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3年4月中旬爆發的蘇丹武裝衝突已經持續一年多,對該國農業生產造成嚴重破壞,導致糧食安全形勢持續惡化。聯合國數據顯示,蘇丹超過一半人口、約2560萬人面臨「嚴重的糧食不安全」或更糟狀況。
戰火下「公共廚房」成為饑荒中的希望
在這場空前嚴重的饑荒中,蘇丹當地民眾組建互助團體,設立「公共廚房」,為在飢餓中掙扎的弱勢群體提供免費食物,幫助他們在戰亂中艱難維生。
農業是蘇丹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但蘇丹武裝衝突的戰火持續蔓延,導致全國糧食產量大幅下降,糧食貿易和農產品供應鏈中斷,全國出現前所未有的糧食安全危機。聯合國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稱,衝突導致蘇丹97%的人口面臨「嚴重飢餓」,報告還稱「在現代歷史上,從來沒有像眼下的蘇丹這樣有這麼多人面臨飢餓和饑荒。」一些糧食安全專家擔憂,到今年年底,蘇丹可能將有250萬人死於飢餓。
蘇丹首都喀土穆及其周邊的北喀土穆、恩圖曼三市組成的首都圈是衝突最激烈的地區之一,目前有約500萬人被困於戰區之中,其中大部分人失去了收入來源,而糧食等生活物資價格已上漲至戰前的數倍。除了不時發生的空襲、炮擊和槍戰,人們還要每天面對斷水斷電、缺食少糧等困難,徘徊在生死線的邊緣。
絕境之下,這些在動亂中留守家園的蘇丹人組建了社區互助組織,設立「公共廚房」,為缺錢缺糧的家庭提供免費食物。目前,在首都圈已經建立了超過350 個「公共廚房」,為當地大約50萬個家庭提供幫助。這些廚房一般都很簡陋,開設在居民家中。每到用餐時間,周圍居民都會早早過來排隊,食物很快就分發一空。
喀土穆第六區「公共廚房」負責人 穆罕默德·霍賈利:我們在喀土穆第六區設立了6個「公共廚房」,一些廚房供應早餐 ,另一些供應午餐,每個廚房能為220至250個家庭提供食物,我們通常提供大米、小米或者豆類食品。
資金及物資短缺 「公共廚房」面臨危機
「公共廚房」主要依靠聯合國機構的資助以及海外蘇丹僑民的捐款維持運轉。但今年以來,隨著衝突加劇,通向首都圈的多條道路中斷,人道主義准入受限,當地各類物資價格持續上漲,「公共廚房」面臨嚴重資金和物資短缺,難以為繼。部分廚房被迫關閉,還在開放的廚房從每天提供兩餐減少為一餐,還有一些廚房只能每周提供一餐。
喀土穆居民 穆罕默德·阿德爾:處境非常艱難,食品和飲用水極度短缺,「公共廚房」也需要更多的資助,他們的資金用光了。這裡的居民也一樣,處於無錢無糧的境地。
飲用水危機加劇 蘇丹居民面臨嚴酷冬天
目前,蘇丹首都圈的民眾不僅面臨嚴峻的糧食危機,飲用水危機也在不斷加劇。與此同時,霍亂、登革熱等傳染性疾病也在部分地區快速傳播。隨著氣溫開始下降,蘇丹民眾將面臨一個嚴酷的冬天。
蘇丹武裝衝突爆發後,向首都圈供水的一座尼羅河水處理廠以及市區內的多座供水站和供水管道遭到戰火嚴重破壞,同時又缺乏管理人員和維修零件,導致首都圈多個地區的供水網絡已中斷數月,數十萬家庭完全斷水。很多人只能趕著馬車或者用手推車到尼羅河中取水飲用。而無力去打水的人只能選擇買水,這些未經處理的河水甚至成了首都圈的緊俏商品。
喀土穆居民 穆薩:我們這兒的居民已經斷水17天了,大家深受斷水之苦。我們現在只能買水喝,但價格漲得太高了,兩桶水居然需要1000蘇丹磅。
傳染性疾病在部分地區快速傳播
近期,首都圈戰事再度升級,戰火向多個居民區蔓延,霍亂、登革熱等傳染性疾病也在部分地區快速傳播。隨著氣溫開始下降,缺食少糧的蘇丹民眾將面臨一個嚴酷的冬天。
蘇丹開始為140多萬民眾接種霍亂疫苗
蘇丹衛生部19日宣布,開始在東部的卡薩拉州、加達里夫州和北部的尼羅河州為民眾接種霍亂疫苗。疫苗接種活動將持續至24日,目標人群是上述三州140多萬一歲及以上民眾。
為幫助蘇丹應對霍亂疫情,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三家國際機構上月和本月分別向蘇丹提供了40.4萬劑和140.72萬劑霍亂疫苗。
根據蘇丹衛生部17日發布的數據,該國今年7月暴發的新一輪霍亂疫情已導致25037人感染,其中702人死亡。兒基會18日警告說,蘇丹約310萬人正面臨感染霍亂的風險,其中包括50萬五歲以下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