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布達拉宮,不知聖湖之母瑪旁雍錯,你去過嗎?

2020-03-22     風的旅者

很難想像世界上有一個地方能將自然風光與宗教信仰如此完美地集於一身,不身臨其境,永遠無法想像聖湖之美。

瑪旁雍錯湖,位於神山岡仁波欽以南20公里,納木那尼雪峰北側,海拔4588米,面積400多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可達7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


唐代玄奘在天竺取經記中稱,此湖是西天王母瑤池之所在.歷來的朝聖者都以到過此湖轉經洗浴為人生最大幸事.我們到達聖湖那天,天氣晴好,湖水蔚藍,碧波輕盪,白雲雪峰倒映湖中,遠處岡仁波欽神山清晰可見,景色奇美.

聖湖門票150元/人,有效期4天,是供徒步轉湖的信徒們,轉湖一周90公里.這裡遊客不多路看見的都是攜家帶口轉湖的信徒們.


搶在日落前到達即烏寺腳下,我們終於可以接近聖湖瑪旁雍措了.扛著機器、架子飛奔到湖邊,我突然有些猶豫,聖湖看上去是那麼氣度非凡、涵養無限,小小的一張照片能留住她的幾分神韻呢?湖水如鏡,倒映著藍天白雲,岸邊覆蓋著一片紅色的水生植物,踩上去軟綿綿的,富有彈性,湖水迅速地從腳踩處漫上來:南側的小沙洲上,白色的水鳥在陽光下愜意地梳理著羽毛,不時還"嘎嘎"地唱上兩句;湖邊攔著一圈鐵絲網,估計是怕有人玷污了聖潔的湖水,我覺得這鐵絲網還是相當必要的,有了五色風馬旗的點綴,鐵絲網顯得不那麼生硬;陽光從即烏寺所在的山頭後面射過來,給寺廟建築鍍上一圈金邊,更增添了神秘色彩……真想就這麼在湖邊呆上幾天什麼也不幹,看看雲捲雲舒,數數日月更替。


走過西藏的幾大聖湖,我最喜歡的還是瑪旁雍錯.藏族人喜歡用女性來形容他們眼中的湖在我看來,羊卓雍錯狹長而曲折,東邊日出西邊雨,幻化著不同的面容與情緒,像是永遠也猜不透心思的吉普賽女郎;納木錯尊貴而神秘,胸懷博大卻冷艷孤傲,像是凜然不可接近的皇家公主:瑪旁雍錯則平和而內斂,從容不迫中充滿著慈愛與包容,像是等待著遊子歸家的母親,輕輕拍擊湖岸的湖水,恰似母親溫柔的手,湖面上的微微漣漪,猶如母親臉上細細的皺紋.

瑪旁雍錯被苯教、藏傳佛教、印度教等多個宗教同奉為聖湖,信徒們認為,這裡的聖水能洗掉人們心靈上的"五毒"(貪、嗔、痴、息、嫉).瑪旁雍錯在藏語中的意思是"永恆不敗的碧玉湖",名字源於11世紀在湖畔進行的佛教戰勝苯教的一場宗教大戰,我沒有感受到聖湖在宗教中戰無不勝的魔力,但幽藍平靜的湖水讓我想起母親的懷抱,我的心逐漸安靜下來,進入忘我的境界.


今天的住宿地是即烏村,位置得天獨厚,南北兩山夾峙,西側是鬼溯拉昂措,東側隔即烏寺與聖湖相望,連接鬼湖與聖湖的小河繞村而過.傳說水位高時,鬼湖與聖湖就通過這條小河暗通款曲:溫泉汩汨而出,在即烏寺與村莊間匯成一汪小湖,湖面上浮著熱氣,水草茂密.旅館名叫扎西,叫這個名字的旅館在西藏遍地都是,儘管這裡只有一排土坯房,沒有上下水,使用太陽能蓄電池供電,但是有味道不錯的酥油茶喝,有爐子和鍋讓遊客自己做飯吃,還有無與倫比的風景以及神山聖湖的庇護,誰又能奢求更多呢?

第二天的行程經過了充分的討論,沒有勇氣享受九月底的聖湖水,大家一致同意放棄去普蘭的機會,改為在聖湖邊泡溫泉!佛祖慈悲為懷,在這高原腹地專門為遠道而來的信徒們準備了大盆洗澡水.溫泉浴池就在村子邊上的土坡下,不像我想像的那樣就是一個露天的大坑,而是用磚砌了個像模像樣的建築,裡面隔成一個個小間,是男女分開的那種,也好,免了換泳裝的麻煩.一根粗大的水管穿過所有房間,出水口用木楔子裹上看不出本色的布堵著,把楔子拔下來溫泉水便洶湧而至,正是最適合泡澡的溫度,脫光了衣服跳進池子,我情不自禁地發出由衷的讚嘆:"啊,舒服!"旁邊屋子的同伴發出了同樣愜意而愉悅的聲音.


將自己放平在池底,才發現這浴池的設計者絕對是天才,他竟然想到用玻璃做了浴池的天花板!這是真正的"天"花板,縷縷白雲正緩緩地流過蔚藍的天空……溫泉水包裹著疲憊的身體,看著陽光的印記在牆上一點點地移動,氤氳的熱氣在屋子裡蒸騰飄散,腌臢煩惱附水去,但願長泡不願醒,恍惚間,我的靈魂似乎已經出竅,永遠地留在了聖湖邊。

您覺得瑪旁雍錯和納木錯哪個更美?歡迎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1hRA3EBrZ4kL1ViBUx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