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毅
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加劇、整個餐飲行業品質不斷拔高,消費者對中式快餐的品質需求不斷升級,頭部快餐品牌開始出現一些分化。
部分低價、低質、食品安全難以保障的中式快餐門店,逐漸被市場淘汰,而像老鄉雞、鄉村基、老娘舅這類中式快餐企業,為了打造新生態,講出更為豐滿的新故事,則開始積極籌備IPO事宜,欲在資本市場奪得一席之地。
其中,老鄉雞就於2022年5月19日遞交招股書並獲得受理,最後一次更新招股書則是今年的2月28日,其原計劃申請A股上市,募集資金12億元,其中4.75億元用於老鄉雞華東總部建設,5.1億元用於擴增餐飲門店,2.15億元用於數據信息化升級建設項目。
不過,就在8月28日,上交所發行上市審核網站發布公告稱,安徽老鄉雞餐飲股份有限公司撤回A股上市申請,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老鄉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滬市主板上市的審核。
作為最有望成為「中式快餐第一股」的種子選手之一,老鄉雞為何主動撤回IPO申請?
01 IPO節奏迎階段性收緊 老鄉雞主動按下「撤回鍵」
事實上,關於撤回IPO申請這件事,在今年並不少見。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31日,國內共有145家IPO企業衝刺失敗,其中133家均為主動撤回IPO申請,這裡面就有不少餐飲品牌,但導致這些企業上市進程實質性停滯的原因卻各不相同。
圖源:財聯社
比如三次港股招股書失效的綠茶,主要是因為其業績承壓,2019年-2021年,綠茶分別實現營收17.36億元、15.69億元、22.93億元,雖營收一路上漲,但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06億元、-5526.2萬元、1.14億元,凈利率分別為6.11%、-3.52%、4.97%。
又比如有消息稱,頭部新式茶飲品牌蜜雪冰城,已經撤回A股上市申請,背後則是因為其通過加盟模式瘋狂擴張,導致雖然獲取了高額利潤,但也加重了金融風險。
和綠茶、蜜雪冰城不同,老鄉雞雖然開放了加盟,但一直頗為謹慎,控制擴張節奏,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和2021年老鄉雞的加盟業務收入分別為1142萬元和8365萬元,只占到總營收的0.33%和1.90%。
老鄉雞往日宴請盛況
現如今,市面上有一部分餐飲品牌,為了增長失去初心,選擇割加盟商的韭菜,導致加盟商聯合維權的情況頻繁出現。
顯然,老鄉雞還堅守初心,不僅對於加盟的態度非常謹慎,此前也多次進行過全國免費宴請,回饋消費者的活動,而且還通過多次公益行為,主動承擔了社會責任。
老鄉雞公益行動
再者,從業績表現來看,老鄉雞的經營業績也並未出現較大的問題。
2020年、2021年、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老鄉雞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4.53億元、43.92億元、45億元、26億,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05億元、1.34億元、2.4億元、2億元,整體盈利情況良好。
老鄉雞往日宴請盛況
業績穩中有增,盈利能力突出,老鄉雞卻仍然主動撤回IPO申請,在「功夫財經」看來,或許還是與年初的「IPO紅綠燈行業審核標準細則」有關。
上半年,一則IPO紅綠燈行業審核標準細則的消息傳出,細則顯示,學科類培訓、白酒、類金融、殯葬、宗教等禁止上市;食品、家電、快消餐飲、家具、服裝鞋帽、涉疫企業等上市受限;集成電路、先進生物醫藥研發生產等企業獲支持,「即報即審、審過即發」
8月27日,中國證監會也推出系列舉措,內容涉及階段性收緊IPO與再融資節奏、規範股東減持、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等多方面。
在主板IPO審核政策趨緊的行業背景下,老鄉雞撤回IPO的舉動,不僅是因為餐飲行業上市受限,還有響應政策號召,為科創企業「讓路」的考慮。
畢竟,消費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監管層面並不會一直忽視餐飲行業,並且對老鄉雞這種良性發展的實業公司、勤修「內功」的長期主義者來說,它的目標並非成為「中式快餐第一股」,而是代表中式快餐走出國門,並且在朝著這個目標穩步前行。
部分網友評價
02 「分化時代」下半場 老鄉雞能否成為「中國版麥當勞」?
