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學:青青園中葵,勃勃向陽生——向著明亮那方

2022-10-10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彭文學:青青園中葵,勃勃向陽生——向著明亮那方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青青園中葵,勃勃向陽生

作者|彭文學

來源|博雅學報

給每一條河

每一座山

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海子

文|彭文學;圖|青葵班;審核|高麗霞 。

每一間教室,都有按年級和班級來區分的名字,比如401班、501班。

這樣的名字本身是不具備凝聚力的,只是一個代號。

創建好的班級文化,不僅可以把孩子們凝聚成一個共同成長的團隊,還可以喚醒孩子們生命里的成長力量。

要創建班級文化,需要首先為班級取一個大家都認可的名字。

一個班的班名,象徵著一個班級的願景。所以,需要從孩子們的心裡生長出來。可孩子們心裡往往很難自然生長出班名來,需要在他們心裡播下種子。這粒思想的種子,常常是一個故事、一首詩歌……

選一個合宜的故事,需要了解孩子們的年齡特點,當下普遍的心理狀態和成長狀態。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可以從教育學心理學的專業書籍上獲得一些,更多的情況,則需要更細緻地了解。這就需要在與孩子們日日相守的過程中去了解。

所以在孩子們進入班級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就在尋找一切機會了解孩子——或觀察、或交流、或學習基礎情況診斷、或問卷調查等等,不一而足。

為了與孩子們互相了解、創建班級文化,全校在入學前三天,開啟「我的大博雅」入境課程。

在這個課程中,孩子們需要了解學校布局、功能教室,學校文化和學校的課程等,在了解中愛上學校,確定自己選修的課程(在這裡,孩子們是一人一課表)。

老師們則需要在這一過程中,了解孩子,根據孩子的基本情況,創建班級文化。

時間在一節課一節課地過去,孩子們對學校的喜愛也在一節課一節課地增強。這個過程中,我和曉晴老師也發現五年級一班的孩子,積極陽光、上進心強、樸實可愛,同時也還有孩子調皮的天性。有些孩子個性比較突出,多數孩子多才多藝。在前三天的學習交流和課間活動中,發現愛閱讀幾乎是每一個孩子的特點(這也要歸功於在開學前,校長就給每個班配好的上千本好看的書籍),孩子們一進教室,自然被這些好書吸引,會首先在書櫃那裡去尋找。

雖然通過診斷了解到孩子們對四年級的語文和數學基礎知識很多掌握不過關,需要在新課教學中去彌補,但孩子們思維開闊、活躍,我們相信只要教與學的方法得當,他們的成績可以很快提高上去。當然,我們對孩子的期待遠不止此,學校特別開發的超學科融合課程,是想要把孩子們帶得更高、更遠。近一點,孩子們能在中高考中取得超乎家長期待的優異成績。遠一些,那就是孩子們的終生幸福,不僅幸福自己,還能讓別人因他們而幸福。這不容易,但這裡的每一個孩子都有潛質。

於是,我們選擇了《犟龜》這個故事和《有天》這首詩歌,作為生長班級文化的兩粒小種子。

《犟龜》講了一隻一直堅持不懈向前趕,要去參加獅王二十八世的婚禮的小烏龜陶陶,即使在聽說獅王二十八世已經死亡也依然不放棄前行,終於趕上了獅王二十九世的婚禮的故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上路,就有慶典」。

顧城的《有天》這首詩,剛好用另一種語言,告訴我們「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要堅持,就會創造奇蹟」。

有 天

總有那麼一天

陽光都變成葉子

我的路成為宮殿

每塊石頭都可以住一住

那裡的花紋

最大的畫家都驚嘆

總有那麼一天

葉子都變成陽光

我的木台升到天上

每個小鐵釘都會講故事

那裡的新奇

最小的孩子都入迷

聽了故事,讀懂了詩歌后,孩子們開始思考給自己的教室取一個怎樣溫暖又有力量的名字。

有的說就叫「犟龜班」,有的說叫「青鳥班」(孩子們知道《青鳥》這本書),有的說叫「火箭班」,有的說叫「一飛沖天班」,有的說叫「博學班」,還有的說「宇宙無敵班」,有的說叫「麻省理工班」,有的孩子說叫「水稻班」(也有孩子說叫青苗班),有的孩子還說到叫 「文學班」……

