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網絡排盤的人都知道,地支藏乾的排序目前最主流的有兩種,一種就是我在文章中經常使用的那種排序,還有另外一種排序大家也很熟悉。那麼,這兩種排序方式的區別在哪裡呢?到底要以哪個為準呢?
首先我們來看下第一種排序方式,即以本、中(庫)、餘氣進行排序。這種排序方式來源於《淵海子平》和《三命通會》,將本氣排在第一位,中氣和庫氣排在第二位,餘氣排在第三位。比如丑土(如下圖所示),則丑的本身五行土為本氣,即己土;辛金為庫氣;癸水為上個季節留下來的為餘氣。
這種以本中餘氣進行排序的方式,看重的是「力量的強弱」,即以地支藏干力量的強弱來排序。這種排序方法最大的好處就是直觀,我們可以一眼看出那個藏干對命主的作用最大。
第二種排序方式,就是《子平真詮》和《滴天髓闡微》中所列的排序方式。這種排序方式並非以本中余來排序,而是以「進氣」的順序來排序,一個專業的名詞叫做以「人元司令分野」排序。
上圖是某網站的排盤,同樣是丑土,在這個排盤系統里是以「癸辛己」來排的。這是因為《子平真詮》所摘錄的《支藏人元歌》中說「丑中癸辛己土同」,而這個「丑中癸辛己土同」則來源於《人元司令分野表》中的「丑月,水寒後癸水九日,辛金三日,己土十八日」。
形式取決於內容。兩種排序方式不同,是因為所使用的理論不同。第二種排序方式用的是「人元司令分野」,所以前面就不會標註「本、中、余」。不管是那種排序方式,「人元司令分野」和「本中餘氣」的判斷標準是不變的。第一種方法是以本中餘氣排序,但如果使用到「人元司令分野」的時候仍然要以「癸辛己」這個順序。第二種方法是以「人元司令分野」排序,但本中餘氣仍然是「己、辛、癸」。
有很多人混淆了本中余和人元司令分野,他們將人元司令分野誤看成本、中、餘氣,並且拿出《子平真詮》作為依據。但其實如果他們真的很仔細的讀過《子平真詮》的話,就應該很清楚的知道該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辰為木之餘氣,未為火之餘氣,戌為金之餘氣,丑為水之餘氣(丑是水的餘氣,所以餘氣為癸水)」。徐樂吾先生並沒有混淆兩者,是後學者自己混淆了而已。
格局為全局最重者,所以要取決於月令中最重要的那個藏干。以本中餘氣排序者,以本氣取格,所以《淵海子平》和《三命通會》中取正格均為以本氣取格,比如正官格就是以月令本氣,雜氣正官格以透乾的庫氣取格。這是一種取格方式。
另外一種方式則是以「人元司令分野」取格,比如第一個例子中甲木生在丑月,如果出生日期在己土的分野,則以己土正財取格;如果是在辛金的分野,則以正官取格,如果是在癸水的分野,則以癸水取格。同在丑月出生的人,因為日期的前後不同而有三種不同的格局。兩種取格方式都有其道理,但第一種取格方式使用的人更多點。
今天的文章我跟大家談了兩種藏干排序方式的來源和區別。不管是那種排序方式,特定的地支藏干都是一樣的,只是大家的側重點不同而已。本、中、餘氣或人元司令分野,各有各的妙處,均不可偏廢。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謝謝大家!
文|西風獨醉 探討命理藝術,弘揚傳統文化(請大家關注我,和我探討命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