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界分享一個真實新疆,他們這樣說|萬人說新疆

2024-09-04     南方Plus客戶端

9月3日,「萬人說新疆」走進廣東分享會在廣州舉行。國內知名學者、外籍專家、海內外博主、援疆幹部、港澳青年等嘉賓從不同視角,講述了自己與新疆的美好故事,展現了粵新兩地攜手共進的動人情誼。

活動現場圍繞「讀懂新疆」「粵新同心」「共繪『疆』來」三個篇章開展圓桌對話和視頻連線,還舉辦了第三屆「萬人說新疆」短視頻大賽頒獎儀式,發布「萬人說新疆」LOGO,啟動第四屆「萬人說新疆」短視頻大賽。

新疆人在粵追夢

活動現場,嘉賓們從歷史文化、經濟發展、民族特色、風土人情等不同角度進行了深層次的分享解讀,展示著新疆的多元文化和人文情懷。

(杜鋒:辦籃球賽事邀港澳學生感受新疆大美,時長共40秒)

杜鋒:辦籃球賽事邀港澳學生感受新疆大美

「我的母親是新疆伊犁人,父親是喀什人。我出生在一個體育世家,從小在新疆長大。」知名籃球教練杜峰分享道。1996年,杜峰踏上籃球追夢路,來到廣東打拚。1999年,杜峰升入廣東宏遠一隊。他還記得,廣東宏遠和新疆廣匯兩支籃球隊連續幾年在CBA決賽場上相遇,「導致我每次回到新疆,球迷對我『既愛又恨』。」

今年8月,杜峰還在廣東江門舉辦了2024「鋒基金」杯青少年籃球文化交流賽。這一賽事接下來將走進新疆喀什。杜峰表示,不少港澳的學生期待受到邀請,去新疆、去喀什,感受大美新疆和風土民情。

(《我的阿勒泰》為何火出圈?中大中文系教授這樣說,時長共1分07秒)

《我的阿勒泰》為何火出圈?中大中文系教授這樣說

對新疆,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郭冰茹有著如詩一般的感受:「我從小在烏魯木齊長大。在我印象里,這裡的天特別藍,瓜特別甜,冬天的時候雪很大。」

今年,作家李娟的作品《我的阿勒泰》被拍成電視劇後爆火出圈。

在郭冰茹看來,如《我的阿勒泰》一樣描寫新疆故事的作品能夠出圈有兩方面原因。「一個是新疆獨特的自然風光和風土民情,帶給人們詩與遠方的嚮往。所以讀者翻開這樣的文學作品後,能感受到心靈的寧靜,容易與作者形成共鳴。」

另一方面,好的文學作品能夠通過特別具體的故事打動人,藉助故事所滲透出來一種真情實感,然後通過豐沛的細節來呈現出人性中最真摯的善和美。而這種善和美,往往可以打動讀者。「李娟的作品便恰恰是這兩方面的結合。」郭冰茹說。

經常有學生問郭冰茹,讀文學有什麼用?在這次分享會上,她也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好的文學作品能夠帶動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因為有了文化的積澱,大家會願意追尋文化的足跡。」

「走,到新疆去!」

分享會現場,粵新合作的參與人士,講述了粵新兩地從「單向援建」到「相互賦能」,攜手共進的故事。

廣東省第九批援疆幹部肖凱明曾在喀什工作過3年半,他用四個詞——「希望」「情懷」「傳承」「團結」分享了自己的援疆經歷和感悟。

肖凱明介紹,他們推出了培育少數民族致富帶頭人項目,成功培育49名致富帶頭人,共帶動周邊3000多位農村群眾走上共同致富之路。疏附的達吾提江·吾甫爾是一位因病只能拄著拐杖的有志青年,廣東援疆幹部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助他實現了成為養殖大戶的夢想。在廣東援疆醫生的精心治療下,達吾提江還丟掉了拐杖,真正實現在致富的道路上小步快跑。援疆工作隊還引進廣東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成功經驗,在伽師縣建設粵伽新梅現代產業園,構建起集育苗、種植、分類採摘、包裝、冷鏈、批發銷售、深加工於一體的產業鏈。

「回望千年新疆史,就是一部來自祖國各地中華民族兒女共同建設新疆、守護新疆的歷史。我們應當講好新疆故事,讓她家喻戶曉、廣為傳播。」肖凱明介紹,他們與南方日報共同創作了廣東省首部援疆報告文學《珠水潤天山》,把粵新情誼以文字的方式傳承。過年時,他們在東莞市舉辦新疆來粵務工人員迎春系列活動,以包餃子、貼春聯、逛花市等方式,讓各族員工感受中華大家庭的溫暖。

「進疆的一年多來,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新疆的美麗、富饒、神奇。」廣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綜合處處長林成偉說,「援疆經歷將成為我人生中深刻美好的一段回憶。」

援疆工作期間,他與同事們邀請新疆的朋友來到粵港澳大灣區,感受國家的發展進步和粵新兩地的真摯情誼。

此外,他們還重點打造了特色優勢產品產銷合作平台「疆品南下 粵品北上」,把新疆的紅棗、核桃、杏等特色產品銷售到廣東,同時把荔枝、龍眼、菠蘿等廣東特色產品銷售到新疆。

將新疆最美、最好的一面推廣出去

在這次分享會上,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和海內外博主等「跨界」人士還坐在一起,暢談新疆未來發展,共話美好「疆」來。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主席吳學明剛從新疆回來,對那裡的風土人情印象深刻:「現在還是新疆的夏天。但是從火焰山到喀納斯,再到那拉提草原和雪山,在新疆,我仿佛可以在幾天時間內感受到一年四季的變化。

新疆人的熱情友好也給吳學明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不慎在草原上丟失了手機,跟他同去的新疆朋友們騎著馬,陪著他一起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仔細搜索,找了二十多分鐘後,終於在一公里以外找回了手機。

「接下來,我也會帶著香港的青年企業家們再去新疆,將它最美、最好的一面挖掘出來。」吳學明表示。

(自媒體達人:越來越多新疆人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閃閃發光,時長共30秒)

自媒體達人:越來越多新疆人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閃閃發光

自媒體號@我從新疆來 主理人阿布德吾力·阿布德熱西提一直致力於講述新疆故事。他認為,對於新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印象。新疆也經常被標籤化。「我們在想,應該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去介紹我的家鄉——新疆。」

阿布德吾力選擇了新疆人作為切入點。「每個在內地生活工作的新疆人,都是大家了解和認識新疆的窗口。我特別欣慰能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看到越來越多的、閃閃發光的新疆人的故事。

在第三屆「萬人說新疆」短視頻大賽上,自媒體@盜月社食遇記 獲得了特別獎。他們曾多次向觀眾展示新疆的風土人情。代表團隊領獎的阿豪表示:「我相信這一份沉甸甸的獎項將繼續鼓勵我們,與世界分享一個真實的新疆。」

【文字/腳本】南方+記者 楊天智 吳哲

【攝影】南方+記者 張令 南方網、粵學習記者 張琪達 羅淵

【剪輯】南方+記者 周鑫宇

【作者】 楊天智;張令;周鑫宇;吳哲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e9d3c718296aace5118e5f09e13cb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