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鋼1周2次掛牌金融資產:轉讓底價合計近14億!旗下公司資產置換被監管質疑

2023-12-14     時代財經

原標題:本鋼1周2次掛牌金融資產:轉讓底價合計近14億!旗下公司資產置換被監管質疑

2023年最後一個月,本鋼集團陸續減持金融資產,先後將所持的中天證券和本溪銀行股權,分別以12.635億元和1.3244億元在上海聯交所掛牌轉讓。兩項交易低價合計近14億元。

來源: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

來源: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

相比本溪銀行,中天證券的盈利能力顯然更強。2023年前三季度,中天證券實現凈利潤5397.32萬元;本溪銀行同期虧損約3.6億元。本鋼集團的鋼鐵主業也面臨盈利壓力,其控股上市公司本鋼板材(000761.SZ)2022年虧損超10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虧損12.46億元。

本鋼集團接連出清金融資產,或與2023年6月印發的《國有企業參股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該辦法明確要求:國有企業嚴格執行國有資產投資監督管理有關規定,堅持聚焦主責主業,符合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嚴控非主業投資,不得通過參股等方式開展投資項目負面清單規定的禁止類業務。

出清本溪銀行股權

上海聯交所12月11日披露,本鋼集團正掛牌轉讓本溪銀行約1.08億股股份,轉讓底價約為1.23億元,轉讓股份占本溪銀行總股本的9.99%。

2010年4月,本溪銀行在本溪信用社的基礎上掛牌成立,2013年底首次增資擴股,註冊資本由2.88億元增至9.47億元。作為眾多投資人之一,本鋼集團實繳出資13244萬元,成為本溪銀行股東。10年後,本鋼集團決定「清倉」本溪銀行股份,底價也為13244萬元。

本溪銀行的前十大股東分別為本溪城投、盛京銀行、本鋼集團、大連港集團、遼鞍機械、鑫鈺冶金、遼寧容大、營口棉紡織、金信資產和本溪肉聯。其中,本鋼集團、大連港集團和遼鞍機械均持股9.99%,並列為第三大股東。

本溪銀行官網顯示,該行自發布2020年年報後,便暫停更新年度報告。2020年年報披露,本溪銀行下設14個管理型支行,41個下屬網點。

時代財經從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獲悉,本溪銀行已有多家支行終止營業,僅2023年便有6家,分別為本鋼支行、商采支行、河沿支行、先達支行、華新支行和東宮支行。官網顯示,全行現有員工近1000餘人,營業網點54個。

2020年年報顯示,本溪銀行資產總額約為359億元。上海聯交所發布的項目公示顯示,截至2023年9月末,本溪銀行資產規模已增至約542.86億元,但較年初增長1.61%。

本溪銀行的盈利能力持續下滑。2020年,本溪銀行凈利潤為433萬元,較2019年同比下降93.7%。上述項目信息顯示,2022年,本溪銀行全年凈利潤虧損超4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虧損約3.6億元。

同時,本溪銀行營業收入更是壓力激增。2020年,該行實現營收3.53億元。2022年,營收規模已下滑至0.41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為-1256.63萬元。

時代財經注意到,本溪銀行的部分指標在惡化。截至2020年年末,本溪銀行不良貸款總額約為16.5億元,比年初增加7.29億元,不良貸款率升至8.26%;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降至4.33%,撥備覆蓋率僅為37.57%。國務院常務會議2020年4月確定,將中小銀行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階段性下調20個百分點,釋放更多信貸資源,但依然要求保證撥備覆蓋率最低要達100%

2023年,本溪銀行終於正式迎來新董事長,結束長達兩年沒有「一把手」的尷尬。官網顯示,本溪銀行於2022年12月中旬完成董事會換屆,選舉張弢為董事長。之後,經遼寧銀保監局審核核准,張弢於2023年3月初正式履職。

清倉中天證券

除了轉讓本溪銀行股權,本鋼集團還在剝離其他金融資產。12月6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信息顯示,本鋼集團擬以12.64億元轉讓中天證券股份有限公司4750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1.35%)。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16年,本鋼集團投資認購中天證券股權,當時實繳出資額為4.75億元。

