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省份國慶旅遊成績單:悟空帶火「山西遊」,豫粵浙入帳超500億

2024-10-11   大眾網

中新經緯10月11日電(熊思怡)25省份相繼公布國慶旅遊數據,遊客接待量、旅遊收入/遊客花費同比普增。

悟空帶火「山西遊」

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國慶節假日7天,全國國內出遊7.65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5.9%;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7008.17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6.3%。

截至發稿,全國已有25省份公布國慶旅遊成績單。其中,河南接待遊客7991.6萬人次,暫居全國第一;安徽接待遊客6530.6萬人次創歷史新高,暫列第二;廣東接待遊客5848.1萬人次,位列第三;此外,遼寧、四川遊客接待量均超5000萬人次,位列第四名、第五名。

對比2023年同期,山西66個重點監測景區(65個開放,蟒河景區因道路施工閉園)遊客接待量猛增,可比口徑下增長46.90%至784.46萬人次。

據山西日報,國慶假日,山西省旅遊延續了《黑神話:悟空》帶來的爆火熱度,線上線下持續升溫。全省文旅系統及相關行業部門借勢「跟著悟空游山西」品牌線路帶來的巨大流量,豐富文旅產品供給,創新文旅惠民舉措,統籌優化服務保障,全省文旅市場供需兩旺、繁榮有序,各項旅遊接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同期,寧夏A級景區遊客也明顯增長:全區A級景區接待遊客408.11萬人次,同比增長30.39%。據寧夏文化和旅遊廳介紹,寧夏面向區內外遊客免費發放10萬張景區門票、5折發售「寧夏旅遊一卡通」(上限5萬張),引導全區31家旅遊景區為全區新入學大學生實行首道門票減免或優惠,助推假日經濟更加「紅火」。

另據旅遊調查和客流與消費大數據綜合測算,國慶假期,山東重點監測的200家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2608.6萬人次,營業收入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1%和12.3%。

豫粵浙入帳超500億

旅遊收入/遊客花費方面,河南、廣東、浙江均超500億元;雲南全省旅遊花費達472.4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8.9%,暫列第四;安徽緊隨其後,憑藉445.6億元收入名列第五;湖南、遼寧、陝西、四川、福建五省份均處「300億+」梯隊;上海、北京、新疆都超過200億元。

吉林、江西尚未公布具體旅遊收入,但均宣布同比增長。其中,吉林省97家重點景區旅遊收入同比增長24.2%;江西省國內遊客累計總花費按可比口徑,比2023年同期增長6.94%。

值得一提的是,國慶節假期7天,天津接待遊客花費166.78億元,與2023年國慶8天假期相比增長36.9%;人均消費907.57元,創今年假日新高。

天津市文旅局指出,「十一」期間,多個商圈結合國慶主題開展商文旅體聯動活動。天河城購物中心、大悅城等大型商場開展戶外人偶巡遊、主題漫展、穀子市集、街舞比賽等潮流活動,吸引年輕群體 「輕旅遊」。佛羅倫斯小鎮舉辦購物狂歡節,匯聚百餘種國內外知名品牌,推出超值折扣。國家會展中心(天津)2024中國(天津)國際汽車展覽會,消費者以舊換新熱情高漲……

結合遊客接待量估算,上海、海南、浙江、新疆、北京、湖南人均花費均過千。

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分析,賽事吸「金」效應凸顯,10月是上海舉辦重大賽事最多的月份之一,上海賽艇公開賽、上海ATP1000大師賽、2024上海超級盃、2024年世界F1H2O摩托艇錦標賽等多項重磅體育賽事不但帶來了巨量人氣,還聯動攜程旅遊、久事旅遊、萬豪集團、上海博物館等推出一系列「票根經濟」促消費活動和產品。

「近年來,從淄博的燒烤、天水的麻辣燙到社交平台的菜市場,從南陽、常州到東莞的音樂節和演唱會,從各大城市的燈光秀到動輒上千架的無人機表演,每座城市在盡全力引流。」中國旅遊研究院表示,更多城市旅遊的領導者、建設者和推廣者開始思考旅遊經濟發展和目的地建設的底層邏輯,即基於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商業環境之上的開放、包容、真誠、善意和溫暖,而不是逐浪式的網紅和碎片化的出圈。

中國旅遊研究院認為,市場一再證明並將繼續證明:旅遊業沒有天然的嫡系部隊,也沒有永遠的主力軍,誰能與時俱進為旅遊者提供高效率的出行和高品質的服務,誰就是嫡系部隊,誰就是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