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黍這一次環海南島自駕游,特意去往這個有1200年歷史的古鹽田看了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它與我過去見過的任何一個古鹽田都不同,著實震撼到了我。
這座古鹽田在海南儋州洋浦半島西南處,距離恆大海花島很近,它被譽為古鹽田「活化石」,至今還沿用著古老獨特的製鹽工藝。
走近鹽田,最讓我吃驚的是形狀各異的古鹽槽,它們徹底顛覆了我對於鹽田的認知。這些鹽槽看起來很像一方方硯台,大小不一,都是就地取材用灘涂上火山石雕琢而成,據說有7300個之多,很是壯觀。
說起這樣獨特的製鹽工藝,要追溯至1200多年前。相傳一群「煮海為鹽」的鹽工,從福建莆田南下,渡過瓊州海峽來到這裡。他們在無意間發現,那片淺灘上的石頭經過海水浸泡和烈日暴曬以後,會留下一些白花花的海鹽。
於是他們開始鑿石為槽,並逐步改善曬鹽方式,將太陽曬過的海灘泥,放進鹽池再用海水過濾後製成滷水,再將滷水倒入鹽槽里,這樣曬制而成的海鹽產量劇增,於是這種獨特的納潮、曬泥、曬鹽、收鹽製鹽工藝便在這裡流傳開來。
我到達古鹽田的時候,尚不屬於製鹽的季節,雖未能親眼見到曬鹽過程,卻也感受到了這種古老製鹽工藝的魅力和我國古人的聰明才智。清朝乾隆皇帝曾經御書「正德」,賜予這裡的鹽田人,表達著對他們的讚譽。
海南儋州的千年古鹽田遺址,代表著我國古代海水製鹽的歷史文化和高超的製鹽技藝。如今古老的曬鹽工藝,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洋浦千年古鹽田是我國海洋文化的一種遺存,是海鹽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在這片土地上,古鹽田歷經了1200多年的風霜歲月,如今的鹽田村依然有幾十戶鹽農堅守著這一古老的製鹽技藝,他們所堅守的是一份不屈不撓的精神和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我們不得不為他們而驕傲。
千古鹽田如今已是一個景區,但是它對遊人免費開放,甚至有許多去往海花島的旅遊大巴也會將這裡設置為打卡地,由此越來越多的遊人有幸遇見了古鹽田,無不為之驚嘆。
在古鹽田周圍,有許多當地婦女在出售海鹽、鹽焗雞蛋、鹽焗雞,蜀黍也十分好奇地品嘗了一番,的確味道獨特、口感極佳。有朝一日,您也來千年古鹽田看一看吧,相信定會不虛此行。
蜀黍在這裡寫了很多的文章、拍攝了很多的視頻,但是仍然覺得不過癮,依然想用更直接的方式跟你交談,蜀黍願意蹲坐在溫暖陽光下的一處牆角兒,坐在小板凳上,慢條斯理地再給你講講最新的旅行故事,也許這一講,就是一生!請你關注我吧,我們在路上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