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門打狗的戲碼。
正解局出品
美國總統好像和台灣地區的大型科技公司,命里相剋。
2017年,富士康被特朗普忽悠去威斯康星州,投100億,建設美國工廠。
特朗普親自出席奠基儀式,說富士康新工廠是「世界第八大奇蹟」。
又猛夸富士康老闆郭台銘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商人」。
特朗普下台了,富士康美國工廠也沒創造奇蹟。
五六年過去了,占地1.2平方公里的富士康美國園區,只建了兩處建築:一棟孤零零的廠房,以及遠處一個圓球。
徹底爛尾。
這個項目,現在成了全球科技產業界的大笑話。
富士康美國工廠狀況
如果說,特朗普克富士康。
那麼,拜登就克台積電。
去年,我在幾篇文章里分析過台積電建美國工廠的事情。
當時我就說,不會順利。
果不其然。
前兩天,紐約時報發了一個報道,把一些內幕給抖了出來。
截圖來自環球網
台積電是現在全世界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晶片製造企業。
吸引台積電到美國建工廠,是拜登的「一把手工程」。
台積電美國工廠設在亞利桑那州,根據計劃,面積高達4.5平方公里,用的是先進的4nm技術(台積電在南京的工廠用的是28nm技術)。
去年12月,台積電美國工廠搞了一場遷機儀式。
拜登率領商務部長雷蒙多、蘋果CEO庫克等美國一干政界、科技界精英,八九百人參加。
拜登還專門發表了講話,宣稱台積電美國工廠表明「美國製造業正在回歸」,而且將會生產出「地表上最先進的半導體晶片」。
現場很熱鬧,一派繁榮的樣子。
拜登在台積電美國工廠
但,那些都只是表面文章。
根據報道,台積電美國工廠現在矛盾叢生、危機重重。
首先,是在美國建廠的成本太高。
因為美國的人貴、建材貴,而且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這一年多也非常高。
加上,很多施工審批、手續也不熟,耗時耗力。
台積電美國工廠原本計劃投資120億美元,現在不得不提高到400億美元(將近2800億人民幣),增加了超過230%!
同樣是從台灣地區去的一家化學品配套工廠老闆就說,在美國的建造成本是台灣島內的10倍。
最重要的是,美國工人不服管,要加班,沒門。
說到底,晶片製造還是製造業。
製造業就需要強調,標準統一,令行禁止。
上面工序完了,下面就得跟上。
台積電加班瘋狂,是出了名的。
但是,美國工人可不吃這一套,到點下班。
有時候,哪怕分配了任務,他們也挑三揀四,甚至直接不幹。
正在建設中的台積電美國工廠
都說干成事情,要天時地利人和。
可問題是,台積電美國工廠內部存在著嚴重的文化衝突。
兩撥人相互看著不順眼。
一撥人就是美國本土員工。
還有一撥人就是從台灣地區去的管理和技術人員。
記得先前我在一篇文章里說過,美國現在理工科人才太少,是美國製造業發展的巨大障礙。
所以,建美國工廠時,台積電從台灣地區空運了一大批管理和技術骨幹。
美國人不服台積電調過去的人,培訓時還經常質疑。
而台積電的老員工更不爽。
美國人常常干錯事,或者不加班,爛攤子只能由他們來收拾。
美國員工不想輪班,只能他們頂上。
而且,對美國人的考核和對他們的考核不一樣,美國人可以不加班,他們卻不行。
美國人乾得少,同樣職級,拿的工資卻是他們的2倍左右。
而且,工廠待遇也一言難盡。
搞個春節烤肉會,就在員工宿舍區(宿舍是兩室,一個月租金2500美元),但還要收入場費5美金。
帶人,帶資金,帶技術,還低人一等。
真是一肚子氣。
台積電已經離職的一個資深員工就說,「晶圓製造最難的不是技術,最難的是人事管理。」
這樣看來,台積電美國工廠恐怕真是懸了。
而且,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說,台積電美國工廠的生意真是讓人看不懂。
股神巴菲特在去年三季度買了台積電的股票,但是在四季度又賣掉其中的絕大部分。
看來,不光是這個項目,連台積電巴菲特都不看好。
實際上,美國對台積電,根本就沒安好心。
從特朗普時代開始,美國就在經濟、科技領域不斷攻擊中國。
但美國很快發現一個巨大的問題:全世界的晶片產能幾乎都在亞洲,尤其是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
所以,美國就威逼利誘,讓台積電到美國設廠。
但美國真正上心的是英特爾,雖然英特爾技術差一點、規模小一些。
但英特爾是美國公司,是自己的親兒子。
連美商務部長雷蒙多都直接說,依賴台積電是美國的弱點,必要時將取而代之。
這次台積電去美國,說不準就是一出「關門打狗」的戲碼。
台灣地區派去的技術骨幹,合同期滿(3年)後,很容易被英特爾挖牆腳。
最後,台積電就成了美國晶片製造業的人才培訓基地。
甚至有一個說法:如果台海發生衝突,美國將不惜炸掉島內的台積電工廠。
反正,美國已經掏空了台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