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她》破26億,陳思誠新片爆火,因其抓住三個「流量密碼」

2023-07-06     電影番茄

原標題:《消失的她》破26億,陳思誠新片爆火,因其抓住三個「流量密碼」

電影《消失的她》已破26.94億票房,不僅刷新了內地影史國產犯罪類型片的票房紀錄,還實現了一條完美的票房逆跌曲線。

其實剛上映後,《消失的她》並沒有這麼炸裂的票房表現。

雖然上映首日拿下1.6億,第二天漲到1.8億,但在第一周的周六周日,票房卻連日下降。

轉折發生在6月26日,經過周末兩天的口碑發酵,《消失的她》票房實現完美逆跌,並在28日突破了2億元

緊接著第二個周末,《消失的她》僅一天的票房,就比其它所有院線電影的票房總和還多,實現了一家獨大。

憑藉這樣的發揮,《消失的她》也以破26.94億的票房成績,躋身內地票房影史第20名

據貓眼預測,這部電影的票房最高將達到30億人民幣,或許更高。

這對觀眾來說,也見證了暑期檔的票房奇蹟。

要知道,一般而言,「懸疑」這個類型,在國內是不太吃香的,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我國觀眾普遍喜歡合家歡,這讓喜劇片帶有天然的票房優勢,影視票房前十中,《你好,李煥英》《唐探》《哪吒》甚至《滿江紅》,都有喜劇屬性。

另一方面,反映民族情懷或工業能力的電影,更容易獲得票房。

《戰狼》《長津湖》自不必說,兩部《流浪地球》,也是中國科幻的頭部作品。

那麼,被打上「懸疑」標籤的《消失的她》,為什麼能拿下這麼高的票房?

這部氣氛壓抑、故事驚悚、人設複雜的影片,又緣何能得到這麼多觀眾的喜愛,就連自來水都趨之若鶩?

在番茄君看來,《消失的她》能爆火,主要因為它,抓住了其他國產電影沒有的三個「流量密碼」。

01、第一個「流量密碼」,是一家獨大。

縱觀檔期,《消失的她》選擇了最為恰當的上映窗口期。

與《消失的她》同期上映的,一部能打的都沒有。

唯一一部直接競爭的,是周潤發《別叫我「賭神」》

這是一部溫情片,講父子關係的實質,但這部電影也壓了幾年,它無法對《消失的她》構成威脅。

另一部,是《我愛你!》

韓延的這部片,講空巢老人的愛情,本身就是小眾題材,且在宣發上,沒掀起什麼水花。雖然後來口碑發酵,但上映十幾天,票房剛剛3億,跟《消失的她》完全不是一個體量。

另外,《變形金剛》《瘋狂元素城》《奪寶奇兵》等幾部好萊塢大片,基本都是炒冷飯。

《速激》《蜘蛛俠》《閃電俠》又已經上映超過一個月,沒什麼威脅。

所以,在近日的檔期,幾乎沒有電影,能和《消失的她》競爭。

這讓這部電影,在市場上基本處於一家獨大的狀態,截止目前,《消失的她》排片達到驚人的42.2%

偌大的市場,獨占半壁江山,它不火,誰火?

