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退隱之後,江湖冒出一正一邪兩大高手,就連張三丰也不是對手

2024-08-05     金寶哥講故事

《神鵰俠侶》落幕之後,金庸雖又寫了一部《倚天屠龍記》,其劇情能和《神鵰俠侶》前呼後應。

不過認真看過《倚天屠龍記》的讀者會知道,這一部後續之作被金庸足足跳過了百年的時間,他筆下的江湖立時來到了戰火紛飛的元朝末年。

由於「時間差」,金庸花費了大量的筆墨講述了張翠山和殷素素的愛恨糾葛,反而對神鵰主角楊過隻字未提。

於是讀者們不禁想問:楊過退隱之後,江湖又發生了什麼?筆者認為,根據原著留下來的蛛絲馬跡來看,楊過退隱之後,江湖冒出了一正一邪兩大高手。

一、楊過退隱

在神鵰的末尾,楊過施展自創的黯然銷魂掌擊敗了金輪法王,救出了被挾持的郭襄。隨後楊過在襄陽城的大戰之中甩出了三粒飛石,擊斃了蒙古人的大漢蒙哥。

蒙哥一死,蒙古大軍大亂,郭靖乘勝追擊、一路衝殺,將蒙古人趕回了大漠,繼而讓蒙古人整整13年都不敢踏足中原。

凱旋歸來的楊過則和郭靖、黃藥師、一燈大師、周伯通齊聚華山之巔,他們5人在黃蓉的口頭排位之下誕生神鵰五絕。

然而此時的楊過萌生了退隱之意,身為西狂的他激流勇退,帶著小龍女和群雄作揖告別,就此退出了這個紛紛擾擾的江湖。

楊過退隱之後,郭靖帶著妻兒家眷繼續鎮守襄陽城。數年之後,忽必烈重振旗鼓,率領了十萬鐵騎踏平了襄陽城。郭靖、黃蓉、郭破虜紛紛戰死沙場,郭芙、耶律齊則不知去向,唯有郭襄因為追尋楊過遠在千里之外的西川,這才逃過了一劫。

不過郭襄飽受情傷,萬念俱灰的她看破了紅塵,索性落髮為尼,在峨眉山出家。

如此看來,楊過退隱之後,郭靖等一流高手相繼隕落,而五絕中的老一輩高手也紛紛駕鶴西去。整個後世江湖會不會出現一個青黃不接的窘境?

筆者認為並沒有,只因俗話說得好:江山自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原來,在楊過退隱之後,後世江湖冒出了兩位頂尖高手。

二、一位邪派高手

這位邪派高手不是別人,正是玄冥神掌的創始人百損道人。

在倚天時代,張無忌身中玄冥神掌奄奄一息,就連張三丰也束手無策。此時的張三丰儼然成了後世江湖裡的武林至尊,他的純陽無極功配合童子之身可謂是得天獨厚。可張三丰聯合武當眾弟子一起發功,仍不能將張無忌體內的寒毒去除乾淨。

我們知道張無忌體內的寒毒是玄冥二老所為,玄冥二老又是百損道人的徒弟。玄冥二老的玄冥神掌尚且讓張三丰焦頭爛額,試問百損道人若親臨武當山和張三丰一較長短,想必也能和張真人斗一個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如此看來,這位身為邪派的百損道人必是後世江湖一等一的高手,能與百損道人正面交鋒之人寥寥無幾。

此外,江湖裡還誕生了一位正派高手。

三、一位正派高手

這位正派高手的身份非常特殊,只因他身處魔教,但所做之事卻秉持了郭靖的「為國為民」。

書中是這麼寫的,陽頂天道:「余粗鄙寡德,無足為歡,甚可歉疚,茲當永別,唯夫人諒之。三十二代衣教主遺命,令余修習乾坤大挪移神功有成之後,率眾前赴波斯總教,設法迎回聖火令。本教雖發源於波斯,然在中華生根,開枝散葉,已數百年於茲。今韃子占我中土,本教誓與周旋到底,決不可遵波斯總教無理命令,而奉蒙古元人為主。聖火令若重入我手,我中華明教即可與波斯總教分庭抗禮也。

原來陽頂天是明教第33代教主,而明教第32代教主則是衣教主。陽頂天在書信里寫道,他之所以誓與蒙古韃子周旋到底,是因為聽命於衣教主的遺命,這才沒有遵循波斯總教投降元朝的指令。

這樣看來,衣教主果真心繫天下,他雖身處人人喊打的魔教,所思所做之事卻和大俠無異。而且衣教主身為明教教主,必然修習了乾坤大挪移神功,他在倚天初期也是一位罕逢敵手的超級高手。

四、張三丰也不是對手

話說回來,為何筆者認為張三丰並不是百損道人和衣教主的對手?你且看一看在金庸筆下,張三丰是怎麼被定義的?

原著寫道,張三丰直至七十歲後,武功大成,方收弟子,因之他自己雖已九十高齡,但七個弟子中年紀最大的宋遠橋,也是四十歲未滿,最小的莫谷聲更只十餘歲。

等於說當年郭襄離開張三丰之後,張三丰並沒有去襄陽城投奔郭靖,而是在深山老林之中苦練九陽神功多年。

在張三丰70歲之後,他才神功大成,繼而開山立派、廣收門徒。

這樣看來,張三丰是一個大器晚成之人。在張三丰70歲之時,迅速崛起的他一下子成了當世江湖的頂尖高手。不過在張三丰70歲之前,武功尚未大成的他又怎麼會是百損道人、衣教主的對手?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596832dda9b6e9039038caabc8d7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