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節正逢舉國上下抗擊疫情、加緊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民政部及各地相繼出台了關於清明祭掃工作的相關指導意見和規定,鼓勵和倡導採用網絡祭掃、集體祭掃等新方式。
記者今天從福壽園國際集團了解到,該集團在清明期間創新開展了現場無人員聚集、以網絡互動參與的集體紀念儀式,滿足民眾對逝者的告慰之情。3月28日起,旗下19個城市的各家公墓單位和殯儀服務單位聯動舉行2020「福壽雲」清明雲共祭儀式。在上海舉辦了十年的上海市社會各界清明感恩典禮,也將在4月4日清明節當天首次以「雲共祭」的形式進行視頻首播。公眾可訪問福壽園國際集團官網,在首頁掃碼或點擊登錄「福壽雲·雲祭掃」平台,也可直接登錄「福壽雲」點擊「雲共祭」,在線觀看參與各地的清明共祭活動,傳遞心中「關不住」的思念與感懷。
自從2008年清明節被定為國家法定假日,上海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就發起了「祭先烈、敬先賢、憶先人」的主題活動,號召廣大市民踏青迎春、感恩思源,弘揚民族文化、倡導文明新風。2009年以來,「上海市社會各界清明感恩典禮」已舉辦十年,今年將首次以無人員聚集、線下舉辦、線上參與的形式舉辦,並將在4月4日上午9點進行「雲共祭」視頻首播。
本次清明「雲共祭」儀式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文明辦指導,青浦區民政局、青浦區文明辦、福壽園國際集團、上海福壽園公益發展基金會主辦。儀式將繼續以「祭先烈、敬先賢、憶先人」為主題,同時向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和殉職的英雄致敬,緬懷罹難同胞,並為雲共祭首創祭文:「非常時期,非常清明。在雲端,讓我們共祭。清明,雲共祭——追憶先人,致敬先烈先賢,緬懷這場戰『疫』中所有的英雄和罹難者。我們向每一個遠行的生命莊重行禮。這,是對生命的共同回憶,是對歷史的深刻銘記……」
共祭儀式從禮儀人員的儀態服飾、祭掃禮儀用品到儀程步驟等都制定了標準規範和紀念主題,使得傳統的集體紀念儀式升級為具有人文內涵和統一範式的「禮祭」。共祭視頻還將運用航拍等多鏡頭展現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的春景和藝術人文的韻致。雲共祭過程中,公眾可在螢幕前參與互動留言或點亮祈福愛心,向親人傾訴思念心情,也為在這一場戰「疫」中犧牲、罹難的同胞們送上祝福。
除此之外,「福壽雲」系統還具備了雲祭掃、雲相冊、雲直播等功能,客戶足不出戶便可通過手機螢幕遠程下達指令,讓祭掃活動實時、實地呈現。
作者:上海電台記者汪寧
編輯:陳敏
責任編輯:包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