02、第二個「流量密碼,是引爆話題度。

喜歡短視頻的觀眾,最近應該都刷到過類似的視頻。

一對情侶,在看《消失的她》之前,關係都很好,不僅拉著手,還不時地貼貼,女的高高興興取票,走進電影院還互喂爆米花。

但看完之後,女生不僅帶入劇情,跟片中的女主深深共情,還對自己的男朋友怒目而視,吵架分手幾乎就在一瞬間。

電影話題,甚至因此上了短視頻熱榜,以「看完消失的她後情侶狀態」為題,激發了全網情侶的創作熱情。

而且《消失的她》還上了搜尋引擎的熱榜前十,有個男生看完後深深共情並大聲哭泣,因此上熱搜。

網絡是最好的傳播媒介,顯然,《消失的她》牢牢把握住了當代年輕人喜歡短視頻的特點,將短視頻營銷做到了極致。

在視頻網站上,不少情侶都記錄著看完电影後的「觀影后遺症」,讓圍觀群眾不得不感嘆:這电影後勁也太大了吧。

有的觀影前甜蜜如初,觀影后形同陌路。

有的女友看完後,快步離去,「移速加999」,頭也不回,怒氣中帶著對男友的敵視和對愛情的失望焦慮。

有的情侶看完電影,男生伸手過去拉女生,女生甚至本能地避開,臉上還帶著尷尬的微笑。

有的男生,看完《消失的她》,發現妻子上了個廁所就不見了。

回頭髮消息顯示,自己已經被刪除。

有的女生,甚至當場就算帳,電影還沒散場,就跟男友吵了起來。

還有的,連男友買的奶茶也不敢接了……

不誇張地說,《消失的她》在網上引起的討論度,不知道為片方省下了多少宣發費。

而看到這些短視頻的情侶們,也紛紛成為了《消失的她》的潛在觀影者。

這裡面,切中了普通情侶們的兩個最關鍵的關注點。

首先,是好奇。

情侶們看到這些短視頻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好奇。

一部普通的電影,怎麼就能引起這麼大反應,怎麼就能讓原本親密的兩個人當場反目,甚至原地分手?

好奇是人類進步的一大動力,也是大家觀影時候最為迫切的心理。

而這種好奇,也成為了《消失的她》票房高漲的關鍵。

其次,是試探。

自從網絡發達起來,朋友圈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測試題,這些測試題,就是因為滿足大家的試探心理而火爆的。

而《消失的她》引起的全網效應,正契合了這一點。

情侶們會想,別的情侶看完鬧彆扭,分手,是不是因為他們的感情本身就不好?

那我們感情到底好不好,看完這部影片,會不會也吵架分手呢?

試探兩人的感情能不能經得起一部電影的考驗,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但在《消失的她》熱映的這幾天,還真就成為最熱門的「社交話題」。

而且,《消失的她》最為雞賊的是,一般的電影,都是點對點推薦,一個人最多自來水一兩個朋友。

而這部影片,都是自來水「情侶觀看」,一下子將觀影人數提高了一倍;甚至婚後的夫妻,還有一家子去看的,這也讓《消失的她》,瞬間就擁有了巨量的觀影群體。

其實大家都懂,短視頻很多都是段子,不過是藉機玩梗而已,但這恰恰也從側面證明《消失的她》的火爆。

要成為梗,也要有能激起年輕群體共鳴的情感和情緒價值。

《消失的她》恰恰在這一點上,做到了最好。

就連官媒《人民網》,在電影上映後,也發了長長的評論,評價了這部電影。

評論中,對「強話題性」這一特點的解釋,也被很多網友表示:說到了心坎里。

通過對話題性的掌控,《消失的她》不僅在當下成為短視頻網絡現象,而且穩穩抓住了年輕人對待感情、戀愛、婚姻的心理動機,甚至拆解了他們在撥開謎團尋找真相時獲取掌控感和成就感的價值觀。

這些,都是《消失的她》火遍全網的深層次原因。

本身,男女話題、情感關係、兩性婚姻就是這些年的熱門話題,《消失的她》將這些話題,再度推向了一個高潮。

而在熱門的傳媒討論中,不斷有女性群體產生情感共鳴,影片的熱度也經久不息。

要知道,在貓眼的統計中,想看《消失的她》的人群里,77.4%的是女性。

女性的情緒,很容易在社媒引發傳播,傳播引發討論,討論導致行為,行為反哺票房,《消失的她》在社會上形成了完全閉環的正向反饋,只要還有年輕人走進影院,電影的票房就註定還會節節攀升。

起碼在這一點上,其他電影就模仿不了。

03、第三個「流量密碼」,是影片質量,或者說,是陳思誠本人。

一部電影大火,可能會因為話題,也可能會因為傳播,但其底層邏輯,都是電影有著過硬的質量。

這一點,《消失的她》自然也滿足。

電影開分7.5,雖然最近評分有所回落,但也穩定在6.5左右的水準,在商業片里,算不上頂級,但也不差。

最主要的是,電影在劇情上的強懸疑,多反轉,快節奏,以及在「鉤子」埋設時的專業性上,無可匹敵。

觀眾們會被導演牽著鼻子,按照電影設置的線索一步步圍著真相轉圈,然後通過最後的反轉,感受智商被碾壓的快感。

這是《消失的她》懸疑屬性中,最為突出的特點。

當然,提到影片質量,就不得不提它背後的監製,陳思誠

大家能猜到,內地影史國產犯罪片票房排行榜中的前兩名,是哪兩部電影嗎?

