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護衛隊3》北美堅挺,能拯救低潮期的漫威嗎?

2023-05-16   毒眸

原標題:《銀河護衛隊3》北美堅挺,能拯救低潮期的漫威嗎?

5月5日,《銀河護衛隊3》登陸全球大銀幕。

《銀河護衛隊3》由詹姆斯·古恩執導,克里斯·帕拉特、佐伊·索爾達娜、戴夫·巴蒂斯塔、凱倫·吉蘭和龐·克萊門捷夫全員回歸,講述「星爵」彼得·奎爾依然迷失在失去卡魔拉的痛苦中,但是他必須團結起他的團隊,前往執行一項危險的任務,只為營救火箭浣熊;如果這項任務失敗,那麼為人熟知的銀河護衛隊有可能就此走向終結。

在北美,《銀河護衛隊3》首周末順利突破1億美元,並收穫媒體和觀眾的正面評價,為暑期檔貢獻了良好開局;與此同時,在迪士尼推動削減漫威產量之際,《銀河護衛隊3》也凸顯院線電影的樞紐作用,為低潮期的「漫威電影宇宙」注入信心。

首映破億難言驚喜,系列終章俘獲人心

據The-Numbers統計,《銀河護衛隊3》在零點場進帳1750萬美元,與今年2月的《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相同。隨後《銀河護衛隊3》共登陸北美4450家影院,公映範圍高居歷代第15位。《銀河護衛隊3》首周末報收於1.18億美元,單館收益為2.26萬美元。

這一成績僅略超過《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1.06億美元),也不及2017年《銀河護衛隊2》的開畫數字(1.46億美元)。相比之下,2022年的《奇異博士2:失控多元宇宙》、《雷神4:愛與雷霆》和《黑豹:瓦坎達萬歲》首映均落在1.44到1.87億美元之間,今年的兩部作品則呈現大幅下滑的態勢。當然,若不計入提前場的收益,《銀河護衛隊3》在周六比周五提高約27%,這在近來的「漫威電影宇宙」作品中已屬不易。

從口碑來看,《銀河護衛隊3》的爛番茄新鮮度為82%,而表征觀眾喜好度的爆米花指數則為94%,高於前兩部的92%和87%;同時《銀河護衛隊3》在IMDb上得到8.3分(共7萬個評價),遠高於《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的6.2分,顯示主流媒體和系列粉絲對最終章總體持肯定態度。進入次周,《銀河護衛隊3》的走勢頗為堅挺,僅下滑48%至6201萬美元,創「漫威電影宇宙」所有續集中的最小跌幅。

除《銀河護衛隊3》外,另一部新片《緣來可以愛多次》只拿到238萬美元,甚至不敵公映次周的《上帝在嗎?我是瑪格麗特》,後者縮水52%至325萬美元。《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也首度遭遇五成以上跌幅,下滑55%至1855萬美元,累計則達到5.18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借勢擴增145家影院,周末票房環比急升逾63倍,但不到2.14億美元的總收益仍低於前作,凸顯現階段「漫威電影宇宙」面臨的挑戰。

在《銀河護衛隊3》的助推下,北美周末大盤環比上漲近六成至逾1.59億美元,連續第5周維持在億元線以上。截至8日,北美月度總票房已突破2億美元,走勢稍遜於去年《奇異博士2:失控多元宇宙》領銜時;但接下來《速度與激情10》和《小美人魚》將公映,有望趕超由《壯志凌云:獨行俠》獨力支撐的後半程,從而推動全月收益上攻8億美元。

《速度與激情10》 《小美人魚》

據Comscore統計,《銀河護衛隊3》首周共登陸53個國家和地區,北美以外票房超過1.68億美元。具體來看,《銀河護衛隊3》在內地院線進帳2779萬美元,英國(1525萬美元)、墨西哥(1344萬美元)、韓國(1322萬美元)、法國(970萬美元)和德國(739萬美元)分列其後。另據迪士尼披露,除日本、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外,《銀河護衛隊3》在其它所有國家都拿下非本土片的頭名,其首周海外收益也比第一部高出70%。

漫威遭遇連番打擊,北美影市預期走高

在「漫威電影宇宙」轉入低潮期之際,《銀河護衛隊3》首映成績只能算不溫不火。自「第四階段」開啟以來,漫威影業不僅推出了9部院線電影,還在Disney+上線了8套劇集,作品數量比2019年以前大幅增加;但另一方面,以往漫威穩定的口碑卻不時陷入掙扎,導致多部劇集的收視率不及預期,到《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時甚至遭遇票房滑鐵盧,顯示漫威在將戰線擴展至小螢屏後已力不從心。

這在漫威影業罕見的人事異動中也可窺見端倪。今年3月,漫威負責後期和視效的高管維多利亞·阿隆索突然離職,在好萊塢內部投下一顆震撼彈。據《綜藝》報道,阿隆索的離任與迪士尼CEO鮑勃·艾格對漫威展開調整的時點一致,後者計劃削減漫威的產量以維持作品的質量;而《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在公映後遭遇普遍差評,便被認為與其特效製作的完成度有關。在《銀河護衛隊3》後,漫威影業的投入重心將聚焦於核心項目,其中「第五階段」的院線電影當是關鍵,而Disney+劇集的製作速度將顯著放緩。

與此同時,漫威影業也面臨重點品牌主創人員的流失。如無意外,《銀河護衛隊3》將是詹姆斯·古恩為漫威執導的最後一部作品:在去年接手DC影業的聯席CEO一職後,未來古恩的工作重點將轉向重啟的」DC宇宙「,包括為《超人:傳承》擔任導演和編劇。在演員方面,佐伊·索爾達娜和戴夫·巴蒂斯塔也明確表示不會再回歸,唯克里斯·帕拉特對重飾漫威角色持開放態度。下月中旬,在DC內承上啟下的《閃電俠》即將公映,其與《銀河護衛隊3》的漫改對決頗受矚目。

即便在「漫威電影宇宙」內難言拔尖,《銀河護衛隊3》仍不失為暑期檔開了個好頭,也在北美影市復甦中維持穩定輸出。在The-Numbers最新發布的前瞻報告中,受到《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超預期表現的驅動,再加上《只想愛你》和《在弗雷迪家住了五個晚上》等相繼定檔,北美年度票房比前一期上調8億美元,有望時隔四年衝破100億美元。

這也受惠於近來電影項目網轉院的趨勢。原本計劃直接登陸Apple TV+的兩部名導新作都將在院線獨家放映,分別是雷德利·斯科特執導、華金·菲尼克斯和 凡妮莎·柯比主演的《拿破崙》,以及馬丁·斯科塞斯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羅伯特·德尼羅再次合作的《花月殺手》。單是這兩部電影便可能多貢獻1億美元的票房。就在上月,由亞馬遜影業發行的《氣墊傳奇》和從HBO Max轉投大銀幕的《鬼玩人崛起》公映後,北美票房已雙雙突破5千萬美元,凸顯院線對中小成本影片的拉抬作用。

《氣墊傳奇》 《鬼玩人崛起》

正因如此,預定在今年內大規模公映的影片數量已達到125部,比4月初的107部又有大幅提升。若以單片貢獻2千萬美元作粗略估算,則這18部新片便會帶來3.6億美元的產出。另外,今年北美地區的平均票價預計將上浮5%左右,對整體影市回暖提供了額外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