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你喜歡的電影。

2023-11-22     桃桃淘電影

原標題:保衛你喜歡的電影。

昨天有個新聞還挺有意思的,當時也搬到微博了,今天也想在微信簡單聊聊。

這兩天,不是《奧本海默》正式推出藍光版和數字版了麼,我看不少網友已經整到高清版本看起來了,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整一整,算是填補下當初院線版的空白,畢竟,那一版還是有缺憾的。

而《奧本海默》的導演諾蘭,大家都知道的,一位膠片原教旨、電影院狂熱粉絲,實拍愛好者。

最近在一次《奧本海默》的放映活動中,又一次表達了他的觀點。

他說啊,前陣子我們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奧本海默》的藍光碟製作上了,尤其是為了還原更好的聲音效果,也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當然,這也是大家可以用這麼久的時間,來等待藍光碟發布,而不是線上版的原因(藍光碟在影片上映四個月之後才發布)。

諾蘭表示,他作品的家庭版本同樣很重要,所以這幾個月主要都在忙這個事情。

然後,他還提到:

「我們在《奧本海默》的藍光版本投入了很多心血和注意力...試圖將影像和聲音都更好地轉化為數字形式。更重要的是,你們可以購買它(藍光版)、擁有它、把它放在你家裡的架子上。這樣,任何邪惡的流媒體平台,都無法從你那裡把它偷走。」

當然,諾蘭後來也表示,這其實就是一句玩笑話。

其實就是諷刺很多流媒體平台,在擁有了某部影片的線上版權之後,就擁有了這部影片的生殺大權,可以無徵兆地就將某部影片下線,然後你就再也看不到了。

但如果你有藍光實體版,就不會有這個困擾。

雖然是個玩笑話,但這個話也不是亂講的,因為確實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比如《綜藝》就補充說,現在確實有流媒體平台從自己的平台上撤下有關版權作品,以便將其授權給其他公司開發,獲得潛在收入的情況。比如,Disney+在6月撤下影片《月球奇幻旅》的點播,當時你就無法在任何地方看到這部影片,而9月,該片重新發行數字版。

總之,當影片的家庭播放形式只有流媒體播放的時候,你能不能看到一部影片,就只能是流媒體說了算了。

所以,對諾蘭來說,擁有實體版,是對抗這種流媒體趨勢的唯一途徑。

這才有了他在上面說的那個玩笑話。

而接著他的這個觀點,另一位電影院原教旨主義、熱衷收藏的宅男大神吉爾莫·德爾·托羅也應和了諾蘭的觀點。

陀螺在推上回復諾蘭的觀點,表示非常贊同。

他說:「擁有實體媒體實際是一種《華氏451度》級別的責任(故事中,人們會背誦他們喜歡的書,方便以後傳播)。如果你擁有一部或多部你喜愛電影的高清4K、藍光、DVD等等優質版本,那麼你就是這些電影未來幾代的保護者。」

他在這裡提到了《華氏451度》是一本書,也是特呂弗的一部電影。原書是反烏托邦作品的名作了,估計不少朋友也看過。

華氏451度是紙的燃點,這個故事講的就是,在一個壓制思想自由的世界裡,這裡所有的書都被禁止,消防員的工作不是滅火,而是焚書。而有一批人悄悄聚在一起,以驚人的記憶力把自己喜歡的書都背下來,然後以這種方式,去保護和傳播那些書籍。

很顯然,陀螺將擁有實體版等同於華氏451度的行為。等於用觀眾的個體行為,來對抗大流媒體平台對影像內容的壟斷。

也就是說,這個事並不能全由你們這些大型流媒體平台說了算,不能你們想上線就上線,想下線我們就都沒得看。我們要收藏一份自己喜歡電影的數字版,想看就看。

大概呢,就是這個意思。

對於陀螺的觀點,大多網友也都是表示支持的。他們說,擁有一份實體版本,你就不必害怕大平台對這些電影做任何修改和刪除了,因為這個電影只屬於你。

同時,也有網友說,現在因為各種敏感的原因,有太多流媒體上的電影被修改,這也是實體版需要存在的原因。

反正都是類似的觀點吧。但還是要強調下,這些觀點都是海外網友的觀點,我是翻譯過來的,與我們無關的。

不過呢,倒想說些題外話。當你把所有私人照片、文字、家庭錄像都變成數字版甚至放置雲端之後,也就意味著他們隨時可能消失,其實很多時候,這並不很安全。

以我的親身經歷,我現在還是能找到小時候自己的照片和日記,但幾年前舊手機里的照片,十年前寫的博客文章,還有那時候存在電子相冊里的大量照片,我卻完全找不到了。

這就是實體版本區別於數字版本的原因。

哪怕,你搞一塊移動硬碟,可能都好過把所有內容存至雲端。

對此,你們又是怎麼看的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1f666d724a2e235bc11157539e8f57d.html


















他將改變世界

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