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讓位不讓權,清朝於是出現3種怪現象,嘉慶帝對此哭笑不得!
乾隆皇帝生前就把皇位傳下去,這成為歷史上為人稱道的一件事,都讚揚乾隆的賢明,答案是大家需要注意到的一件事是,乾隆雖然讓位但是並沒有放權,也就是說,政務還是要聽他的,新皇帝的話還不算數,在此種情況下,就出現了3種「怪現象」。
一是仍住在養心殿。早在秘密確定永琰為皇太子的前一年,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帝就下令修茸寧壽宮,準備將來自己退下來後居住。但皇位授受大典舉行後,他卻閉口不談遷居寧壽宮之事。
怎麼解釋當初作出的承諾?他說:「子皇帝初登大寶,用人理政,尚當時加訓誨,何忍即移居寧壽宮,效宋高(宗)之自圖安耶?」這就是說,他不願離開養心殿,是為了時常教育兒皇帝。到了嘉慶二年(1797年),他又解釋說:「予即位以來,居養心殿六十餘載,最為安吉。今既訓政如常,自當仍居養心殿,諸事成宜也。」這個解釋與以前相比,增加了一層意思,就是六十年來他已在此殿住習慣了,不願再挪窩。於是,業已即位的兒皇帝,只好住在毓慶宮。
二是內廷仍保留乾隆年號。確定紀元是件很嚴肅的事情。新皇帝即位改用新紀元,理應包括內廷在內的全國上下同時實行。可當有的大臣呈請內廷仍用乾隆紀年時,他卻美滋滋地同意了,下令將乾隆六十一年的新曆「頒賞內廷皇子、皇孫及曾、元輩並親近王大臣等,仰得遂其愛戴之快」。直到他去世,宮中都沿用乾隆紀年。因而,出現了外廷用嘉慶紀年,內延用乾隆紀年的怪現象。
三是銅錢上仍保留乾隆年號。嘉慶改元以後,京師寶泉、寶源二局及各省鑄錢機構,應該錢造嘉慶通寶。但是,乾隆帝歸政之後,還令「寶泉、寶源二局錢文,乾隆、嘉慶年號各半分鑄」。
造成這3種怪現象的原因還是因為乾隆帝一直不放權的關係,也因為乾隆皇帝禪讓的唯一存在,這3種怪現象也是歷史上獨有的,相信嘉慶皇帝當時的心情也是哭笑不得的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55aa7387d80d71a84edd5af6e45dc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