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足聯確定,2034年的世界盃將回到亞洲,而剛剛過去的2022年世界盃,就是在亞洲的卡達舉辦。已經有媒體披露,日本隊想要在2050年前申辦世界盃。這也意味著,如果國足要申辦世界盃,需要等到2062年前後。而那時世界足球的格局,可能出現大變化,現有規則、參賽球隊人數等,都可能和現在不同。
目前FIFA的規定,各大洲輪流舉辦世界盃的比賽。2022年在亞洲,2026年在北美,而2030年則變成了地中海三國以及南美聯合承辦,到了2034年再次回到亞洲。2034年世界盃的候選有2個,沙特單獨申辦,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將與澳大利亞聯合申辦。不過,最終的方案還沒有定下來。
另外,一邊,看到日本隊進步明顯的日本足協也想要申辦世界盃。日本足協主席田島幸三預計,他們會在沙特或印尼(聯合申辦)之後去申辦。也就是2034年後,世界盃再次回到亞洲的時候。就在國足球迷談論是否能進入世界盃的同時,日本媒體討論的焦點是能否進入決賽。不少媒體人自信表示,球隊很有希望在最近幾屆就能實現。但以本田圭佑等前球員為首的足球圈人士則認為,日本足球和真正的足球強隊還有距離。
與此同時,國際足聯更希望中國能夠舉辦一屆世界盃。這樣不但能增加世界盃的影響力,而且還能擴大國內球員註冊人數。然而,足協在多方暗示下,仍然選擇按兵不動。和其他足協不同,國內普遍認為,世界盃比賽任務很重,需要國足有出色的發揮,才能讓某些人臉上有光。而卡達、沙特、印尼等申辦世界盃的目標,是增加足球在本土的影響力,從而讓本土球隊實力實現騰飛。
過往,國足憑國內強大的經濟實力、球場數量、球迷人數,能夠得到國際足聯的青睞。但之後,這種青睞可能越來越少。更多的比賽,是由多個位置聯合申辦,國足優勢蕩然無存。而足協向來瞻前顧後,和其他足協想法完全不同。
足協這幾年,和國外差距巨大。當東南亞球隊頻繁歸化球員的時候,我們則需要高額工資才能讓一些高齡球員加入。而對於血緣歸化,則有些不管不顧。至今國足隊內所有歸化球員中,無1人是純華裔。足協之前拿到過亞洲杯的舉辦權,但輕易送出。在亞洲普遍發展沙灘足球、五人足球、五人女足的時候,足協連熱身賽都沒有安排幾場。而這,才是中國足球大幅度落後亞洲其他隊伍的重要原因。
PS:湖北老球迷寫稿不易,方便的話請關注湖北老球迷,並點贊湖北老球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