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9日刊| 總第3291期
「魚在水中游,是尾也是頭。」有人這樣形容看《古相思曲》的第一感受。
這部B站出品的古裝劇即將收官,很多觀眾一路追下來,都覺得它「很難定位」。說這部劇是古偶,但其中的情感糾葛遠不及同類型劇那般高; 說它畫面養眼、製作精良,但編劇和導演提到拍攝預算都一臉「痛苦面具」。
現代作家和古代皇后在相反時間線里的錯位愛情,聽起來腦洞大開(劇集也確實起源於B站二創),但腦洞想要完整落地,需要補充邏輯和大量的細節。要在14集、每集30分鐘的體量里,講清楚男主的四次穿越,以及現實與過去如何互相影響,不是件易事。
最近,影視獨舌對話了《古相思曲》的編劇鶴唳雲端和導演知竹,聽他們分享了這個好故事誕生的過程,以及小團隊面對古裝這個燒錢、費時的類型劇時,究竟如何用最少的成本,做出最理想的效果?
給穿越故事「去網感」
很多人認識鶴唳雲端,是因為那支爆火的中國歷史年表混剪視頻,兩千多萬的播放量,開啟了B站紀年剪輯的流派。在他的B站帳號上,大部分是關於拍攝與後期的技術分享。擔任《古相思曲》編劇的同時,鶴唳雲端也是這部劇的剪輯指導。
這是鶴唳雲端第一次參與網劇創作,當時接到邀約的他還在國外上學,「前期劇本孵化都是在國外完成的,後來我畢業回國,在酒店隔離的十四天裡,寫完了《古相思曲》的第一版劇本。」
之後鶴唳雲端拿著劇本找到知竹,那時《長公主在上》還未播出,但知竹已經在古風圈裡赫赫有名。 最初的劇本里的情感濃度很高,但兩人商討過後,都想將劇本做得再「實」一些。
這部劇雖然起源於虐感腦洞,但鶴唳雲端並不想為了做虐戀而做虐戀,否則創作會變成堆砌元素。「將《古相思曲》概括成虐戀故事,只是方便觀眾對這部劇有個大致了解。最開始大家也猶豫,逆向穿越這種對觀眾不太友好的設定,要不要去故事化,只寫甜虐純愛?但最後我們走了『折中』的路。」
《古相思曲》保留了古典氣韻,強化每次穿越的任務情節,同時感情線也是當下觀眾愛看的「糖刀齊飛」。這種風格是主創團隊反覆抉擇、平衡的結果,劇本大部分情節都因此進行了推翻、重建。
鶴唳雲端坦言,這種平衡主要是「情節」和「擺pose」的平衡。「劇里並不是完全沒有堆砌的東西。你腳滑了差點摔倒,我一把扶住了你,這是『擺pose』, 但我們希望沈不言和陸鳶的情感遞進,更多是生髮於情節的。」
劇里,男女主的愛意收斂含蓄。雖然當下極致的愛恨情仇更讓人上頭,但知竹認為,《古相思曲》並不適合強人設的風格。
「有時候為了快速吸引觀眾,會給主角安排比較吸睛的身份,比如瘋批美人、穿越回古代的真命天子。但《古相思曲》沒有選擇那些網感很強的元素。」包括穿越的鏡頭,都是用很簡潔的轉場,搭配雨景、鐘聲,就是為了削弱玄幻的感覺。
確定好風格後,就是做減法的過程。
去年夏天,鶴唳雲端、知竹和另一位B站編劇戴超超在杭州閉關修改劇本。 逆向穿越的邏輯千絲萬縷,修改牽一髮動全身,每動一個細節三人都要正看一遍、逆看一遍,互相靈魂拷問之後再改。
《古相思曲》頭腦風暴
劇中,逆向穿越的設定結合旁白,在第一集就透露給了觀眾。但最開始主創是想讓觀眾和沈不言「沉浸式」體驗三次穿越後,通過年份發現時光倒流。「這樣觀感不生硬,但前期觀眾容易流失。最吸睛的東西還是要前置。」鶴唳雲端補充道, 「所以前兩次穿越主要集中於沈不言視角,讓陸鳶的台詞與反應作為懸念。」
微型單反也能拍打戲
男主的討喜程度,影響著一部古偶前期的留存率。但《古相思曲》並沒有一開始就點滿男主的魅力值。前兩次穿越的沈不言懵懂中帶著一點「憨」,靠陸鳶的引導才發現逆向穿越的真相。
主創團隊一度糾結沈不言的成長線對古偶受眾不夠友好,但最終還是決定保留男主前期的「瑕疵」。
鶴唳雲端談到,每一次穿越的故事重心、視覺呈現、人物關係都截然不同,信息差的變化,會讓沈不言和陸鳶的形象後期顛倒過來,「看完全片之後,會發現那個傻呵呵的沈不言再也回不來了。這種顛覆性的成長對觀眾會有很大後勁。」
拍攝時,知竹選擇用衣服顏色深淺的變化,來區分四次穿越。「衣服顏色會幫助觀眾建立對人物的初始印象。一般劇里成熟的人穿的顏色更深,單純活潑的人穿的顏色更淺。沈不言和陸鳶的相識是一個錯位的過程,很適合用服裝顏色作對照,一個從深到淺,一個從淺到深。」
