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改變世界,我卻可能失業

2023-03-28     新榜

原標題:AI改變世界,我卻可能失業

最近,百度文心一言簡直快被網友「玩壞了」,比如給它一些菜名,出來了這些:

想畫一些人物,結果也一樣離譜:

降低難度,畫一些簡單的場景、物品看看,結果:

不論是手機、菜肴或者是場景,文心一言生成的圖片都沒有想像中那麼「智能」。看起來,文心一言目前並不具備足夠的語義理解能力,看不懂成語,以致於所有元素看起來正確,但結果卻大相逕庭。

但反過來想,仔細看看這些圖片,我不自覺地越看越慌。因為雖然圖文不符,但你不得不承認,這些圖片的質量至少在水準線以上,不是一個普通人類畫師能在短短几秒鐘內就畫出來的。

而且,文心一言只是暫時理解不了「過橋米線」「虎頭虎腦」,但不代表畫不出來。AI的疊代速度超乎我們想像。

或許是發現了這些Bug,文心一言很快做出了調整。

目前這些圖片的效果仍算不上完美,但至少證明了,文心一言具備短時間疊代進化的能力。

這也是AI最厲害的地方:極高的工作效率,極快的進化速度。

針對文心一言的相關爭議,百度官方於3月23日正式回應稱,文心一言正在不斷學習和成長,快速疊代優化文生圖能力,希望大眾對自研技術和產品一點信心和時間。

最近AI行業的變化稱得上日新月異。就在文心一言發布前一天,OpenAI正式官宣了大模型GPT-4,相比4個月前的ChatGPT,GPT-4添加了「多模態」的圖片識別功能。

簡而言之,GPT-4更像人了。(延伸閱讀:《實測文心一言,與GPT-4差距在哪?》)

GPT-4開始理解人類的梗圖,變得更聰明了

緊隨其後,微軟宣布搭載GPT-4,發布Microsoft 365 Copilot,全面接入生成式AI功能。谷歌則宣布公測Bard,開啟了AI領域的巨頭對決。

但就在這股AI熱潮中,美國人工智慧研究公司OpenAI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結果:約80%的美國勞動力可能有至少10%的工作任務會受到GPT引入的影響,約19%的工人可能會看到至少50%的工作受到影響,且這種影響涵蓋了所有薪資水平,高收入職位更可能用到GPT。

「AI會不會搶走我的工作」成為與「AI將變革哪些行業」同樣爆火的話題。

AI會搶走誰的工作?

2月7日,《Insider》雜誌經濟欄目列舉了四種可能會被ChatGPT取代的工作,分別是:科技工作,如碼農,程式設計師,軟體工程師和數據分析師;財務工作,如財務分析師,個人財務顧問;法律界工作,如法律助理;媒體工作,如公眾號作者。

正如汽車的出現搶走了馬車駕駛員的工作一樣,AI的出現不可避免會讓一部分人失去工作。誰會是第一批AI受害者?

今天,我們來聊聊內容行業的「失業者聯盟」。

AI可能替代的職業 No.1 顏值博主

可能性:80%

正如《AI美女在小紅書瘋狂漲粉,真人網紅會失業嗎?》一文提到的,雖然AI作圖在資料庫的完整性、數據處理的準確性,以及實際場景的應用上還存在不小的限制,但AI的確已經具備相當水平的作圖能力。

這導致以圖片為核心競爭力的職業很容易受到AI的衝擊,比如以美圖為主的顏值博主,以及灰色產業中的色圖賣家。他們核心競爭力在於能產出美圖,偏偏AI能靠大數據生成近乎完美的帥哥美女。

最近,推特博主「姝 || AI Coser」就靠著AI生成的大尺度cosplay圖片,2個月漲粉20萬,其中多條圖文的瀏覽量在100萬以上。該博主還開通了了PIXIV Fanbox,向粉絲售賣不同價格的圖包。

當出圖更快、價格更便宜的AI美女/帥哥出現後,這些顏值博主要拿什麼抵擋呢?

