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報道!記者隨烏軍大疆無人機飛手,空中看巴赫穆特的地獄戰場

2023-04-03     虹攝庫爾斯克

原標題:戰地報道!記者隨烏軍大疆無人機飛手,空中看巴赫穆特的地獄戰場

戰地報道!記者隨烏軍大疆無人機飛手,空中看巴赫穆特的地獄戰場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近期俄烏雙方圍繞巴赫穆特展開激戰,慘烈的戰場被媒體稱為「地獄」。近期,《基輔獨立報》(kiev Independent)對在巴赫穆特作戰的多名無人機飛行員雷姆進行了跟蹤採訪,這些無人機飛行員操作中國的大疆無人機,執行戰場監視任務,隸屬於烏克蘭「斯卡拉」營。

據報道,為了保護他們的身份,文中出現的烏克蘭士兵都使用了假名和呼號。

圖片:烏克蘭無人機飛手操作著無人機。

以下是報道原文:

頓涅茨克州巴赫穆特——在一個大型手持遙控器的螢幕上,一名烏克蘭無人機操作員正在掃描一片灰色的、被毀的房屋和泥濘的戰壕。

沒過多久就發現有動靜了。

一支小規模俄羅斯突擊隊正在向烏克蘭田野上的一處戰壕推進,就在城市邊緣的最後一排房屋之前。

「看,他現在在開槍,」無人機飛行員指著一個舉起步槍的破舊灰色身影說,「還有一個,就在那邊,他扔了一枚手榴彈。」

俄羅斯和戰壕中的烏克蘭士兵現在相距不到30米。

無人機操作員說:「我們的無人機沒有任何武器可以射擊他們,但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如何都太危險了,我們可能會擊中我們自己的人。」

圖片:烏克蘭操作員使用大疆無人機的操作螢幕。

俄軍士兵一出現,就被泥土包裹著,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飛行員注意到了這個地點,然後開始尋找其他目標。

遙控器在操作員「雷姆」的手中,他曾是第聶伯羅的一名汽車經銷商。

「雷姆」隸屬於斯卡拉(Skala)營,這是烏克蘭軍隊中一個負責空中偵察和突擊行動的營,自深秋以來一直駐紮在巴赫穆特。

「雷姆」和他的指揮軍官「杜克」坐在頓涅茨克州東部巴赫穆特市一座工業大樓的走廊上,正在操作一架高端的中國產「大疆」四軸無人機,這種無人機因其出色的變焦能力而備受烏克蘭軍隊讚譽。

在之前發生戰鬥的地方不遠處,「雷姆」又發現了一些東西。「這是一個自動榴彈發射器的位置,為俄軍正在提供掩護。」

圖片:「雷姆」和他的指揮官兩個人,在破舊的大樓走廊中操作「大疆」無人機。

「雷姆」對著無線電向炮兵部隊喊出了俄軍的坐標位置。

他解釋到,他呼叫了發射203毫米炮彈的2S7「芍藥」自行榴彈炮,這是一種蘇聯時代的自行火炮,雙方都使用,也是戰爭中使用的最大口徑榴彈炮。

「對於這種規模的敵人來說,這種火力打擊是完美的。」他說,「我們會用我們擁有的一切來打擊他們。」

商用無人機在戰爭雙方都發揮了巨大功能,其中大部分是在戰場上臨時改裝的。

隨著俄軍繼續攻擊巴赫穆特及其郊區,這裡是整個前線一些最激烈的敵對行動的發生地,像「雷姆」這樣的無人機小組並不缺少工作。

巴赫穆特位於烏克蘭頓涅茨克州北部防禦的幾條主要道路的交匯處。在俄軍去年秋季的一系列重大戰役後,巴赫穆特在政治上的象徵意義更大。

在無人機操作監控螢幕上看,烏克蘭的炮兵火力並沒有來到,而是俄軍的炮火和榴彈發射器的火力覆蓋了烏克蘭守軍的戰壕,俄軍突擊小隊也緩慢而穩定地推進,最終占領了烏軍的陣地,並開始建立陣地全力防禦烏軍的反擊。

