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河北石家莊二中考生孫浩寧以「高考史上成績最接近滿分」一夜成名,打破了高考史上的裸分最高記錄。
河北試卷採用的是全國通用卷,並且是最難的一套試卷,他的高考成績卻令人稱奇:
語文140
數學150
英語148
理綜296(滿分300)
總分734分,只差16分就是滿分了
數學居然是滿分,還有理科綜合僅僅被扣除4分,你要知道,這裡面有絕大部分人都會頭疼的物理啊,就算是失分點全部在物理科目上,那也算是一個奇蹟!
當被問到為何能取得734的好成績時,孫浩寧微微一笑,簡單地回了4個字:天道酬勤!大家對這4個字肯定不陌生,但結果很少人能做到。
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同學說不會做題,原因之一就是做的題太少了。
2
另外,孫浩寧說除了努力,還要講求方法和效率,孫浩寧同學直接給出了5點建議:
一,充分信任老師和學校。
無論如何,老師的教學經驗和高考經驗比學生家長要多得多,也要高明得多。
無論是哪一所高中,他們的高考複習計劃、安排都是經過多年摸索出來的結果,相對來說也是最為合理的,
每一位高三的學生,無論你有多牛或者有多差,你唯一正確的選擇就是——一定要跟著老師和整個高三年級的計劃走,不能拋開。
這裡很重要的一個經驗教訓,很多家長認為,家裡請了一對一的家教或者上了最好的補習班,他們可能有更好的辦法,這是絕對錯誤的想法和做法!
即使有一對一的輔導,高三備考的學生也必須要求家教老師跟隨學校的進度來輔導,家教和補習只能是查漏補缺,而不是「推倒重來」「另起爐灶」。
二,重視課本,重視基礎,各學科都要重視。
一個大家都明白的道理:無論是什麼考試,課本是出題的最終源頭,如果多翻幾遍,對課本更加熟悉的話,對自己做題有特別大的幫助。
可惜的是,這個最為簡單明了的道理,高考複習備考的實踐中,很多同學做不到。
高考試題的難易分布大致可以概括為:簡單題、中檔題和難題,是按照3:5:2這樣的比重來分布。
其中,簡單題、中檔題考察的就是學生的基礎知識,難題也是以基礎為出發,進行的衍生和深化。
因此,基礎最重要,一旦把基礎打紮實了,成績不會有特別大的起伏。
而這些基礎題來自於哪裡?這就來自於課本,每年的數理化高考真題都有從課本例題中演變而來的案例。
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打一點自己的「小算盤」。
孫浩寧同學的經驗是,在跟著學校、老師計劃、安排走的同時,自己也不要偷懶,以為什麼問題都有老師來幫助解決,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還有有一點點自己的計劃。
因為,比如,每次摸底考試後,你都會發現自己薄弱的點,而這些薄弱點很有可能是你自己的,並不是全班或者全年級的問題。
那麼,這該怎麼辦?你就要針對自己的薄弱地方,利用課外時間加強練習,一定要突破自己的薄弱環節,
這就是學校的大算盤和自己的小算盤要一起打,依靠"兩條腿"走路,一定能讓自己有一個穩定的提升,這樣做不會出現偏差。
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即「天道酬勤」。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問題是,很多高三同學覺得自己已經夠努力了,成績卻沒有希望的那樣有提升,這時候就有灰心喪氣的感覺,信心上就不足了,行動中有所懈怠。
孫浩寧同學的經驗是,這個問題在每個高三備考同學中都有,因為你是在做量的積累,只有有了相當大的量的積累,才能實現厚積薄發,取得更大的進步。
要拼,更要自信
因此,對於高考備考而言,「天道酬勤」的意思其實是,只有努力勤奮的「量」達到了,成績才可能有「質」的突破,不灰心不喪氣在備考中太重要了!
其五,不要忘記了鍛鍊身體,運動和學習同等重要。
孫浩寧再三強調,運動和學習一樣重要,如果時時刻刻在學習,不休息,可能一天兩天沒什麼,
但時間久了一定會很累,學習效率和效果就會下降,保持一定量的運動,比如大課間跑步、跳繩都是很好的減壓方式。
孫浩寧告訴他的經驗:他高考前每周還堅持打一個小時羽毛球——運動就是最好的減壓方式。
讓家長更懂教育,讓教育更有效,請點上方頭像關注「龔老師說教育」
(聲明:此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