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北京東黃寺

2019-06-11     朝陽阿力

北京清代雙黃寺(東黃寺、西黃寺)的位置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航空照片表明雙黃寺依然健在

東黃寺平面圖

歷史上,在北京北三環安華橋南側有著名的雙黃寺,即東黃寺和西黃寺,現只剩下西黃寺。

北京東黃寺又名普凈禪林,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是為西藏活佛腦木汗所建,達賴喇嘛五世在當年12月來京時住此,順治十年(1653年),達賴刺嘛辭歸。西黃寺比東黃寺稍晚,建於順治九年(1652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班禪額爾德尼六世來京,乾隆指定把他安排在西黃寺。當時把這兩座相鄰的寺院稱作「雙黃寺」。

東黃寺山門(拍攝於1909年)

東黃寺山門(拍攝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東黃寺碑亭(拍攝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東黃寺鐘樓(拍攝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老北京有話:「東黃寺的殿,西黃寺的塔。」可見當時東黃寺的建築是很有名氣的。如今,我們只能看到西黃寺,雖然當下的西黃寺遠非昔日,但東黃寺卻過早地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如今,我們只能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黑白照片中來一睹她的芳容了。

據清代《日下舊聞考》記載,東黃寺是順治八年(1651年)在安定門外鑲黃旗教場北普靜禪林的舊址「奉敕」興建的。四十多年後,康熙帝曾巡視到這裡,見寺院年久失修,「棟宇傾頹」,遂發內帑,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加以重修。據說康熙帝為這座寺廟的正殿題寫了「大乘寶殿」的匾額,還為殿內題寫了一副對聯:

「梵香馥郁吉雲凝,象教西傳凈業;

寶相莊嚴華月印,雁堂北護黃圓。」

天王殿(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拍攝)

天王殿諸神(拍攝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天王殿諸神(拍攝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從大乘殿回看天王殿(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拍攝)

正殿之前有東、西兩座碑亭,東面的碑文是順治八年一位大學士寫的;西面的碑文是康熙親撰的《聖祖皇帝重修東黃寺碑記》,碑的背面還刻有康熙帝的「御製詩」。東黃寺解放後仍然保留,據說在「十年浩劫」中才被拆毀,所以昔日的「雙黃寺」現在只有西黃寺部分保存了下來。

雙黃寺建成後,多次接待來自西藏的高僧大德,加上達賴五世與六世班禪的到來,對早已皈依黃教的蒙、藏民族來說,產生了極大的宗教與政治影響。此後,來京覲見的蒙古貴族以及藏族僧侶,幾乎必到雙黃寺朝拜,且多住於東黃寺。

大乘殿(拍攝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大乘殿(拍攝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大乘殿特色木雕(拍攝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大乘殿(拍攝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大乘殿丹陛(拍攝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大乘殿(拍攝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相對於西黃寺的塔,東黃寺最出名的是大殿,據說此大殿規模非常可觀,號稱當年的京城第一殿,只是見過的人不多。在這座著名的寺廟即將消失在國人記憶中的時刻,是網際網路把許多當年來過北京的外國人拍攝的照片傳到了網上,讓我們可以一睹東黃寺的風采。感謝網際網路,感謝當年拍攝照片的人們!

咸豐十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雙黃寺均造嚴重毀壞,光緒年間為接待十三世達賴喇嘛,朝廷出資重修西黃寺。

大乘殿內佛像(拍攝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大乘殿內佛像(拍攝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大乘殿內佛像(拍攝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大乘殿內佛像(拍攝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大乘殿內佛像(拍攝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東黃寺後殿(拍攝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至於東黃寺何時被毀,百度上說是毀於1958年,在之後的十年浩劫中被徹底蕩平。之前有人說,東黃寺毀於八國聯軍,這是不對的。八國聯軍是破壞了東黃寺,但之後清政府又進行了維修,目前尚存很多東黃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照片,照片表明當時的雙黃寺古建保存相當完好。又有人說抗戰期間被日本人摧毀,這也不確切,因為日本人在1943年的航攝中有一張「雙黃寺」的照片,片顯示雙黃寺還比較完整,況且日本人向來崇拜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古建築。德國攝影師海達·莫理循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拍攝了許多北京雙黃寺的照片,這些照片反映當時的雙黃寺大部分建築保存完好。中國精美的古建築絕大多數都毀滅在我們自己手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AhAWwBmyVoG_1ZjSx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