圖片:烏克蘭無人機操作員在收拾裝備,注意邊上的一架「大疆」無人機。

《基輔獨立報》對這個無人機小組的工作進行了三個小時的觀察,實時了解了不到兩公里外巴赫穆特的激戰。

「雷姆」指著一張戰術地圖說:「讓人難過的是,俄軍突擊隊已經在這片森林裡了。」「從那裡他們有直接的視線,即使是坦克也能擊中我們。」

這個時候,烏軍炮兵才來消息說已經做好了準備。但另「雷姆」沮喪的是,2S7榴彈炮瞄準的是另一個目標,大約一公里外的一個倉庫,早些時候在那裡發現了俄羅斯士兵。

「雷姆」重複了攻擊俄軍突擊隊的請求,但炮兵說他們已經被要求攻擊倉庫,無力對俄軍突擊隊進行攻擊。「雷姆」嘆了口氣,宣布「解除警報」。

「開火!」無線電里傳來一個字,雷馬上說了句「我在看」。203毫米榴彈炮的轟鳴聲從遠處延遲地傳來,很容易從其他戰鬥中分辨出來。

當炮彈在空中飛舞時,走廊里一片緊張的寂靜。第一枚炮彈落在距離目標約20米的地方,而第二枚炮彈飛偏了,從建筑後面升起了一團煙霧。

圖片:在隱蔽部待命的烏克蘭士兵。

在理想情況下,在火炮準備就緒的情況下,從無人機飛行員發現目標到烏克蘭炮兵與之交戰的時間可能只有5分鐘。

指揮官「杜克」說:「我們有時會看到俄羅斯士兵抱怨烏克蘭人能夠很容易和迅速地呼籲炮擊。」「對於普通士兵來說,要在整個俄軍指揮系統中做到這一點要難得多。」

最後,「杜克」協調了一支新的炮兵小隊,開始攻擊「雷姆」之前標定的俄軍突擊隊的榴彈發射器位置。這一次,這支烏克蘭炮兵使用的是波蘭製造的「蟹」式自行榴彈炮,發射155毫米北約標準炮彈。

這種155毫米火炮在烏克蘭軍隊中受到高度讚揚,其精度優於蘇聯時代的武器。但這一次,波蘭的榴彈炮出了問題,炮彈命中在目標後面100多米處(「蟹」式自行榴彈炮使用的火控系統是英國製造,火炮身管是德國製造,車體是韓國製造)。

「不錯,不錯,」無人機操作手「雷姆」諷刺地對「蟹」式榴彈炮的炮手說,「但離我們想要擊中的地方還遠著呢。」

炮兵隨後在無線電中告訴雷,他們要發射最後一發炮彈。隨後無人機看到目標地域發生了爆炸,顯然最後一枚炮彈擊中了俄軍的自動榴彈發射器。

圖片:烏克蘭軍隊使用的波蘭「蟹」式榴彈炮。

隨著冬季的持續,彈藥短缺,尤其是152毫米和122毫米榴彈炮的彈藥短缺,困擾著雙方。

據報道,去年12月底在巴赫穆特附近拍攝的一段視頻出現在社交媒體上,視頻中俄羅斯華格納集團的士兵說,他們在該地區用光了火炮彈藥。

來自巴赫穆特周圍不同部隊的烏克蘭士兵在接受《基輔獨立報》採訪時指出,俄羅斯最近幾天的火炮強度有所下降,但他們警告說,不要得出樂觀的結論。

與此同時,烏克蘭的彈藥問題是眾所周知的,蘇聯時代的炮彈在歐洲供應不足,很少有設施能夠生產這些彈藥。直到去年12月,烏克蘭才宣布開始國內製造這種炮彈。

圖片:烏克蘭無人機操作手「康特拉巴斯」在討論戰術。

從夏天開始,雙方都開始改裝商用四軸飛行器,以完成一項特別可怕的任務——向敵人的戰壕投擲簡易炸彈。

「康特拉巴斯」是專門從事這種新戰爭形式的年輕飛行員,他於去年5月被派到哈爾科夫州的伊齊姆進行過訓練。

炸彈慢慢落在不知情的步兵身上的場景,足以在螢幕上看到恐怖,這對士兵的士氣來說是毀滅性的。通常情況下,傷者在恐懼中被那些還能行動的人拋棄,在另一顆炸彈到來之前,他們在泥濘中痛苦地扭動著。

「在哈爾科夫州的一個地區,」操作員「康特拉巴斯」在巴赫穆特的烏軍基地告訴《基輔獨立報》,「我們投下了如此多的炸彈,對他們的步兵和坦克有強烈的遏製作用。」

圖片:「康特拉巴斯」向記者展示他們的小型無人機炸彈。

在巴赫穆特,前線更加穩定,部隊更加集中,無人機空投炸彈的作用有所減弱。

「康特拉巴斯」說:「他們能發揮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時的情況。當你給他們一個這樣的『禮物』時,你的無人機丟失的幾率超過50%,它們很容易被輕武器擊落。」

