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了他來了,他帶著 天才走來了!
如果聽Rap或看過韓國綜藝《Running Man》(中國版的《奔兄》購買的是其版權)的,應該會知道 姜Gary。
2016年時姜Gary下車《RM》,從此退出螢屏,2017年結婚生子,之後一直低調做音樂。
時隔3年多,他終於再次登上螢幕,而且這次還帶著26個月的娃姜夏吳(小名「小好」),一起參加育兒節目《超人回來了》。
很多RM的老粉兒說,本 是奔著姜Gary去的,結果卻無情地被小好火速圈了粉兒~
這個年紀,很多娃連話還說不利索,而小好已經滿嘴高級詞彙,能夠準確區分「導演」和「編劇」,還能準確無誤地認出「三角架」。
瓜果蔬菜、樂器名稱等完全不在話下:
認識也就罷了,他還知道「甜椒不辣」、「栗子要剪開來吃」這些特徵,買東西竟然會「貨比三家」。
家附近的各種街道、位置,也能準確指出。
隨便說幾句外語也是可以的~
吃飯的時候為了等芝士變涼,甚至用英文開始計時!
看看人家,這語言能力,這詞彙量,確定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嗎?
當然了,讓人姨母心爆發的遠不止這些。
怕爸爸發現偷吃餅乾,竟然自己用吸塵器清理了餅乾屑:
自律意識也超強,還不停地碎碎念:不 可以吃太多的巧克力餅乾、不可以喝咖啡、可樂也不可以……
見人就打招呼,問候新年多福,邀請導演、作家坐下吃飯……
毫不誇張地說,這情商,很多成年人都沒法比!
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的記憶力,簡直就是最強大腦!
節目中,姜Gary跟小好玩記憶力遊戲,5分鐘記憶16張卡片圖案!
結果……百猜百中!
連姜Gary都驚呆了:「我生了個天才嗎……」
現場導演也竊竊私語,「人們(觀眾)好像不會相信啊……」
在之後的節目裡,遊戲從16張圖升級為25張,小好照樣做到萬無一失!
不僅如此,他竟然連三周前做的測試都能夠清楚記得!
這是什麼神仙寶寶啊?確定剛兩歲嗎?
我的姨母心啊,我的小心臟兒啊!根本無處安放……
熱搜也是一波又一波:
檸檬精肯定坐不住了: 人家可是明星家的娃啊,不愁吃不愁喝的,咱一素人有可比性嗎?
如果姜Gary打小就給娃上了什麼天價親子班、入會了大牌培訓機構,也算咱們酸得有道理。
可是當大家都好奇逆天娃是如何練成時?
姜Gary也一臉懵:「其實我也沒特意去教他,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好吧,看來育兒經得自己挖了~
反覆又看了幾遍之後C媽發現, 姜Gary的確只是做了最最普通的事,甚至有一些是我們認為不值得做的,但是正是這些養育的細節,才成就了今天的神仙兒子。
01
不停地說,有含金量地說
看節目你會發現,「話癆」小好完全就是姜Gary翻版。
無論小好說什麼,姜Gary都會回應,有時是重複小好說的話,有時是幫助孩子擴展。
比如姜Gary開車帶小好外出買玩具,小好坐在后座看風景,不停地自言自語:「迎春花開了,天氣真好……」
姜Gary邊開車邊回應:「沒錯,迎春花開了,春天就到了……天氣很好,心情也很好……」
再比如,在公園裡,小好看到很多老人在下棋,便好奇地問這是在做什麼,姜Gary解釋道:「爺爺們在玩遊戲,這個遊戲是象棋,它是一種娛樂活動。」
就連聽起來很隨便的問題,姜Gary也從不忽視。
當小好聽到「滋滋」的響聲,問是什麼聲音時,姜Gary認真地回答:「是攝像機工作的聲音呀!」
姜Gary總是不厭其煩地回答小好提出的每一個問題,甚至小好什麼都沒說,他也會balabala個不停,總之就是 看到什麼說什麼。
比如帶小好出去玩,路過公園時姜Gary彎下腰告訴兒子:「這裡是塔谷公園,塔—谷—公—園。」小好邊看邊說邊點頭,認真地跟著爸爸重複。
再比如做飯時,他一邊做一邊說:
「好燙,這個本來是做華夫餅的鍋,爸爸給你烤肉。」
「這是小好喜歡的韓牛,紅色的,聽這聲音……」
「我們現在比較著急,所以一下放三片哦,現在把蓋蓋上咯。」
……
C媽發現,姜Gary不停地在跟小好說話,而且含金量很高有沒有?
看到這,是不是覺得前邊小好超強的語言能力也不足為奇了?
因為 人家輸入的數量和質量實在是高啊!無形中就奠定了語言基礎, 說起話來,不用費腦子想,詞兒都自己往外蹦!
