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樂隊的夏天》回歸丨對話馬東

2023-08-14     毒眸

原標題:時隔三年,《樂隊的夏天》回歸丨對話馬東

《樂隊的夏天3》公布陣容的時候,最讓大眾意外的,是在選手名單上看到二手玫瑰。

樂夏前兩季話題發酵的時候,二手玫瑰的主唱梁龍曾經公開承認,自己拒絕了節目組的邀請。當時,節目製作公司米未還沒搬到酒仙橋,即便把梁龍接到東五環外,派出馬東跟他聊天,也加了微信,也還是沒有搞定。

到了第三季選角階段,導演組又派出馬東去跟梁龍吃飯溝通,梁龍還是沒立刻答應,回去足足考慮了一周,才鬆了口,在節目播出當天,默默發了個打臉視頻。

二手玫瑰

除了梁龍和他的二手玫瑰,觀眾對《樂隊的夏天》第三季樂隊陣容最大的感觸,恐怕是找來的樂隊夠紅,開得起巡演,甚至有不少能在音樂節壓軸。

邀請他們不是《樂隊的夏天》第三季遇到的最大的難題。梁龍反覆強調的也是,不論是之前拒絕,還是今夏應允,「都沒有什麼複雜的原因」。

對節目組本身而言,更大的難題還是,當自己從喜劇舞台走出,重返「樂夏」,需要面對新的市場、新的大眾情緒,找到他們曾經製作節目的手感,交出他們的「第三本作業」。

節目播出的前一天,毒眸在米未傳媒的會議室見到米未傳媒創始人、CEO馬東,跟他聊了聊對再次進入「樂隊的夏天」的期待。和梁龍一樣,馬東的想法,也不複雜。

「我就希望他們表現好就行了,樂隊負責做自己,在舞台上盡情釋放魅力,米未負責把節目做好,傳遞正向的情緒價值,讓所有人都高高興興。」馬東說。

「到時候了」

「我們的選角團隊一直沒停過。」馬東告訴毒眸。

沒有停過,強調的是與過去兩年都沒有「樂夏」的對比。2021年和2022年,米未做節目的關鍵詞不是樂隊,是喜劇,憑藉兩季《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以下簡稱「《喜劇大賽》」),沒有做過喜劇節目的米未,在這個新領域站穩了腳跟——根據云合數據去年的綜藝年報,9月底播出的《一年一度喜劇大賽2》,成功擠入了網綜有效播放年榜的TOP3,「少爺和我」「劉波劉海留疤」等更成為了年尾的網絡熱梗。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2》

對於這類選手素質極為重要、需要高強度創作的節目來說,總需要給整個圈層留出「長」出新一茬合格選手、休養生息的時間。導演組判定,如果今年就直接做《喜劇大賽3》,中間需要的儲備時間會比較長。

「你作為一個手藝人,總得手裡有活兒,對於團隊和公司來說也是需要一個事兒讓他們保持運行狀態。」馬東提到。

另一邊,從《喜劇大賽》播出的第一天起,「什麼時候做《樂隊的夏天》下一季」「是不是不做樂隊了」的觀眾聲音就縈繞不絕。「我們手上的項目大家盤一盤,覺得《樂夏3》條件是成熟的,導演組的樂隊儲備也是夠的,那我們就做吧。

導演組順勢在《喜劇大賽2》期間就啟動了《樂隊的夏天3》選角,團隊的導演們再次走進音樂節和livehouse,走進樂隊們的生活空間。」

縱觀外部環境,觀眾對於演出市場暴漲的熱情,也在告訴米未「是時候了」。

大眾對於音樂現場渴求的復甦是全球性的。4月,歷經兩年停辦後回歸的科切拉音樂節,以超過12萬人的單日入場人數創下歷史新高。

科切拉音樂節

而在今年的國內,各地的音樂節、livehouse演出也逐漸步入正軌,「報復性需求」不再是紙上談兵。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營業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場次達到19.33萬場,同比增長超過400%,票房收入167.93億元,同比增長了673.49%。