他說:「目前我們正在大量使用無人機,但不是每個人都明白,在這裡無人機是一種消耗極快的資源。一架飛機可以工作一兩個月,也可能在第一次飛行時就墜毀了。」

烏克蘭領導層對前線無人機的持續需求表示理解。無人機計劃由國家籌款平台United24發起,由《星球大戰》演員馬克·哈米爾等國際名人推動。

他說:「這些東西的平均價格在2000美元左右,所以在第一次飛行中丟失它總是很遺憾。」

圖片:小型無人機很容易被地面火力擊落。

就在「蟹」式榴彈炮完成他們的工作後,「雷姆」接到了一個電話,來自他所在區域的一個步兵營的指揮官。

這名指揮官與他的四名士兵失去了聯繫,他們當時在這座城市東郊最後一條房屋街道對面的戰壕里。他的聲音是憂慮的。

「我需要檢查一下加油站的右邊。」指揮官對「雷姆」說,「我的人在那裡,我需要知道俄軍是否有人爬進去了。」

「雷姆」使用無人機掃描了這片區域。在這裡,所有的房子都被摧毀得面目全非,曾經生長在房屋之間的樹木也所剩無幾。

就在最後一條街的對面,一排雜亂的戰壕和散兵坑標誌著烏克蘭最前沿的陣地。越過這片坑坑窪窪的田野,俄軍小隊正在匍匐前進。

指揮官的聲音打破了沉默,「也許他們撤退了。」他嘆了口氣說,「他們說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彈藥快用完了。」

突然無人機遙控器的視頻中發現了運動的人,「雷姆」在壕溝烏克蘭一側的一個淺溝里發現了四名士兵。

「看起來他們是我們的人。」「雷姆」對指揮官說,「我的無人機快沒電了,我需要回來充電,我會回去的。」

圖片:四軸無人機受到了俄烏雙方的歡迎。

無人機只需幾分鐘就能從前線飛回基地。「雷姆」跳到屋頂上,接到無人機並把它交給了「杜克」,儘可能少地停留在敵人的視線內。

安裝了新的電池組後,無人機從同一個屋頂起飛,準備再飛行20-25分鐘。

返回後,可以看到身份不明的士兵向一處壕溝投擲手榴彈。

「雷姆」說:「塹壕里的人似乎是我們的,也就是說森林裡的是我們的敵人。我們能叫迫擊炮之類的東西開火嗎?」

「雷姆」確信這四名士兵不是步兵指揮官正在尋找的人,他於是聯繫了附近的一個120毫米迫擊炮小隊。正當他們準備開火時,壕溝入口附近發生了爆炸。

「是你嗎?」「雷姆」問迫擊炮手,「如果沒有,看起來敵人的迫擊炮已經開始工作了。」

和榴彈炮一樣,迫擊炮隊開火,等待「雷姆」修正命中,但在附近沒有看到爆炸。

「他們正在努力瞄準這個目標。」「雷姆」說,「經常發生的情況是,我們找到了目標,但卻沒有武器可以擊中它們。我們已經完成了我們的工作。」

「雷姆」後來在電話中告訴《基輔獨立報》,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里,四名俄羅斯士兵中有兩人受傷。但仍然沒有關於失蹤烏克蘭士兵命運的消息。

圖片:在前線的烏克蘭士兵。

展望未來,這場戰爭將在冬天如何發展,「雷姆」很坦率,但一點也不恐慌。

他說:「目前看來,雙方的兵力勢均力敵,要想發動成功的進攻,需要更大的優勢。」「誰能先獲得這種優勢,誰就會成功。」

「雷姆」說,這並不是說俄羅斯人在無休止的小隊級攻擊中不會取得更多的戰術成功。

他說:「如果情況或多或少保持不變,他們很可能會在未來時段中一點一點地前進,直到到達巴赫穆特卡河。」

「如果軍隊數量沒有任何根本性的變化,我個人認為他們不會走得更遠。」

在烏軍基地,對無人機小組的採訪被一個突擊小隊從執行任務回來後的熙熙攘攘所打斷。

黑暗的走廊里充滿了腎上腺素,頭盔和步槍都被扔到一邊,男人們都在尋找自己的減壓方式。

「我在這裡不是英雄,」「康特拉巴斯」說著,迅速站起來讓出他的座位。「你不能把我的工作和這些人每天做的事情進行比較。」

圖片:烏克蘭的收屍隊在收殮雙方士兵的屍體。

作者注:

我是弗朗西斯·法雷爾,在頓涅茨克州巴赫穆特無休止的戰鬥中,躲在地下掩蔽部寫了這篇文章。巴赫穆特之戰是人間地獄,很難理解地面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所以我通過無人機手的視角親自觀看了這場戰鬥。烏克蘭雖然在前期取得了驚人的勝利,但俄軍能夠繼續進攻的方式已經表明這場戰爭遠未結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32c41e7e6b29ade0baac08cafe9a7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