當然,因為部分AI人物的原型源自真人,再加上越是大尺度越能賺到錢,顏值博主的真正威脅也許是相關政策的限制以及平台的AI識別能力。

AI可能替代的職業 No.2 知識博主

可能性:90%

隨著AI生成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能力的快速疊代,達人主播也面臨著AI的挑戰。

考慮到內容生產的難度,知識博主首當其衝。目前,AI已經可以產出比較逼真的口播視頻,真人不用出鏡,不用發聲,只要擬好稿子,甚至文稿內容也可以用AI輔助完成。

據數字人公司矽基智能介紹,只要提供相應素材,就可以克隆出數字人,代替真人產出口播短視頻。以色列的AI初創公司D-ID則提供了門檻更低的AI創作平台,只需要一張靜態照片,輸入腳本就能生成帶有臉部動作的數字人視頻。

用D-ID生成的視頻

像商業、健康、法律、人文社科等泛知識內容,高質量的文案是核心,視頻畫面往往是次要的,博主可以嘗試用數字分身代替出鏡,一方面觀眾難以分辨,用戶體驗可能差別不大;另一方面,能節省拍攝周期和製作成本,加速內容生產。

至於更複雜的生活博主、美妝博主、秀場博主等,我們認為,更複雜的內容生產,尤其是視頻、直播,以及真人獨有的真實感和情感交流是真人博主的核心壁壘。

AI能否取代博主?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取決於粉絲會不會愛上AI,品牌願不願意接受AI。

AI可能替代的職業 No.3 廣告投手

可能性:40%

「今天用ChatGPT寫廣告文案,比我寫得好多了。」有做跨境電商廣告投放的從業者稱,大部分「投手」(廣告投放人員)正在被AI取代。

網際網路行業研究者衛夕認為,類ChatGPT產品將在很大意義上改變廣告創意的生成方式,尤其是在效果廣告的應用上。

有了生成式AI產品的助力,投手可以根據廣告主的需求和目標,自動化生成海量的廣告文案,涵蓋各種風格類型。比如Jasper.ai,基於GPT-3開發的AI文案生成初創公司,其產品在ToB的營銷團隊中大受歡迎,成立18個月便成為估值15億美元的AIGC應用層獨角獸,目前擁有超10萬名客戶。

圖源Jasper官網

AI正成為善用者的效率助手,也可能會取代重複勞動為主的「工具人」,比如負責基礎執行的投手,或者是產出效果不如工具的投手,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行業對廣告投手的需求量可能會大大降低。

AI可能替代的職業 No.4 電商模特

可能性:95%

電商模特的核心工作是替商家把服飾美美地展示出來,以促進服飾銷售。出圖的速度和質量決定了商家願意付給電商模特的酬勞。也因此,機器人般快速、精準地擺出各種pose成為電商模特的必備技能。

圖源:網絡

但現在,不需要真人,只要拿到服飾的高清圖片,AI就能夠同步生成對應的模特展示圖,而且可以隨意設置模特的身材、樣貌。具體效果可以參考下圖:

UP主「勘雲工造」提到,讓AI人物穿上衣服雖然在細節、效率上還存在部分問題,但基本不存在技術難點。網際網路科技博主「兲虎」在微博爆料稱,上海的廣告傳播公司已經基本掌握了AI出模特美圖的手段。

目前來看,對大部分普通商家來說,他們需要的僅僅是一個好看的衣服架子而已。工業化流水線出圖的電商模特,未必能保住自己的工作,除非是一些非常有個性、能讓衣服化腐朽為神奇的頂級模特。

AI可能替代的職業 No.5 網文作者

可能性:60%

強大的對話能力讓不少人希望將ChatGPT訓練成自己的寫作助手,用於撰寫作業、論文、小說、文章等。

隨著網友的持續嘗試,ChatGPT寫小說已經初見成效。據媒體報道,截止到2月中旬,亞馬遜Kindle電子書店中已經有200多本電子書將ChatGPT列為作者或合著者,而且這個數字每天都在上升。

