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原副總裁蔡磊試用可穿戴人工喉 當AI照進醫療機器人

2023-11-15     福布斯

原標題:京東原副總裁蔡磊試用可穿戴人工喉 當AI照進醫療機器人

京東原副總裁蔡磊試用可穿戴人工喉 當AI照進醫療機器人

文/福布斯中國

可穿戴人工智慧是近年來人工智慧落地的一個熱門方向,

可穿戴式人工智慧不僅僅是一種技術趨勢,更是一種生活趨勢。它是一種多功能工具,可滿足廣泛的個人需求。醫療保健、物流和製造等不同行業的專業人士發現可穿戴人工智慧不可或缺。專用可穿戴設備提高了生產力和安全性,徹底改變了這些行業處理任務的方式。

隨著京東原副總裁蔡磊佩戴上一款可穿戴人工喉,久違的聲音再次重現。AI對於醫療行業的益處又一次展示在外界眼前。

醫療行業是AI一個重要的落地場景。AI+製藥領域,AI協助新藥研發已經進入中期臨床階段。AI在醫療機器人中的應用也在蓬勃發展。

前文中的蔡磊於2019年被確診為漸凍症,但他自強不息,建立規模達數億元的基金推動藥物研發,為漸凍症患者提供支持。

蔡磊佩戴的是由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任天令教授團隊研發,一枚硬幣大小的石墨烯片,貼在頸部靠近喉嚨處,就能幫助發音障礙者獲得新「聲」。

今年3月,任天令教授團隊團隊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該款人工喉通過集成AI模型能夠識別一名喉切除術患者模糊說出的日常詞彙,準確率超過90%。識別出的內容被合成為語音在人工喉上播放,可以初步恢復患者的語音交流能力。

粗略統計,我國每年有超過30萬人因意外或癌症等疾病手術而失去聲音。疊代後的人工喉將惠及這些「失語者」。

此外,今年9月,英國一位在地鐵事故中失去手臂和腿的媽媽佩戴一款仿生手臂,該款人工智慧義肢可以讀取佩戴者的思維指令,並將其轉化為肌肉抽動,從而控制機械手臂的運動。

在今年第4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的開幕式上,殘疾人游泳運動員徐佳玲是最後一棒火炬手。徐佳玲用通過大腦操控的智能仿生手高舉火炬「桂冠」,隨後點燃主火炬。

11月9,美國初創企業Humane推出AI Pin, 一旦輕巧的 Humane Ai Pin 通過磁性吸附到您的衣服上,它就成為您的人工智慧個人助理。該設備結合使用專有軟體和 OpenAI 的 GPT,讓您可以完成各種操作,從提出複雜的問題到撥打電話和發送簡訊,所有這些都只需您的聲音即可完成。同時,內置攝像頭可以識別事物並提供上下文信息,例如食物的卡路里估算。

人工智慧(AI)在醫療機器人中的應用為醫學帶來了一個新時代。先進的醫療機器人可以進行診斷和手術程序,輔助康復,並提供共生義肢來替代肢體。這些設備使用的技術包括計算機視覺、醫學圖像分析、觸覺反饋、導航、精確操控和機器學習(ML),可以使自主機器人進行診斷成像、遠程手術、手術子任務,甚至整個手術過程。此外,康復設備和先進義肢中的人工智慧可以提供個性化支持以及改善功能和移動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3609eb86145d1ad29dd8d3f312c0e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