IPO審核趨嚴,但在「促消費」的政策組合拳下,上半年我國餐飲行業整體回暖趨勢明顯,今年1~6月,我國餐飲企業收入24329億元。
可隨之而來的是,競爭卻變得越來越激烈,面對這種情況,大多數餐飲企業選擇打出「價格戰」這張「牌」,比如,瑞幸每周9.9元一杯咖啡、麥當勞推出的「麥麥羊毛日曆」等等。
可低價的服務帶來的體驗自然不如從前,價格戰始終是短期行為,在中式餐飲「分化」的下半場,理性回歸後,打的是「價值戰」,比拼的還是企業的服務力、產品力和技術力,也是老鄉雞一直推進且認可的必由之路。
在服務力方面,《體驗經濟》一書的作者,約瑟夫·派恩曾闡述過,「讓交易成為用戶的記憶,才是一切品牌致勝的關鍵。」
這一點在餐飲行業中同樣如此,誰能圍繞用戶解決痛點,優化用餐體驗,誰就能鑄就內生增長的不竭動力。
老鄉雞不僅是行業內最先一批實行「透明廚房」的快餐企業,而且小到一塊抹布、一把拖把的色標管理,大到所有產品的限時報廢,都有領先的標準。
此外,老鄉雞還投入更多資源改善店面裝修、員工培訓和客戶服務,提供更好的用餐環境和服務體驗,極大的增強了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感和忠誠度,這一點,從老鄉雞「一碗雞湯一年賣出3000萬份」,線上會員數量突破1600萬也能看得出來。
在產品力方面,全球百年品牌快餐企業麥當勞之所以能擁有超強生命力,秘訣之一就在於以標準化將餐飲零售化,並做出規模效應。
然而,中式餐飲菜系豐富、烹飪複雜、勞動密集,標準化也就成為了困擾行業的主要「難題」,但在老鄉雞看來,越是難題就越是要解。
多年來,通過堅持不懈打造自繁、自養、自銷的全產業鏈直控體系、中央工廠生產和門店的標準化,如今,老鄉雞已經成功構建了「母雞養殖+食品加工+冷鏈配送+連鎖經營」的一體化全產業鏈,並且,每年供應鏈系統還在不斷疊代。
老鄉雞農牧養殖場
作為行業內唯一建立起全產業鏈模式的企業,不僅幫助老鄉雞實現了從出品質量「從農耕到餐桌」的全過程掌控,確保了產品的品質和供應的穩定性,而且在成本控制和品控方面要遠高於競品,為老鄉雞立起了強大的核心競爭壁壘。
這種產業模式也得到了各方的認可,《國家發改委發布恢復和擴大消費二十條措施,涉及住房、新能源汽車、數字消費等》,肯定了培育「種養殖基地+中央廚房+冷鏈物流+餐飲門店」模式的發展潛力;合肥市人民政府也表示將把老鄉雞打造成合肥地標企業。獨特的全產業鏈生產模式,已經成為了老鄉雞的一張「燙金名片」。
在技術力方面,麥當勞曾經也面臨過增長困境,為了保證集團的持續發展,麥當勞最終選擇進一步加大對數字化和技術的投入,積極探索新的業態。
與之相比,老鄉雞顯然更早也更清楚的意識到了數字化建設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加強數字化建設。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為了實現不同養殖環節的精細化、自動化、標準化和智能化,老鄉雞深入挖掘智慧養殖數字化建設的潛力,在養殖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管控需求驅動的養殖、飼料、疫苗等配套業務,並提供全方位的業務財務一體化支持。
為了進一步提升效率和輔助決策,老鄉雞還建立了大數據平台,既能進行養殖數據的全面分析,還可以將軟硬體結合起來,老鄉雞能夠實現環境、地磅和車輛等實時監控,為企業的運營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導。
目前,老鄉雞的數字化轉型已累計投入超3億元,技術團隊近百人。
也正是通過堅持不懈的加大對技術的投入,老鄉雞成功優化了全產業鏈,提升了產品質量、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成為了整個餐飲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的「標準樣本」,推進了行業向數字化和智能化方向邁進。
身處餐飲行業的「分化時代」里,朝著「中國版麥當勞」的目標前進的老鄉雞,已經通過高標準的服務力、產品力、技術力,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路徑。
根據最新快餐相關報告顯示,2022年中式米飯快餐市場規模或達到2290億元,但門店數量超過500家的品牌僅占3.1%,連鎖中式快餐賽道空間可觀,多重利好疊加自身差異化的優勢,因此即便老鄉雞還未成為「中式快餐」第一股,但已經先一步成為眾多消費者眼中的「中國版麥當勞」,其依舊擁有清澈高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