雖然每次穿越男女主的心境都不同,但四次穿越的任務主線是一致的:鬥倒丞相、守衛家國。提到「權謀」的情節,兩位主創都表示, 男女主和李傭(丞相)的鬥爭不能算是「權謀」,只是一種對抗關係。
「真正的權謀會把陣營、紛爭的前因後果講得很細,但我們的體量不太支持去展開這些篇幅。」
知竹談到,「只是劇集的人物關係恰好在朝堂上,男女主的對手恰好是丞相。其實 最初劇本里的景都沒有上朝的地方,只有御書房。我們也沒有拍北烈這個國家,它只存在於台詞當中。」
有限的時間和成本,讓主創不得不對劇本里的宏大場面進行取捨。劇里的江州城,用同一條街道來回拍;陸鳶跳城的鏡頭,用局部特寫和剪輯帶過。鶴唳雲端將這部劇的預算比作「沒有白龍馬孫悟空的情況下,徒步去取經」。
「琉璃谷之戰是最後一天拍的」,知竹回憶時提到,這場戰爭重頭戲,大家一致決定放在最後拍,還剩多少錢就都用上。
「其實馬和群演的數量都非常少,剛開始擔心拍不出氣勢。但好在我們選的景不是一馬平川、光禿禿的平地,有很多樹木,高低錯落,還有煙霧彈的使用,視覺上能營造出一種大場面的感覺。」
《古相思曲》琉璃谷之戰
為了省錢,《古相思曲》很多戲份是用微型單眼相機拍攝的,包括打戲。「常規劇組不會這麼做,但其實小機器也能出效果。」
知竹提到,劇里陸時(全伊倫 飾)戰死的那場戲,他和倚華(朱林雨 飾)有一個隔門同框的鏡頭,如果用電影機需要把牆砸掉再把機器塞進去,成本很高又浪費時間,「但我用自己帶的微單,放到門框里就可以拍。」
剪輯是最孤獨的創作
進入後期,鶴唳雲端依然在給劇集做減法。
《古相思曲》拍攝周期只有一個月,但後期卻持續了近半年。全片剪輯(包括片頭、片尾動畫)在鶴唳雲端的筆記本電腦上完成。
剪輯是重新梳理故事的過程,尤其對於《古相思曲》這種男女主有信息差的故事, 一個鏡頭的調換就能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鶴唳雲端用前兩集陸鳶的細節舉例,第一集沈不言換衣服時,陸鳶觸沈不言影子的鏡頭沒有放上去;第二次穿越相遇,陸鳶轉身離開用的是中景鏡頭,弱化了陸鳶的表情變化。
「陸鳶很多細節、反應被放在了劇集後半段。前幾集,我通過剪輯手段一直在限制觀眾視野,讓大家跟隨沈不言的眼睛去觀察陌生的世界。如果讓觀眾用上帝視角觀察此處陸鳶的行為,觀眾大腦就過載了,大家不理解陸鳶這樣做的原因,也無法與她共情。」
鶴唳雲端提到,剪輯的關鍵是「捨得」,不破不立,該刪就刪。僅僅是第一集就有75%的台詞修改。
「剪輯同時也是非常孤獨的創作」,鶴唳雲端分享道,「 當你絞盡腦汁救活了一場已經死掉的戲,所有人為之沸騰時,你又要清醒地意識到,救活了也只是及格了,觀眾看的時候不會覺得它有多特別。」
BGM選用是情感劇後期的重點之一。知竹拍攝《古相思曲》之前,負責的後期作品大多是短劇。「因為情感線很含蓄,我們對BGM的使用也很克制。」
知竹提到,長劇不需要像短劇一樣快速提起觀眾的情緒,觀眾更想沉浸到劇情中去,「短劇有些戲我會讓BGM比人聲還要大,但《古相思曲》不需要鋪得太滿,想讓觀眾get到情緒的時候再放就可以。」
如今劇集距離完結只剩兩集,但觀眾依然有很多疑惑,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沈不言的種種穿越,究竟有沒有最終改變陸鳶的人生以及南晟的朝代命運?
兩位主創都表示,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大結局就能明白,沈不言其實是歷史中的一環。鶴唳雲端表示,看了很多網上大量的劇情分析,只有一位網友猜到了結局的大致走向。他忍不住在朋友圈分享,「想誇他,但又怕劇透不敢回復的心情,誰能懂?!」
【文/葵涌】
家人們,請給影視獨舌標星號
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歷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