目前的主流觀點認為,以目前AI的技術表現力,我們還無法想像AI能夠寫出《紅樓夢》《百年獨孤》這樣的偉大作品,但如果是套路化的文字,AI未必不能「拿捏」,比如網文,尤其是網文工作室出品的低質量網文。

事實上,作為一種商業寫作,網文與經典文學作品的最大區別在於,作者的獨創更少,相似的套路更多,以致於大量充斥了古代贅婿、都市兵王、仙界大佬等元素,同質化極為嚴重。

圖源:掌中雲文學

以目前AI的進化速度,AI也許沒辦法產出頂級網文作品,但如果準備好精細大綱,同時持續調教,批量生產的套路化AI網文也許會出現。

在「ChatGPT會顛覆網文行業嗎」的問題下,知名網文作者「流浪的蛤蟆」表達了悲觀態度。

知乎用戶「路鳴」則認為,AI也許能大大提高網文作者的寫作效率,輕鬆實現日更萬字。同時,如果編輯無法高效識別AI網文,小說網站可能會劣幣驅除良幣,被大量AI網文占據。

AI可能替代的職業No.6 營銷號

可能性:70%

相比篇幅動輒百萬字的網文,寫千字級別的營銷號文章,AI可能會更加擅長。比如下面這段文字:

現代社會最方便舒適的交通工具是什麼?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飛機。的確如此,飛機是20世紀初最重大的發明之一。可是儘管我們經常坐飛機,心裡都藏著一個疑惑,好幾百噸重的飛機為何那麼輕易就能飛上天呢……

這類廢話連篇、乾貨極少、信息有誤的營銷號文章在各個平台都不少見。ChatGPT等AI生成的文字雖然也存在信息不準確、洗稿、缺乏洞見等問題,但至少可以達到營銷號的文章水平。

相比營銷號工廠,ChatGPT的資料庫更大、更準確,同時文章產出效率更高,還有相應的內容優化機制,能低成本地產出質量越來越高的文章。(延伸閱讀:《19歲大學生親歷內容灰產:打造10w+爆文只需1小時,一篇文章賺1.8元》)

營銷號工廠的資料庫。圖源:顯微故事

從這個角度講,ChatGPT這類生成式AI也許會對網上的低質量文章形成毀滅性衝擊。當然,這些低質量文章的存在意義更多是為了幫助內容平台填充內容庫,平台是願意讓真人填充還是AI 填充,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AI可能替代的職業 No.7 客服

可能性:80%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突破,智能客服已是眼下各大電商平台、社交媒體平台、企業營銷等服務場景中的標配,可以24小時秒回,解答用戶的各類問題,並引導潛在客戶的營銷轉化。

如今,以ChatGPT為代表的AI應用則可以讓智能客服變得更加擬人化。以目前的AI技術,通用型AI大模型經過海量數據訓練後,已經能理解各種不同的問法,進一步幫助企業降低對真人客服的依賴。

圖源:Intercom官網

3月14日,客戶服務軟體公司Intercom發布新一代AI客服產品Fin——基於GPT-4和Intercom自研的AI chatbot,可以像Bing一樣理解多個對話輪次的查詢,並提供回答的出處,目前Fin正處於內測階段。

我們推測重複度高的初級客服工作,很有可能會交給千人千面的AI客服,直播電商領域也可能會出現數字人形象的客服或帶貨主播。

至於可能存在的數據暴露等問題,目前業內也在尋找解決方案。

AI可能替代的職業 No.8 畫師/設計師

可能性:50%

去年,一幅由AI生成的畫作《太空歌劇院》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藝術博覽會的比賽中一舉奪冠,自此AI繪畫廣泛出圈,AI是否會取代畫師、設計師等藝術從業者成為爭議話題。