在馬東看來,綜藝產品可以是一種「時令蔬菜」。綜藝本身是大眾娛樂,需要順應大眾的情緒,貼近大眾的生活,才能最大程度引起觀眾的共鳴,這種趨勢在近年的綜藝市場反饋上越來越明顯。

對應到《樂隊的夏天》,就是大眾對樂隊演出有渴望,就可以反應到時下的綜藝節目裡。

而音樂本身的「良藥」屬性,也的確是綜藝節目長期有效的主題。

馬東在節目的最開篇說,他覺得過去的幾年裡,大家都需要一些心靈的安慰。「音樂又是那種特別能舒緩人心,突然能夠讓你心情變好的東西,這種藝術形式直擊人的大腦,所以我們希望把更多新鮮美好的樂隊,讓大家通過一個舞台看到。」

節目中,康士坦的變化球主唱阿尼提到,在寫《美好的事可不可以發生在我身上》的時候樂隊還沒有出名,生活和心理的狀態都疲憊且壓抑。但正因如此,歌詞才能夠戳中很多走進低谷的人,演出的時候能看到台下有觀眾在大哭。

「這個對我來說反而是一種動力,我想要幫這些人,雖然我不知道我可以幫什麼,但如果我可以讓你哭出來,其實就是一大步了。」

米未在過去幾年反覆強調正向情緒價值,並把它當作公司做事的底層邏輯。喜劇讓人歡笑,音樂能觸發多巴胺的釋放,兩者都是能夠讓觀眾產生正向情緒價值的題材——它是當下需要的,也是米未做內容的一貫宗旨。

樂隊的「自由」

毒眸曾在去年的文章中提過,馬東被《喜劇大賽2》的排練廳「禁止入內」,導演組把他排除在籌備過程之外,只將他視作節目的主持人和嘉賓,不讓他提前知道任何事。

到了《樂隊的夏天3》,導演組「變本加厲」,直接把馬東當作團隊的高級BD,請誰不是他說了算,只有導演組磕不到人了,才把他放出去和樂隊們一起坐下吃飯。「我就是個『大型交友吉祥物』」,馬東如此形容自己的定位。

眾所周知,《樂隊的夏天》系列錄製的最大困難之一就是找人。如果說第一季的時候,樂隊的問題是不知道這個節目什麼樣、不信任節目組。到了第三季的樂隊陣容里,最大的困難可能是他們都不是「一定要來」。

這也是馬東形容這一季樂隊十分自如的原因——來與不來都行,每個樂隊對這件事情,都想得很明白。

樂隊陣容公布的時候,有網友統計了這些樂隊在網易雲音樂平台的粉絲數,發現10萬粉絲以上的樂隊就有10個以上,其中更有網易雲粉絲突破百萬的橘子海。他們有自己的巡演和音樂節,日程排得滿滿當當,想上節目要特意擠出時間。

「過去三年,很多演出是簽完了沒演的,樂隊錢都收了,所以今年放開之後你得趕緊把演出做了。」馬東透露,康士坦的變化球就是節目組「磕」了很久的樂隊之一,他們在台灣音樂圈很受歡迎,演出排得很滿,只是導演組不停邀請,聲稱只要有1%的希望就不會放棄,最終才擊中了這支樂隊。

來了第三季的樂隊們,對「上節目」這件事的態度也各不相同。柏林護士準備充足,還在錄節目之前就上了形體課並減重。而這一季的新樂隊、來自廣西的瓦依那生活在農村,節目組的導演去找他們的時候,還和他們一起下地插秧。

因為要趕農時,瓦依那隻給節目組留出了農閒的時間,在看片會現場也半認真半打趣地說「只要不錄到9月都沒事」,錄製中途還回了一趟地里幹活。

瓦依那

「老面孔」們也來了。上過《樂隊的夏天》第一季、走紅過的九連真人,還住在那個偏遠貧困的連平縣、在小學教書,導演組再次去和他們溝通的時候,發現他們的生活幾乎沒有變化,被這種「不變」打動。

這對應著梁龍口中的「並不複雜」,行走到第五年、第三季,「樂隊上《樂夏》」這件事,面貌感已經相當突出,儘管各個樂隊的境況和目的各不相同,但也都越來越清晰地知道,「上樂夏」的利弊如何,最終能帶來什麼。

