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開放包容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4-01-13   求是網

原標題:秉持開放包容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文化思想中蘊含著博大的世界格局和寬廣的文明視野。作為黨領導的文學事業,也必須堅持胸懷天下,拓展世界眼光,積極參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文學是一種「世界語言」,是溝通民心、增進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橋樑。我們要從人類文明演進規律和世界文化格局中認識文學的價值和作用,深刻把握人類社會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深刻洞察人類發展進步潮流,積極回應全球性的文化課題,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貢獻,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2023年5月27日,由中國作家協會、浙江省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3中國國際網絡文學周」在杭州開幕。本次網絡文學周以「多彩亞洲 精彩世界——中國網絡文學在亞洲的傳播」為主題,旨在提升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能力。圖為網絡文學產業博覽會現場展示的網絡文學及衍生產品。新華社記者 徐昱/攝

堅持不忘本來,講好中國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要在世界舞台上講好中國故事,讓國際社會聽得懂、聽得進、聽得信,就必須找到文化的契合點、情感的共鳴點,發出獨具魅力的「中國聲音」。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豐富多彩的「中國聲音」必須有獨特的中國文化作為支撐。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這五大突出特性共同塑造了中華文明的整體特徵,形成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價值觀念和文明體系。只有立足於中華文化,以中華民族豐厚的生活經驗為積累,滿懷對中華文化和中國人民的摯愛之情,將個人才情轉化成合適的形式,才能真正創作出屬於本民族的文化精品。

優秀文學作品是講好中國故事最為生動鮮活的形式和載體。講好中國故事,就要以獨具特色的中國形式,描述關於中華民族、中國人民的生活內容、風土人情與情感體驗;就要在五千多年光輝燦爛的文化傳統中,古今並融,以現代的觀念轉化古典的資源,打破封閉僵化的落後觀念,推陳出新;就要在豐厚淵博的文化傳統中傳承中華美學精神,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向世界傳遞天下為公、天人合一、厚德載物、講信修睦等中華文化所蘊含的寶貴价值理念。廣大作家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和精神根脈,汲取傳統文化中的豐富養料,充實文學創作,增強文化主體性,努力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作品,讓世界通過這些文學作品去感知、理解、喜歡中國。

主動吸收外來,豐富中國文化,在兼收並蓄中開闢文學創作新境界。世界文學豐富了中國作家對文學的理解,讓自身的寫作增加了潛在的參照系。面對各國優秀的文化傳統與豐富多樣的思想文化資源,廣大作家要以開放心態積極吸收和借鑑對我們有益的精華與營養,以懷抱真理的心態吸收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轉化為推動本民族文化發展的新動力。強調中華文化立場,強化文化主體性,並不是要封閉、僵化和保守。文學創作應該向著一切人類生活展開,以海納百川的開放胸襟學習和借鑑人類社會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形成兼容並蓄、博採眾長的大格局大氣象。對於外來文化,要去偽存真,去蕪存菁,批判性地吸收和創造性地轉化。

積極面向未來,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新時代文學應以博大的胸懷、精湛的技藝、生動的形象塑造出跨越國界、跨越種族、跨越文化差異性的精品力作,通過有效的文學創作展現人類精神和生活的「共同美」,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以全人類的共同命運、共同價值為著眼點,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鑒互融關係。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作家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以宏闊視野關注社會、世界、自然與人類自身,創作出了一批優秀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快速發展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為表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新的維度,為展現當代中國人民的心靈變遷史留下了獨特的文學記錄。中國作家在題材內容、審美趣味、寫作技巧等方面彰顯出了全新的氣質,新一代青年作家展現了寬廣的國際視野,在與漢學家、翻譯家的深度互動中,深刻參與了世界文化的建設,許多作品生動地呈現了中國與世界的交往、互動,中國文學對世界文明的啟示意義與建設價值日益彰顯。

中國文學也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是人類經驗的結晶,值得與世界共享。在世界範圍內,中國文學仍然是一座沒有被充分開掘的「富礦」。近年來,中國作協積極構建對外交流機制,搭建文學交流平台,創建 「一帶一路」文學聯盟,實施「揚帆計劃·中國文學海外譯介」、「Z世代」國際傳播等工程,積極推動「網文出海」,舉辦中國文學國際傳播論壇、漢學家文學翻譯國際研討會、中國國際網絡文學周等,通過多種方式、渠道積極推動中國文學走向世界,吸引各國漢學家、翻譯家關注中國文學。下一步,中國作協將繼續創新工作思路,健全交流機制,拓寬交流渠道,改進交流方式,以新思路、新舉措和新方法努力構建包括中青年作家、海外漢學家和翻譯家、版權貿易與海外出版專業人才在內的新時代文學國際傳播人才隊伍,支持書寫新時代中國偉大實踐和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的優秀作品走向海外,搭建連接人們心靈與精神世界的「文學之橋」。

更多精彩,詳見2024年第1期中共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文章《識古今之變 展時代氣象》

來源:求是網

策劃:魏天舒

製作:魏天舒

審核:閆玉清

監製:李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