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過去了,《風聲》留下的遺憾,是時候被《刀尖》彌補了!

2023-11-24   熱薦電影

原標題:14年過去了,《風聲》留下的遺憾,是時候被《刀尖》彌補了!

諜戰片的新時代要來了,就從今日上映的這部《刀尖》開始!

2009年《風聲》上映之後,諜戰片的時代正式開啟,節奏緊湊的劇情、好壞難辨的角色、暴露人性的衝突……都成為觀眾對諜戰片念念不忘的理由。

但這麼多年來諜戰片依舊是稀缺的,即便是拍,也難以擺脫《風聲》這座絕頂高山的陰影,很多影片依舊在《風聲》創造的模式下打轉,因此有不少人覺得從《風聲》上映至今,都始終停留在諜戰1.0時代。

時隔14年,諜戰片終於要邁出重要一步,而敢於向巔峰發起挑戰的,正是《風聲》的兩大元老,導演高群書和編劇麥家,兩人攜手一起帶來全新的諜戰巨作《刀尖》,有望開啟諜戰2.0時代。

之所以把《刀尖》稱作是諜戰2.0時代的開山之作,是因為它跳脫出了《風聲》給觀眾留下的固有印象,為諜戰片注入了很多新鮮的元素。

說起諜戰片,很多人首先都會聯想到上海,因為不管是電視劇還是電影,很多諜戰故事的發生地都是在上海,外灘、和平飯店、十里洋場都成了和諜戰片密不可分的元素。

但是《刀尖》卻大不相同,它把故事的發生地點選在了南京,而這種改變並非為變而變,而是因為那時候的南京與上海一樣風雲變動,而且某種意義上來說,此時南京的地下活動更需要被銘記。

《刀尖》的故事發生在1940年的南京,1937年,這座千年古都剛剛遭遇了日軍的殘暴血洗,而短短几年之後,日本人、汪偽政府勢力依舊盤踞於此,那時候的南京,是真正的龍潭虎穴,牽動著無數愛國人士的心。日偽國等四股勢力在這裡展開較量,上演著無數驚心動魄的故事。

除了故事的發生地有了新的變化,《刀尖》在人物的描繪上也有所突破。

以往的諜戰影視劇,只聚焦在某一次諜戰衝突中,更強調主角的捨身取義的高光時刻,而忽略了交代烈士們英勇就義的勇氣來自何處。

《刀尖》和《風聲》很重要的一個區別就在於它不僅拍出了當時地下抗日組織特工人員的偉大,更為這份偉大找到了根源,讓觀眾更容易對故事產生信服感。

影片有兩大主角,分別是張譯飾演的金深水和郎月婷飾演的林嬰嬰,這兩個人性格不同、出身不同,但是都因為遭受日本人的迫害而家破人亡,因此他們一開始對抗日本人的動機是為了報仇。

金深水的報仇之路更是蜿蜒曲折,他一開始選擇的是為軍統效命,但是隨著越發深入的了解,他發現這股勢力救不了中國,最終他選擇更加偉大的組織。

《刀尖》花了更多的筆墨在戰士的成長和想法的轉變上,讓觀眾通過一場諜戰看到了人物的內心,從而真正地理解了那個時代的人和事,這是其他很多作品未曾做到的。

不過電影最大的亮點還在於它完全跳脫出了諜戰的範疇,影片的前半部分講諜戰,後半部分對諜戰進行了延申,直接引入了大規模的戰爭,這就使得諜戰片又上了一個高度,不再是小群體的小打小鬧,而是把諜戰放在了決定國家生死存亡的重要位置上,還原了諜戰本身的重要性,這種重要性又反過來襯託了諜戰行動的危險性,讓故事看起來更驚險、更刺激。

同時也擺脫了觀眾對諜戰片都是小成本製作,只要一間暗室、幾個人物就能完成拍攝的刻板印象,讓人看到了諜戰同樣可以有大場面,同樣能拍得震撼人人心。

很多觀眾在看完《刀尖》後表示大受震撼,甚至有人覺得電影拍得比書更有衝擊力。

更沉重的歷史、更豐滿的人物、更宏觀的敘事,這就是《刀尖》所帶來的全新的諜戰片革命。而要完成這一次的改革,不僅需要優秀的導演和編劇,更需要實力派演員來完成最終的呈現。

因此,影片請來了張譯、黃志忠、沙溢、成泰燊等實力派演員,讓他們來演繹這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事實證明,這群演員不負眾望,每一個人在電影里都是老奸巨猾的狐狸,都不是省油的燈,每一個眼神和表情都暗含深意,讓人忍不住琢磨,他們的表演讓影片更有質感。

看完《刀尖》,真的能感覺到這部電影和之前的諜戰片都大不相同,它勢必會引領諜戰電影站上新的高度,成為中國諜戰影視新的里程碑。

希望大家都不要錯過這個見證歷史的時刻,11月24日,一起觀看這部今年最值得期待的諜戰大作——《刀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