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的,終歸還是我的」!王健林逆襲歸來:教科書般的自救之路

2022-08-22     環球情報員

原標題:「是我的,終歸還是我的」!王健林逆襲歸來:教科書般的自救之路

「什麼清華北大,都不如膽子大」!

誰能想到當初隨口的一句調侃話,卻成了王健林這幾年經歷的真實寫照,過去的六年里,老王和他的萬達共同經歷了跌落神壇、絕處逢生、滿血歸來三個階段。身處困境,王健林表現出了「壯士斷腕」的果決,向我們展示一次又一次教科書般的自救手段!

眾所周知,17年之前的王健林相當「膨脹」,接連爆出「一個億的小目標」、「什麼首富和第八富,我根本不在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之類的,時至今日還常被眾人拿出來調侃的金句,只因為那個時候老王的錢實在太多了!

粗略計算,王健林當時在全球範圍內擁有1300多家影院、80多家五星酒店、200多個萬達廣場、10多個萬達城以及美國的兩家電影公司。除此之外,萬達的地產生意更是遍布全國。據說,光是老王自己收藏的古玩、字畫,其總價值就超過了百億。

如此龐大的資產,給老王提供「膨脹」的底氣,16年的王健林憑藉287億美元的身家,超過李嘉誠一舉成為亞洲首富。但成為首富後的王健林並不滿足,還想要更多,可也正是因為這種心態,為萬達的跌落神壇埋下了伏筆。

2017年,雄心壯志的首富王健林,帶領他的萬達開啟了全球範圍內的瘋狂擴張,卻沒想到此時國際市場的風向突然轉變。萬達更是接連遇到幾次大危機:先是國內信貸政策的變化,導致萬達融資出現問題,資金鍊斷裂;其次,萬達內部兩名重要員工的離職,也給王健林本人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也正是在此之後,萬達一夜之間負債千億,王健林也從「首富」變成了「首負」,就連平日裡一向高調的思聰校長,也在網絡上消聲覓跡了好一段時間。彼時,眾人都認為萬達這次挺不過去了,可沒想到王健林的自救之路才剛剛開始。

面對突如其來的高額負債,王健林表現的異常果決、力排眾議將萬達的旗下的大量項目低價拋售,為萬達換來了寶貴的喘息時間。但面對數千億的負債,王健林深知光是賣掉幾個項目還是遠遠不夠的。

無奈之下,王健林只能拋售萬達的「親兒子」項目萬達廣場,除此之外,王健林還果斷捨棄掉前些年收購的所有海外物業,可者還是遠遠不夠。在名下項目賣無可買的情況下,王健林只得開始拋售萬達的股份。

好在,王健林在前些年富裕的時候,積攢了不少的人脈,騰訊、京東、阿里等業內大佬紛紛出手相助。就這樣在瘋狂變賣和朋友相助的情況下,王健林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便讓萬達走出了絕境。

縱觀國內地產行業,能有如此殺伐果斷的魄力,除了王健林之外也只剩下香港的李嘉誠。不過比起王健林的後知後覺,李老卻在一開始就意識到國內地產行業將會面臨的發展困境。

於是早在13年的時候,李老就開始大量拋售名下的地產資產,轉而布局大健康行業。事實證明,李超人的眼光一如既往的毒辣,靠著投資偶然間在矽谷接觸的「Wright」類抑衰物,成功在國內京D、天M的一二線高凈值人群中,占據了不小的市場份額。

據悉,李超人布局投資的這類物質,能夠從細胞深層結構,減緩機體步入老年的速度,光是在《Nature》、《Cell》的知名期刊上關於「Wright」類物的研究,就不下百篇。

所以在拋售大量的地產項目後,李老的和黃醫藥靠著「Wright」類物的布局,成功打開了國內生物健康行業的大門。並且在生科企萊特維健的疊代下,Wright」類物進一步升級,而李氏也以此為契機,開始了名下企業的逐步轉型之路。

反觀王健林同樣在拋售名下大量的地產項目後,也開始意識到企業轉型的重要性,在老王的推動下,萬達也從原來的「重資產開發」轉型成為「輕資產運營」。這一突破型的舉措,也讓萬達得以絕處逢生。

在經過幾年的轉型之路和發展戰略的調整後,滿血復活的王健林再次以1050億的身家重返胡潤富豪榜。而且原本在地產行業跌了一個大跟頭的萬達,又開始將目光投向了地產。

在如今國內地產行業不景氣的當下,各路大佬都在想著怎麼脫身離開,可王健林卻又開始瘋狂買買買的節奏,在全國範圍內大肆收購地產項目,這一舉動頗有撈底趨勢。

「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如今的王健林不僅逆襲歸來,還重新投身房地產,對於現在的老王而言:「是我的,終歸還是我的」,不過現在的萬達,應該不會再犯以前的老毛病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86ecc48ab7bce8fa95ceb138ef6e1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