之前C媽寫過一篇《 父母會說話,才是幫孩子「超越階層」的捷徑 》,提到過父母會說話對孩子未來的影響,姜 Gary簡直是給到了教科書般的示範啊!
02
我愛你,但不會限制你
姜Gary還是非常懂得放手的一位爸爸,沒有高高在上,沒有「我說的就是對的!」反而常常聽小好的話。
小好想玩攝像機,姜Gary第一反應就是指導孩子如何正確使用。而小好偏偏想自己擺弄,不讓爸爸幫忙。
面對兒子的拒絕,姜Gary二話沒說「滾」走了。
不一會兒,姜Gary看小好把鏡頭安反了,本能反應又要去幫忙,結果被小好果斷拒絕:「走開,刷碗去!」
雖然碗已經刷過了,但爸爸還是去了廚房~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人可能會直接把攝像機拿走,再不濟也得來一句:「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謙虛呢!教你你就聽著!」
而姜Gary則說: 「孩子想要獨自去做的事情,就放手讓他去做,即使他不一定做得好。多做幾次他說不定就會了。」
以前小好幫忙做家務也總是幫倒忙,但姜Gary從來不會因為他年紀小,就不讓他嘗試。
結果,早早的小好就學會了用吸塵器,而且還知道把吸塵器放回原位,關掉電源。
其他事情做得也很利索~
買了東西,想要自己找零錢就讓他去~
想提東西就讓他提,即使東西會掉出來,甚至給大人帶來麻煩……
姜Gary愛小好這是肯定的,但從來不會限制他,而是把他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尊重,不輕易干涉他的選擇,也不剝奪他的權利。
的確,真愛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並樂意看到孩子的自我獨立和自我成長。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我」的附屬品,只有這樣做,孩子才能成為自信和有主見的人。
03
你不喜歡沒關係,我可以不厭其煩
你家是否也有一個不愛吃飯或者愛挑食的娃?
小好也不例外,一天爸爸準備了飯糰,而他並不感興趣。
此時姜Gary馬上拿出雪人模具,他要做雪人飯~小好一聽立馬有了精神,也要一起做!
前一秒還嫌棄呢,後一秒竟然主動說:「我嘗嘗看啊?」於是很開心地吃了起來~
不得不說,套路太深,「姜」還是老的辣啊~
還有一個場景,小好非常害怕梨的包裝袋,經常被嚇哭,並且為此拒絕吃梨。
為了能夠克服小好的恐懼,姜Gary先是把包裝袋套到了自己頭上。
之後又讓小好喜歡的一個拍攝人員戴在頭上,還給攝像機當機罩。
給小好喜歡的攝像機「穿衣服」……
慢慢的,小好終於不再怕梨的包裝紙了!
只是兩件小事,C媽就 看到了姜Gary極大的耐心,他不只是在小好能做好的那些事上有耐心,而且在小好做不好、不喜歡的事上,更能夠做到不厭其煩。
這種來自家庭的愛與安全感,是外界任何事物都無法給予的。孩子得到的愛和包容越多,他傳遞的自然也就越多。
04
無論願望大小,我都願意幫你實現
不僅如此,姜Gary簡直是把小好「寵上天」!
小好很喜歡看搬家車,姜Gary就四處打聽哪裡有用雲梯搬家的。
打聽到後就帶小好去看,而且一看就是大半天,姜Gary就一直陪坐在路邊的花壇上——堪稱演唱會頭排——和小好一起看到最後。
甚至連一些看似「不靠譜兒」的願望也會幫小好去實現。
小好看到電視里有人戴著粉色的頭套燙頭髮,忽然覺得燙頭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兒,自己也想燙。
姜Gary竟然很痛快地就答應了!還特意給他戴上了粉色頭套~(應該是一次性的,因為下一期節目裡小好的頭髮就已經恢復了原樣~)
而且姜Gary還和兒子一起戴上頭套,並愉快地到外邊去買糖餅~小好超級滿足!
當有人po出姜Gary的這張對比照時,我不禁感慨, 為了娃他是真拼啊!
不得不承認,姜Gary是一位寶藏級爸爸,果然「別人家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別人家爸爸/媽媽」。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的帶娃經歷和姜Gary無差,要說他真的比我們多做了什麼,那就是 尊重孩子、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這幾乎體現在了每一個細節上。
利亞·蒙台梭利說,成人希望與朋友和諧地、快樂地相處,能彼此信任,互相尊重。孩子對父母的期待也是如此。
把孩子養成逆天娃,並不需要花大價錢,陪在他身邊,站在他那邊,就足夠了!
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C媽-報社育兒編輯,新時代、新父母、新理念,育兒需要雞湯,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嬰幼兒養育、疾病、心理知識。原創公眾號:CC爸媽(cc-bama)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UI4JnIBiuFnsJQV7x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