孩子們每提出一個班名,都需要說出理由,大家一起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評判,再投票選擇自己最心儀的那個名字。

在提議的近二十名字中,有三個脫穎而出,分別是「犟龜班」、「青鳥班」和「水稻班」。三個名字不分上下,選「犟龜班」的同學,被犟龜陶陶的精神打動,說我們就要像陶陶一樣,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放棄;選「青鳥班」的同學說,我們就是要一路去尋找幸福,這樣就有了方向;選「水稻班」的同學說,水稻默默無聞,養活了很多人,我們也要做像水稻一樣的人……一時之間,大家各抒己見,難以抉擇。

「有沒有再取一個名字來超越這三個名字的?」看大家爭執不下,我又提出了一個問題。

你聽到了美

那是花開的聲音

你聽到了暖

那是風剛吹過

有的孩子開始掃視教室,有的孩子開始冥思苦想,坐在第一排的一個小姑娘說:「我們叫葵花班吧」,說著她到講台右邊書柜上的花瓶里拿出一朵開得正美的葵花,說「葵花向著陽光生長,就像我們向著光明生長一樣,還有我們長大不是要做『光明俊偉、包容獨立』的未來創造者嗎?我覺得叫葵花班正好。」這小姑娘挺了不起的,我們在入境課程里介紹的學校文化,講到了目標就是讓每一個博雅公學的孩子都成長為「光明俊偉、包容獨立」的未來創造者,她不僅記住了,在這裡還用上了。聽了她的話,大部分孩子都開始點頭,覺得不錯,看來很有說服力。

這時候,一個虎頭虎腦的男孩說:「我們還沒有長大,不能叫葵花,叫『青葵』怎麼樣?」這樣一說,孩子們也覺得說得有道理,我們還是成長中的葵花,叫青葵更有道理。

接下來的投票很順利,一下子大家都贊成用「青葵」作為我們的班名。

孩子們之前討論的時候,其實我是很期待叫「青鳥班」的,而且還在規劃接下來開始共讀《青鳥》這本書。現在既然孩子們都願意叫「青葵」,那就尊重孩子們的選擇。

班名確定之後,我們開始由此創建班級文化。接著,我也特意把《向著明亮那方》和《我是光明的追求者》這兩首詩作為接下來的晨誦內容,想從裡面確定一首班詩。

孩子們誦讀了之後,更偏心於《向著明亮那方》,並一起修改了一些詞句,把班歌也定為《向著明亮那方》。

孩子們因為有了共同的願景,開始對班級以及自己的未來充滿憧憬,再加上有對學校文化的了解以及在博雅幾天的經歷,後面繼續探討班訓、班級口號等,就容易達成共識了。

以下是我們現在還比較稚嫩的班級文化圖。未來歲月,這些詞語,將會逐一的在孩子們的生命里顯現出來。

就這樣,在這間小小的教室里,一顆顆叫「青葵」的小種子種了下去。這些小種子知道,自己的生命里,藏著一朵向陽的「葵花」。

「做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是小種子們浪漫而美好的願景,這些小種子知道,等到滿園葵花開放的時候,不僅會明亮了這間教室,世界也會因此而明亮。

如何締造一間完美的教室?——新教育「締造完美教室」的本質要素

教室文化構建的內涵、價值和路徑

朱永新:從一個人到一群人——2022年教師節致新教育同仁

朱永新:「新教育實驗」的課堂、教室與課程

遇見美好,向美而行——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陳東強

道在日新。 德貴日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 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幫助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同道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