哪怕具體到一些演出細節,「樂夏」所能提供的,除了一個更面向大眾的線上舞台之外,也給了樂隊嘗試更多可能性的機會。

以二手玫瑰為例,梁龍就跟節目的VJ團隊磨合過很多次,自己設計VJ和舞台效果,有魔術有雜技。「我沒跟梁龍溝通過,但我覺得可能梁龍也覺得只有在《樂夏》這個舞台,才有空間去塑造這些東西,」馬東說,「我們的舞台足夠支撐他舞台視覺和戲劇想法的呈現。」

二手玫瑰

米未的專注

正式播出的兩天前,米未內部開了一次全公司的會。

馬東在會上說,團隊進入到錄製的熱運行狀態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從現在開始,要開始進入到播出的熱運行狀態,「我們能做的基本上都做完了,現在就是把後面的也做完,我們盡力,就像是作家交出了自己的一本小說,毀譽由人。」

這似乎是他們對於節目內容產出一貫的態度。去年毒眸在問及對節目的期待時,馬東給出的回答是「按照牌理出牌,把輸贏交給命運」,今年他的態度依然是「盡力」:「毀譽由人是對外界的,寵辱不驚是我們對內的要求。」

整個綜藝市場的形勢並不理想。今年的劇集市場拿出了國民爆劇,暑期檔電影正在走向打破紀錄的路上,綜藝卻仿佛還沒有從過去三年的打擊中回過頭來,沒能拿出討論度足夠高、輻射範圍足夠廣的爆款節目。

但對節目團隊來說,他們不能根據綜藝市場的水溫「做菜」。「你是一個鑄劍師傅,天天想著今天颳風明天下雨,你就甭乾了,還是把門關起來,自己該幹嘛幹嘛。」馬東認為。對他和公司來說,把節目做完,客戶和平台滿意,把最好的節目呈現給觀眾,就達到了最初的目標了。

這種「專注」的心態,也讓他們選擇始終對當下保持關注,不去過多規劃未來。毒眸在問及《喜劇大賽》後續的安排時,馬東也沒有給出明確的回覆:「喜劇和樂隊這兩個題材,對於米未來說就是幹完一個干另一個,以前我們還想五年後,現在連年底的事兒都不太想。」

包括很多人關心的,新樂隊的出現、登台,米未也還是只和他們保持商務代理的合作關係,對於後續的巡演,無論票房和票價如何,米未還沒有考慮。

在米未的認知中,他們本質上還是一家內容公司,和樂隊的對接是在節目過程中,整合他們擁有的客戶資源,達成雙方「一起掙錢」的局面。「這些邊際收益應該有,那是我們付出的一種回報,但是那不是我們的目標,不應該更多的去追求那些東西。」

馬東近期去了一趟日本,回來後和團隊深入研究了吉卜力公司。他發現,吉卜力公司對於「電影必須賣錢」有清晰的認知,但對其他版權的衍生開發上,卻沒有表現出急功近利,甚至呈現出一種無為的狀態。

「很多人說這是你們的音樂,你們應該管別人要授權費,但他們會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手藝人團隊』,我們用很多精力去做別的事兒,雖然也能掙錢,但是太分散,」馬東覺得,這也是一種「通透」的想法,「本質上如果你什麼都要,你真正付出的那個成本是自己的精力,沒有辦法完全集中在自己想乾的這個事上。

而對於米未來說,新一季《樂隊的夏天》,目前就是他們運轉的全部,其他的都沒有多想。

這一季新來的「超級樂迷」高葉,看上去跟搖滾沒有任何關係。樂隊友友和台上的四位超級樂迷聊起《夏日漱石》的Riff,只剩高葉和馬東插科打諢,表示不懂。高葉在台上承認,接觸《樂夏》之前完全是個搖滾小白,是通過節目開始接觸並喜歡搖滾,要當三季的全勤樂迷。

「超級樂迷」高葉

但不懂Riff不代表不能享受其中,就如同她所說的,這可能就是《樂隊的夏天》的、音樂與熱愛的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ec710242eba875b78c8dba02f9c17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