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青青說育兒(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子女都應該孝順父母,這是自古流傳下來的美德,父母對孩子有生養之恩,所以兒女也應該報答父母,對父母懷揣感恩之心。很多父母也抱有「養子防老」的想法,希望晚年能夠得到孩子的照料,雖然說生兒生女都一樣,可是在養老的問題上,女兒和兒子可有明顯差異,有些道理只有到60歲的時候才會真正理解。
張阿姨有兩個孩子,一兒一女,張阿姨和老伴都60多歲,到了退休年齡,兩個人在家經常覺得很無聊,兒子有時候會把孩子交給他們照顧,兒媳每次來都給兩個老人買很多禮物,說是報答他們對孩子的照顧,雖然嘴上說著不用兒媳買禮物,但看到兒媳這麼孝順,張阿姨別提心裡多高興了。
可是女兒就很少回家了,一周最多打幾個電話,去婆家的次數倒是很多。張阿姨心裡總有些失落,覺得以後指望不上女兒了,每次提到養老問題,女兒都開玩笑的說「養老可以,錢歸我。」實際上張阿姨女兒也想多回家,但是自己家裡也有很多事要處理。
父母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應該學會釋放自己的心理壓力,同時也不要給子女造成太大的心理壓力,子女的確有贍養來人的義務,但是也要看子女的經濟條件等方面是否適宜。如果想要讓孩子給自己養老,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1、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子女。
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子女,二胎家庭或者多胎家庭都可能出現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們的待遇不公,家長可能偏愛某個孩子,這一舉動會傷害到其他孩子,也會導致孩子之間、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矛盾增多,這些矛盾都會成為日後養老問題的隱患。
2、不要給子女太大壓力。
很多父母從小就給孩子灌輸要贍養老人的想法,讓孩子養成孝順的品格是對的,但是不要給子女太大壓力,否則孩子會覺得家長不是在養育孩子,而是在為自己老了以後鋪路。孩子們承受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他們可能會產生焦慮的情緒。
3、要以身作則影響子女。
父母想讓子女孝順,自己也得做一個孝順的人,以身作則影響子女,在照顧自己父母的時候,可以讓子女跟隨自己,幫助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長的這種行為會感染子女,讓子女意識到孝順的重要意義。而孝順這個理念也會深深植根於他們的心中,影響他們的一言一行。
孩子長大以後也有自己的生活,尤其女兒,她們需要照顧婆家,需要照顧孩子,所以承受的壓力會比較大,如果是獨生子女,她們身上的養老重擔是難以想像的。家長應該儘量理解孩子,多考慮孩子的想法。
你覺得父母養老時需要考慮的問題有哪些呢?歡迎留言,一起分享。
------------------------------
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給青青留言,青青將根據用戶留言做出最專業的解答,用專業的知識為大家解決育兒過程中煩惱與糾結!
關注、轉發、分享【陳青青說育兒】文章,青青擅長嬰幼兒護理知識、兒童營養搭配、幼兒衣食住行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因為專業,所以信賴。我是陳青青說育兒,專業高級育嬰師。專注於解決親子成長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