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蘇省大學生科學影像創作與研究論壇舉辦

2019-11-21   江蘇省科協

11月15日,由省科教電影電視協會、省科學傳播中心主辦,江蘇科技報、《科學大眾》雜誌、《今日科學》電視欄目協辦,省科協支持的2019江蘇省大學生科學影像創作與研究論壇在南京市規劃建設展覽館召開,省科協學會部部長李政,省科協副秘書長、省科學傳播中心主任夏軍,南京市規劃建設展覽館館長管冰等出席,來自省內多所高校的影視傳媒以及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學生參與本次論壇。

會議現場

本次論壇以「用影像傳播科學——全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科學影像創作手段與傳播路徑開拓」為主題,邀請了省廣播電視總台網際網路產品中心主任、江蘇廣電荔枝網絡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傳播系副教授、《美麗中國》創始人梁琰,中國聯通5G創新中心政務及金融行業創新中心總監施曉光,中國電信江蘇公司5G業務負責人李國樂四位嘉賓到場演講,探討如何在全媒體環境下進行科學傳播。

省內多所高校的影視傳媒及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學生

「抖音、快手、火山小視頻等APP已經成為時下新興的傳播載體,在15秒甚至更短的時間內製造話題,需要掌握三大原則:受眾足夠廣、角度引起共鳴、節點足夠巧妙。」李曦表示,掌握這三點原則並不斷強化產品質量,就能夠產生足夠的傳播力。江蘇廣電荔枝網絡發展中心以荔枝云為平台,不斷開發自己的新媒體產品,通過簽約專職演員,關注青年都市生活,緊抓時尚熱點等方式,極大的引起了都市青年的共鳴。「想要進行科學傳播也需要緊抓熱點,製作節奏明快、內容豐富的短視頻,這樣才能獲得廣泛傳播力。」

「5G的特點就是高帶寬、低延遲、廣覆蓋,在這個基礎下,5G有著廣泛的應用場景。」施曉光發表了《做5G時代的弄潮兒》主旨演講,並通過5G在政府管理平台建設,金融貸款網絡等方面的建設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未來的5G,將會帶來更加安全、便捷、私密的網絡結構,為我們的生活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正在飽餐的蝸牛、變色中的蜥蜴、正在孵化的毛毛蟲,甚至連微觀世界裡的細菌結合,化學物質反應,都能夠清晰可見。梁琰表示「影像技術的發展對人們探索世界,認識自然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隨著青少年科普的推進,不少學生教材,課外讀物,科學雜誌等都在輔助影像手段,影像里的科學成為了青少年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技術手段。

「5G在影像方面的運用,也正在構建不可思議的未來」。李國樂介紹,《經典詠流傳》節目,採用全息投影的方式實現20年前人物與現代歌手的同台演出,《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採用了三維場景編輯,實現了蝴蝶在指間飛舞,人與動物共同演出等特效,特別是5G的低延遲特性,更是實現不同地區音樂人的在線合奏。5G的運用,為藝術手段的呈現,產生了更多的新形勢。李國樂表示,未來VR視頻剪輯、離線拼接、三維場景製作等功能,在科學傳播領域也將創造出更多可能性,與恐龍對話、到火星探測,乘坐太空飛船等生活中不可想像的體驗,都可以VR交互被創作出來。(作者:趙夢祺 劉成賀 編輯:謝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