與地平聯用,可以增加靜脈回流減輕水腫,更為合理,但要注意普利與沙坦不能同時服用。

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