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翻番!河南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定下目標
大象新聞·河南新聞廣播記者高慧
4月22日上午,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奮進十四五 建功新時代」系列第八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河南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有關情況,提出到2025年,河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要實現翻番。
對於河南省目前新興產業相關發展情況,河南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郜義介紹,「十三五」時期,河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10.4%、高於同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4.2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2.4%、比「十二五」末提高10.6個百分點。「十四五」時期,《規劃》明確了河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的五項主要原則,並提出了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一是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實現翻番,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超過30%未來產業增加值占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超過15%形成10個優勢戰略性新興產業鏈,打造10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二是到2035年,基本建立相對完善的未來產業體系,將河南省建設成為全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新高地。
為實現這一目標,《規劃》提出了構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456」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體系,即4個主導產業、5個高成長性產業、和6個未來產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節能環保等具有較好基礎、引領帶動作用強、能夠形成競爭優勢的4個主導產業;聚焦高端裝備、新能源、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航空航天、新興服務業等具有一定基礎、發展勢頭好、能夠快速做大規模的5個高成長性產業;聚焦量子信息、氫能與新型儲能、類腦智能、未來網絡、生命健康科學、前沿新材料等整體處於起步階段、能夠搶占發展先機的6個未來產業。
圍繞未來產業前瞻布局,河南省將在新一代通訊、清潔能源、前沿新材料等領域,形成一批引領能力強、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鏈。河南省科技廳科技項目統籌推進處處長劉曉永:「聚焦量子信息、類腦智能、未來網絡、氫能與儲能、碳基電子新材料等有前景、有基礎的方向,依託創新聯合體,加強跨周期戰略謀劃,實施一批重大創新項目,力爭在部分前沿領域實現顛覆性重大突破。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和「補短板」中堅力量,是創新鏈上的「生力軍」和「先鋒隊」。目前,河南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7家,國家專項資金支持的重點「小巨人」企業51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28家,已成功創建了30個「單項冠軍」,其中有19個「單項冠軍」企業和11個「單項冠軍」產品。「十四五」期間,河南省力爭每年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0000家、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
根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特點、金融需求和融資癥結,河南省還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綜合競爭力提升。截至4月20日,各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共94家入駐平台,發布「專精特新貸」金融產品44個;995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平台累計發布融資需求17億元;累計授信額度達1.06億元。
記者了解到,河南省還將啟動新一輪單項冠軍培育計劃,將更多企業按照「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的成長路徑不斷培養,助力河南製造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