中天證券是在2004年7月重組設立的綜合類證券公司,也是遼寧省屬唯一一家國有金融類證券經營機構,總部設在瀋陽。從股東結構上看,除了本鋼集團,中天證券股東還包括遼寧國資委、遼寧投資集團、遼漁集團、出版傳媒(601999.SH)和遼寧能源投資。其中,遼寧國資委作為第一大股東,持股40.16%,本鋼集團持股21.35%,遼寧投資集團持股14.67%。目前,遼寧投資集團已將其所持50%中天證券股權質押給盛京銀行瀋陽泰山支行。

2022年財報顯示,中天證券擁有中天期貨、中天遼創兩家全資子公司,以及61家分支機構,包括2家分公司和59家營業部。

目前,中天證券業務範圍涵蓋證券經紀業務、證券自營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投資銀行業務等領域。不久前,中天證券的保薦業務資格已獲證監會核准批覆。截至2022年末,中天證券信用業務資金總規模約為14.76億元,較年初減少37.22%。投資銀行業務方面,中天證券全年承銷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611萬元,共承銷發行公司債券5期,債券承銷規模首次超過10億元。

本次股權轉讓項目信息顯示,中天證券2022年營業收入約為4.202億元,凈利潤約為2289.9萬元;今年前三季度,其營業收入約為3.636億元,凈利潤約為5397.32萬元。

同時,中天證券的總資產規模由2019年末的96.669億元增至2023年三季度末的127.365億元。不過,它的資產負債率也從2019年的60.73%增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67.74%。

旗下上市公司資產置換遭監管質疑

本鋼集團現有員工6萬人,粗鋼產能2000萬噸,是以鋼鐵和礦資源產業為基礎,金融投資、貿易物流、裝備製造、工業服務、城市服務等多元產業協同發展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

本鋼集團曾歷經兩次重大重組。2010年,遼寧省委省政府主導,本鋼完成與北鋼的合併重組,組建成立本鋼集團。2021年,鞍鋼本鋼完成重組,本鋼集團正式成為鞍鋼集團控股二級子企業。

從鋼鐵主業來看,本鋼板材為本鋼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是一家集煉鐵、煉鋼、軋鋼等為一體的鋼鐵企業,本鋼集團持有其76.6%的股權。目前,本鋼板材業績面臨較大壓力。財報顯示,該企業2021年盈利超25億元,2022年出現斷崖式下滑,虧損約12.33億元;2023年虧損進一步加劇,前三季度虧損約12.46億元。

本鋼板材對時代財經表示,2021年,鋼鐵行業整體效益大增,當時鋼板價格突破歷史高位,達到6000元/噸,目前價格僅有3000元/噸左右。鋼材價格上漲刺激原材料價格提升,但在價格回落過程中,原材料價格下跌幅度明顯低於鋼材,導致價格倒掛,企業採購成本增加。此外,鋼鐵行業現狀供大於求,加上下遊行業景氣度不足,整體處於虧損狀態。

對於產品及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本鋼板材表示,目前並沒有進行套期保值,主要是由於鋼材市場價格波動很大,又存在一些市場交易行為,此前也曾嘗試利用期貨等衍生品抵禦價格波動風險,而效果並不明顯。

面對持續虧損,本鋼板材進一步表示,目前企業提質增效的口號是「一切成本皆可降,降本人人有責」,重點是從原材料採購、產品生產、企業管理等環節壓低成本,實行日薪日結,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從而在行業中確立長期競爭優勢。目前,公司與本溪鋼鐵全資子公司本鋼礦業簽有價格協議,採購原材料成本會略低於市場價格。

另外,時代財經發現,本鋼板材於2023年3月21日披露的《關於籌劃重大資產置換暨關聯交易的提示性公告》提示,本鋼板材擬將全部鋼鐵業務相關資產及負債與本溪鋼鐵礦業資產進行置換。6月21日,本鋼板材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本鋼板材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置換暨關聯交易預案〉及其摘要的議案》,並對外披露,但該《預案》隨後收到深交所關注函。

「目前資產置換進展有點困難,監管部門對其中關聯交易過高提出了質疑。」本鋼板材表示,由於本鋼礦業開採的鐵礦石全部用於本鋼集團內部的鋼鐵冶煉,若雙方完成資產置換,鐵礦石的銷售端卻在集團內部,將構成關聯交易。過高的關聯交易無法保證上市公司的獨立性和可持續性。目前根據監管部門提出的要求,本鋼板材正在進一步溝通協商交易方案,另一方面也在設法降低關聯交易的占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0937e56d75bff1440048b480d53c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