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劇豆瓣評分高達9.3,爛番茄新鮮度95%,5年前橫掃艾美獎6大獎

2019-05-20     青石電影

總有的劇雖然看起來有些平平淡淡,還能讓人時不時地笑出聲。

可又太真實了,真實得讓人不敢想以後。

5年前,也就是2014年HBO出品的一個短劇,就將這種生活的複雜搬上了螢屏。

短短四集,記錄了一個女人25年的生活。

是女主的生活,也是我們所有人的生活。



短劇的名字叫《奧麗芙•基特里奇》,根據2009年普利茲獲獎小說改編。

該劇狂攬當年的艾美獎,包括最佳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等6大獎項。



時至今日,豆瓣評分還高達9.3,爛番茄新鮮度95%。




雖然總時長只有4小時,但自-殺的人,或者說嘗試過這種想法的人卻並不少。

影片開頭就是女主在樹林中,拿起一支槍,想要自行了斷餘生。



女主的父親死於自我了斷;

女主的學生曾拿槍頂自己腦門。


而這個學生的抑鬱症媽媽也是自我了斷去世的


聽起來有些絕望。

但這絕不是一個悲情故事。

很多人評價:很難再找到這麼有深度的劇了,讓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世界的掙扎和難堪。

可能你已經看出來,女主的扮演者是大名鼎鼎的「科恩嫂」——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FrancesMcDormand)。兩屆奧斯卡影后,被稱為「奧斯卡的泥石流」,她整個人十分特立獨行。

甚至她的「厭世臉」就有些讓人不敢輕易接近。



而「奧麗芙」這個角色,的確沒人比她更合適去詮釋了。

劇中女主奧麗芙說話尖酸、嚴厲又刻薄,十分驕傲,自尊心強。

討厭各種瑣碎的人情世故,覺得所有的圓滑其實都沒有意義。

似乎有點把事情看得太透太明白了。

比如情人節,丈夫好心送的禮物,她連看都沒有看,還默默翻個白眼。



賀卡看完就丟入垃圾桶中,說自己不喜歡這種雜七雜八的東西。



對兒子的功課毫無顧忌地批評



直接對兒子扇巴掌



漠視規則



破壞氛圍,話題終結者。

任誰是身邊有這樣一個人,都很難對她喜歡起來。

女主似乎總是拒人千里之外,還一副「我就這樣,我也不想改」的態度。

但她父母都患有精神疾病。

小時候目睹了父親去世,導致她性格有很大的缺陷,一直活在抑鬱之中。

她似乎用尖酸的方式把自己封閉了起來。



小時候受到的傷害和刺激,使她為了保護自己,長出了許多許多鋒利的刺。

而把自己像刺蝟一樣偽裝成太久之後,真的就變成了刺蝟。

好在她的丈夫亨利是一個好好先生,樂觀,通情達理。



有時會搞一些生活中的小浪漫。



不過這些可能被女主冷漠相待。

也許他的丈夫是極少的能感受到她「刀子嘴」下面的「豆腐心」的人吧。

甚至不敢想,如果她沒有遇到過她的老公,是不是早就離開人世了。

我個人想把奧麗芙定義為一個「無情的悲觀主義者」。刻薄的語言是外在的刀子,但內心依然是善良和寬容。

她去關懷一名學生的躁鬱症母親,重拾她對生活的希望。



和抑鬱症學生聊天,讓他回憶起之前生活的美好。



看到有人倒在公園的路上,會去查看情況。



兒子的婚禮的宴會之後,只有她去收拾垃圾,擔心垃圾被吹到海里。



但是因為她表現方式和尖酸的言語,她的外冷內熱沒有引起大家的多少理解和尊重。

她放棄了自我救助,因為外表的刺足夠厚。

但是她的善意沒有讓她放棄對他人的救助。

雖然這些善意,在大家看來,也是帶著刺的。

多麼擰巴的人,多麼擰巴的人生。

而劇中「擰巴」著生活的,不止她一個人。

奧麗芙一個優秀學生凱文,遺傳了媽媽的病症,經常出現幻覺。



他忍受不住女友的去世和其他的打擊,決心要自-殺,雖然在奧麗芙的鼓勵下扔掉了槍。



但他心中依然被痛苦所籠罩,難以從陰影中走出來。

偶然間,他救下一個不幸落水的姑娘。

後來他問這個姑娘:

「你當時很沮喪。但摘花就可以讓你高興起來嗎?」

姑娘回答:

「是啊」



他痛哭流涕。



短短几句話,讓這個一直在痛苦中的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劇中,很多地方都出現了花。

女主家裡有自己的花園,她一年四季都在花園中打理。



亨利時不時送給奧麗芙幾支花。



有幻覺的人聽到音樂好像看到了大片的花。



片頭這朵綻放挺拔的花。



一朵又一朵,像是在「眾生皆苦」中給人以希望的力量

這部劇的節奏緩緩慢慢的,甚至讓人覺得,20世紀50年代似乎永遠不會在這個小鎮過去

直到亨利的藥房被連鎖商店取代



接連有人死去




一縷縷白色的頭髮像霜凍一樣覆蓋住了奧利弗的頭髮。



這才讓人覺得,時間真是嘩啦啦地過去了。

生老病死始終是無法逃避開的問題,生命真是脆弱又無常。

你仿佛可以看到自己步入了中年、老年時的人生。

記得之前一檔美國電視節目中,主持人問一個美國人:「如果你媽媽和你老婆同時掉到水裡,你會救哪個?」

美國人毫不猶豫地回答「救老婆。」

他說「因為你的父母,你的子女總有一天會離開你,但陪你終老的始終是你的愛人。」

可能與我們的價值觀有所出入。

但人的愛的確總是向下一代傳遞的。

你的孩子可能離家了、結婚了、不願回來了。



他可能因為你的性格缺點耿耿於懷。



你還是只能找那個人來吐吐苦水。



可能兩個人都有過倦怠,甚至精神上的出軌。

也可能兩個人中的一個病倒了、記憶模糊了。

但還是會惦記



最終還是會敞開心房,像是某種救贖和寄託。



時間會帶走很多。

你會經歷愛人的去世。

陪伴你的狗狗會離開。

再強的自尊心也總是要向現實屈服。



你可能又會為自己的屈服所羞恥。

似乎人生就是在糾結和掙扎中度過的。

人生太長,長的有些難捱。

女主嘗試過自我了斷,但還是放棄了。

她最後說:

這個世界讓我感到挫敗,但我還不想離開。



也真的希望每一個不被社會理解的人,都還有勇氣像女主一樣,與生活、與這個世界、與自己和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uHMBGwBmyVoG_1ZQgH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