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修長城用了啥材料,能穩如泰山2000年?材料現代人都不捨得

2022-03-04     千彥水

原標題:秦始皇修長城用了啥材料,能穩如泰山2000年?材料現代人都不捨得

民間一直都有一個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說的有一個叫孟姜女的女性,因為丈夫被秦始皇征去修建長城,在修建的時候累死了。孟姜女就去長城找啊,最終把長城哭倒了,還利用自己的美色讓秦始皇給孟姜女丈夫戴孝。這個故事本身是不成立的,秦始皇可是一個坐擁六國佳麗的人。

不說的別的,就說哭倒長城這一點就不太可信。不過古代人迷信才相信這樣一個漏洞百出的故事,經過現代史學家證明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來源應該是《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裡面杞梁的妻子,不過杞梁的妻子沒有哭倒長城也沒有城崩。而長城也堅固得很,屹立兩千年到了現在,不由得讓人好奇秦始皇在修建長城的時候究竟用了什麼材料?

其實長城不止是秦始皇一個人修建的,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抵禦北方游牧民族的偷襲,就修建了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來防禦。春秋時期,各國諸侯爭霸就開始修建起了長城。最早的是公元前七世紀的楚方城,之後各個大小諸侯國都開始比試一樣的修起了長城,就怕比人家修得少了。其中秦、趙、燕三個國家因為離匈奴比較近,修諸侯互防長城的時候修起了拒胡長城,此後歷代君主都會長城進行維修。為了跟秦始皇修建的長城區別,這個被稱為是先秦長城。

到了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國已經一統天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為了維護統一秦帝國的安全,秦始皇讓大將蒙恬帶領三十萬軍隊去抵禦匈奴,打完了就在原地修建長城。根據史書記載,秦始皇修建長城用了數百萬的勞動力,這也是後世說秦始皇暴君的一個原因,百姓因為勞力疲憊不堪。

《史記》的描述其實是不準確的,他作為西漢的朝臣只看到了修建秦長城時百姓的勞累。但這個長城給後世打下了基礎,對中原地區的安穩有著很大的重要性。秦長城的第一個階段是維修,把秦趙燕之間的戰國長城連接起來。在這個基礎上再修建一些,修建量並不是很大。負責修建的是蒙恬還有後來被貶的公子扶蘇,修建方法秦始皇給出了:「因地形,用險制塞」,因此他們創造了很多結構跟方法。

有夯土、塊石片石、磚石混合等結構,其中為了能夠更穩固。他們還在裡面加入了一個特殊的東西,就是糯米汁。一般修建的沒有那麼穩固,於是就加入了糯米汁,混合之下就成就了糯米砂漿。這種技術在一千五百年古代中國的建築工人就會用了,根據後來專家的檢測萬里長城千年不倒就是因為這個。現代加入糯米和石灰砂漿也成為了現代修復古代建築的好材料,不過萬里長城這麼大的工程使用糯米汁也是出乎意料的。雖說是有些奢侈了,但能屹立這麼多年也全靠這個。

而秦始皇留下的另一項智慧結晶還有秦直道,號稱兩千多年前的高速公路。歷經兩千多年一根草都沒有長,使用方法也是與眾不同,是用炒過的熟土加上鹽鹼做成的。這個工程也是蒙恬負責修建的,只是可惜這樣一位為了大秦盡心盡力的忠臣最終死在小人的陷害里。秦朝滅亡之後的隋唐時期秦直道也是繼續提供交通服務,據說昭君出塞的路線就是秦直道。

參考資料:《史記》、《萬里長城縱橫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025143123871ecf33d1c1c4a9b116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