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今的和平年代,少不了抗戰時期的愛國前輩們,他們在戰場上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書寫著無比壯麗的詩篇。有的時候,為了執行特殊的作戰任務,就不得不組成一支臨時小隊沖在前方,為後方的大部隊遮風擋雨,我們把這種一往無前的小隊稱作「敢死隊」。
敢死隊最先出自於《三國志·董襲傳》,原文中記載道:襲與凌統俱為前部,各將敢死百人。可見在遙遠的三國時期,我國就已經出現了敢死隊,證明捨生忘死是我們中華民族流傳了數千年的優秀品德。加入敢死隊的人不但要擁有精湛的作戰技術,還要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氣。許世友作為知名的敢死隊隊長,一直是我們心中的英雄,可是在開國將帥中還有一個英雄,他曾五次擔任敢死隊隊長,其英雄氣概或在許世友之上。
1915年出生在江西吉安的顏文斌,就是曾五次擔任敢死隊隊長的人。顏文斌出身貧寒,從小就過著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日子,在他6歲的時候,全家人都因為一場瘟疫失去了性命。僥倖逃得性命的顏文斌無依無靠,只有靠吃冷菜剩飯,才能維持生命。正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顏文斌在15歲入伍之後,就再也沒有餓過肚子,而他也在今後的戰鬥中,數次英勇殺敵,屢立戰功。
在一次戰鬥中,為了能快速攻克日軍占領的平山城,顏文斌自告奮勇地擔任敢死隊隊長,長官們都聽過顏文斌的「瘋勁」,於是就讓顏文斌帶領敢死隊率先打入平山城,並叮囑他們注意安全。顏文斌領命之後,帶領一支200人的敢死隊從城牆的缺口殺了進去,面對數千名守城日軍,顏文斌緩緩拔出背在身後的大刀,一聲令下,200讓你的敢死隊沖入了城中,與日軍來了一場短兵相接。
就這樣,200名熱血男兒一路衝殺,從東城一直殺到西城,從晚上一直殺到天亮。最後,整支敢死隊除顏文斌外全部陣亡,顏文斌的刀已經殘缺不全,受了重傷的他在已故戰友的身邊沉沉睡去。晚年的顏文斌回憶起當時的一幕幕,不禁熱淚盈眶,如果不是日軍忽略了昏倒的他,他也不能幸免於難,可是他的戰友卻永遠回不來了。每當談起日本人時,顏文斌都罵個不停,他一輩子都不會原諒他們。
曾有一個日本代表團希望參觀顏文斌的家,因為那所房子是他們曾經在抗戰時期住過的,顏文斌的警衛員一聽,二話不說就婉拒了他們的請求。顏文斌一生都拒絕與日本人見面,也不希望見到有關日本的一切東西。當他看見兒子家中掛有日本富士山的照片時,顏文斌臉色陰晴不定,在兒子不解的目光中扭頭便走,他就是這樣一個愛恨分明的敢死隊隊長。直到2014年,顏文斌在大連因病去世,享年9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