本身具備一定繪畫基礎的從業者或愛好者可以利用AI輔助工作、快速出圖,比如有做設計的朋友開始把Midjourney等AI作圖平台當作靈感來源,公眾號運營者用AI畫出文章插圖。

在AI的影響下,未來設計師的工作方式可能會徹底改變。

據了解,目前國內已有網際網路公司開始自研系統,外接多個圖庫,要求公司內部的設計師訓練AI。未來,設計師要做的就是正確提需求並選擇符合需求的物料。當然,工作方式的變化並不等同於淘汰,對於能夠更準確表達設計訴求與鑑別設計審美的設計師來說,AI的加入意味著效率提升與錦上添花。

圖源:Midjourney

近期,AI繪畫軟體Stable Diffusion近日也推出了Reimagine新功能,不需要任何提示詞,AI就能以圖生圖,無限創作新圖。Midjourney也更新了V5版本,能畫好手指了,細節更逼真,堪比電影質感。騰訊的ISUX團隊也分享了一些將AI繪圖應用在商業化設計流程中的案例。

圖源:騰訊

更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是,3月22日,內容生產力工具大廠Adobe上線了AI創作工具「FireFly」,可文字生成圖像、音頻、視頻等內容,不久後將與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等創作軟體融合。

設計師利用AI來生成參考圖、啟發創意,並輔助出圖已是大勢所趨,更多繪畫博主也會受到波及,AI降低了非專業人士的創作門檻,新興的AI繪畫作品和AI藝術創作者正不斷湧現。

理論上,按照數據的量級和複雜度排序,圍棋<繪畫/音樂<文學。目前,曾被認為是人類智慧體現的圍棋已經被AI征服,那麼繪畫、音樂呢?

漫威漫畫封面畫家「畫畫的班傑明」認為,AI繪畫基於的是大數據的趨同,人類繪畫的方向則是獨特和不同,所以AI是無法創作出更超前、更獨特的作品的。但AI會取代一些重複和低質量的勞動,比如繪畫助理、漫畫家。「所有要求大流量、要求符合大多數人審美的工作都會被取代。」

我們距離AI取代人工有多遠?

AIGC的迅猛發展令人驚嘆,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AI在很多工作中並不可靠,即使是最新推出的GPT-4,仍然會生成有害建議、錯誤代碼或不準確信息。

近日,微博CEO王高飛與網友討論瑞信AT1債券先於普通股被減記清零一事時引用了ChatGPT的回答,但事實證明AI模型給出的答案和信息源都不靠譜,王高飛也不得不感嘆,「知道胡扯,沒想到連信源也是胡扯的」。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97年,深藍就已經擊敗了象棋大師,但直到20年後,阿爾法Go才戰勝了圍棋冠軍。現在ChatGPT等AI雖然帶來了極大驚喜,但距離理想中的強人工智慧到底有多遠,沒人能知道。以往的科學史證明,技術未必能實現持續的指數級發展。

另一方面,人類大腦本身就是已知世界最精密複雜的智能工具。AI雖然強大,但使用AI的仍然是人。近日,針對OpenAI公布的研究結果,財聯社就評論稱「擔憂AI大模型替代人工還為時尚早」。

舉例來說,AI就很難理解、應對人類世界的複雜情況,比如就有網友表示不擔心失業,因為AI沒有辦法幫自己「背鍋」。雖是調侃,但AI的確很難代替人類處理複雜的社會、倫理、法律等問題。

同時,AI作為工具也無法代替現實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比如OpenAI的研究認為維修工人、廚師、服務員等以體力勞動為主的職業不容易被GPT所取代。

最後,正如去年元宇宙的爆火,AI的爆火未必不存在資本炒作的可能。與其過分擔心AI會讓自己失業,不如重新思考工作的核心價值,把AI當幫手而非對手。

AI何時改變未來?你的工作又會在何時被取代?未來已來,AI狂熱者、布道者、投機者和反對者已悉數登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9191e36d9df6e47eaebdba595f1a9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