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後,若身體出現這4種現象,說明你已不適合喝酒,建議早戒酒

2022-02-24     小梅趣圖

原標題:喝酒後,若身體出現這4種現象,說明你已不適合喝酒,建議早戒酒

酒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超乎其他飲品的獨特地位,被賦予了崇高的意義,自古文人墨客,英雄豪傑無不對酒情有獨鍾。

有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有王羲之的「流觴曲水,俯仰天下」,有蘇軾的「一樽還酹江月」,更是伴隨著唐詩,酒文化達到頂峰,「一杯玉液汾、半部全唐詩」,對於現在的生活節奏來說,更是無酒不歡。

隨著生活的改變,現在的酒類品種越來越繁多,而且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喜歡小酌幾杯,尤其是遇上了煩心事,更是借酒消愁。

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一點,一旦飲酒過量,就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負擔,對於身體不好的朋友來說,更要清楚,經常飲酒可能會誘發脂肪肝、酒精肝之類的疾病。

喝酒後,若身體出現這4種現象,說明你已不適合喝酒,建議早戒酒

頭暈頭痛

酒精對大腦有直接的刺激性,飲酒後血液中酒精濃度增高,進而導致腦血管擴張、腦血流增快、顱內壓力增高,進而導致頭痛出現。

那么喝酒後出現頭痛頭暈,有可能是酒精的擴血管作用引起,可以適當喝一些蜂蜜水或者是糖鹽水,能夠促使酒精快速排出體外,症狀可能會得以緩解。

也有可能是由於喝酒後引起血壓升高而導致,要測一下血壓,如果收縮壓大於140mmHg,舒張壓大於90mmHg,臨床上稱為高血壓,必要時可以用一些調控血壓的藥物來治療,但一定要聽取醫生的建議服用藥物,不可盲目的亂用。

腹痛、腹瀉

大家都知道,飲酒是不良的生活習慣,酒精可造成胃黏膜以及腸道黏膜的損傷,造成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以及腹痛等消化道症狀,飲酒後出現腹痛、拉肚子症狀時,患者應注意停止繼續飲酒。

生活中不管是啤酒還是白酒,對腸胃都有一定的刺激,長期飲酒,會引起胃腸疾病,導致腹瀉等症狀的出現。

酒精通過肝臟代謝,長期飲酒或過量飲酒還會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進而使得膽汁分泌異常,在飲酒後,易出現吸收不良性的腹瀉。

此外,長期大量的喝酒還會刺激胰腺分泌大量的胰液,不僅增加了胰腺負擔,大量胰液來不及流向十二指腸就會自我消化,會引起慢性胰腺炎,導致出現腹瀉等症狀。

心慌

喝酒喝得心慌,可能是由於酒精所導致,喝酒後酒精就會作用於人體交感神經,導致心肌收縮力增強,進而導致血壓升高,反射性的會引起心跳增快,而心跳過快的患者就會出現心悸的症狀。

酒精除了引起神經的興奮,也有可能會引起心臟本身的興奮性增加,這樣患者就有可能會產生各種類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所以酒精它是一種興奮性物質,它會增加心肌興奮性,容易誘發各種快速性心律失常發作,如心房顫動、室上性心動過速等,患者會產生心慌、乏力、頭暈等諸多症狀,因此,大家一定要牢記,想出現這種情況時,不管出於什麼場合,也要做到心中有數!

胃痛

喝酒之後出現胃痛,是酒精刺激胃黏膜而引發的疼痛,一般有慢性的胃炎,胃潰瘍,或者是十二指腸潰瘍這一類疾病的患者喝酒之後會出現明顯的胃痛,或者是空腹喝酒,會刺激胃黏膜引發胃痛。

若出現有胃痛的症狀可以適量地喝點溫水,也可以適量的喝點糖水,能夠促進代謝減輕對胃黏膜的刺激,減輕疼痛的感覺。

另外,也可以適量地喝一點純牛奶,能夠保護胃黏膜,緩解疼痛的現象,但大家應該注意不要空腹喝酒,如果確定有消化系統性疾病,建議立即停止飲酒。

閱讀延伸:喝酒有什麼禁忌

首先,對於飲酒時,是不宜服用一些藥物的,稍有不慎會引起諸多不良反應,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所以對於一些藥物要嚴格注意使用事項。

像頭孢類藥物,像頭孢克肟、頭孢克洛、頭孢拉定等,當飲酒後使用這類藥物,可能引起雙硫侖樣反應而危害身體健康。

其次,解熱鎮痛藥物,像常見的阿司匹林、布洛芬、雙氯芬酸等都不適合使用,這類藥物對胃黏膜刺激較強,當飲酒後使用,易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另外,感冒類藥物,飲酒後使用此類藥物易加重肝臟衰竭等風險幾率,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可以諮詢醫生,避免讓身體受到二次傷害。

此外,有專家指出,酒後洗熱水澡或者蒸桑拿容易導致熱氣聚集在人體內不散發,加重醉態,導致惡性嘔吐甚至暈厥。

事實上,酒後,人在酒精的作用下心跳會加快,身體產生熱量增加,如果這時候洗熱水澡,會直接造成體內熱量大量積聚,心臟負擔增加,血管擴張,腦血管脆弱的甚至會血管破裂。

尤其是對於愛喝酒的朋友來說,一定要謹記以上所說的問題,不要不當回事,健康面前無小事。

結語:

希望大家做到不勸酒,不拼酒,不醉酒,或許酒宴的熱鬧程度會有所下降,但親情、友情並不會因此打折扣,如果親朋好友需要靠製造喧譁來宣誓感情,那麼這種感情也不會很真摯!同時,也希望大家可以在評論區多多留言!

祝:2022年,又是美好的一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052962c6864cae03e9c647230b2b5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