一部是《消失的她》,一部是《誤殺》。

而這兩部影片的共同點,是它們的監製,都是陳思誠。

陳思誠在「懸疑」這個類型片上,可以說是幾無失手。

這,取決於他兩方面的能力。

一方面,是對懸疑類型的精準把控。

讓陳思誠出圈的,是他花8000萬撬動8億票房(翻了10倍)的《唐人街探案》。

在拍攝之初,陳思誠就說過,自己要將《唐探》打造成一個IP系列,這麼多年過去,他的話,已經實現。

《唐探》系列讓陳思誠成為了我國最有潛力的商業片導演,也進一步激發了陳思誠對「懸疑」這個類型的獨特認知。

他對「懸疑」的理解,很像徐崢對「喜劇」的理解,兩種類型,都有用小資金撬動大收益的潛力,也都是觀眾最喜聞樂見的商業片類型。

所以,這之後,陳思誠開啟了自己在懸疑類型中的深耕。

三部《唐探》,結合了「懸疑+喜劇」;兩部《誤殺》,結合了「懸疑+社會」;這部《消失的她》,又是「懸疑+話題」。

陳思誠的懸疑片,有改編自真實事件(《消失的她》里就有「泰國孕婦墜崖」等真實事件的影子),或有現成的故事(《誤殺》改編自印度同名片),這讓電影在劇情上,就經過了一定的考驗,有成熟度。

而片中的背景,又大多選在東南亞等國外偏僻之地(《消失的她》《誤殺》等發生在東南亞,《唐探》則滿世界跑),這給了陳思誠在故事發揮上的自由度。

正因為這些獨特的理解,讓陳思誠將「懸疑」這個類型,做到了極致。

而當一個導演,將一個類型片做到極致,那他已經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了。

陳思誠懂這個道理,也一直在這條路上深耕,以至於現在提起國產懸疑,「陳思誠」是避不開的名字。

他也因此成了中國首位「百億導演」。

除了對電影類型的把控,陳思誠在選角上,有一套獨特的眼光。

他選角,突出一個「不按套路出牌」,自言選角要注重「模糊感」。

《唐探》系列捧紅了劉昊然王寶強,《誤殺》果斷啟用喜劇演員肖央出演正劇,《消失的她》又選中朱一龍、文詠珊

從事後的角度來看,他的選角精準又獨到,不得不佩服。

這是陳思誠的專業能力,但他的另一方面能力,也很容易被觀眾忽視。

另一方面,陳思誠是個全才,他在營銷推廣上,很有一套。

陳思誠涉獵很廣,他做過歌手,當過演員,做過編劇,干過導演,現在又是監製身份。

見慣了各行各業,讓陳思誠,在對自己作品的推廣上,有著其他導演所不具備的頭腦。

《唐探2》的時候,「劉昊然女裝」就被推上了熱搜,為電影省下不知多少宣發費用。

這說明,陳思誠深諳年輕文化,知道年輕人喜歡看什麼,討論什麼。

而劉昊然在《唐探2》中的女裝扮相,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偶然,這裡面,有陳思誠的精心設計。

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陳思誠執導了短片《天上掉下個UFO》

片中,不僅沿用了《唐探》的主要演員,

還在正片里,暗戳戳加入了《唐探3》的硬廣。

見縫插針地宣傳,引導話題和熱度,這是其他導演不具備的能力,但陳思誠,就能把控。

他擁有天才的能力,也深諳推廣營銷之道,幾乎打通了一部電影從製作上映,到推廣宣發的全流程,這也是他作品中爆款頻出的原因。

現如今回過頭,再看《消失的她》,以及電影引起的社媒討論,是不是就明白了很多?

作為文化產品,電影不僅要拍得好,更要賣得好。

這背後,既少不了專業主創團隊對作品的精心拍攝和製作打磨,更少不了宣發團隊的營銷助力。

在這兩個方面,《消失的她》都走在頂端,它不火,誰火?

突破26.94億,或許只是個開始,隨著暑期檔到來,《消失的她》票房肯定還會迎來新高。

具體能到什麼水準,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淼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e403e1bdda4fc1fcb8ae4d3985402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