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遠征:從「拉鏈工」成「北京人藝新院長」,他是怎麼逆襲的?

2022-09-19     可樂撩電影

原標題:馮遠征:從「拉鏈工」成「北京人藝新院長」,他是怎麼逆襲的?

9月14日,北京人藝官方公布,60歲的演員馮遠征正式成為「北京人藝的第五任院長」,真是可喜可賀。

馮於1985年進入北京人藝學習表演,至今已有37年。他的演技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他的任命實至名歸。

然而,在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演員之前,馮的人生一波三折,能熬到今天實屬不易。

一、

2001年,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電影讓全國觀眾知道了「變態醫生」安嘉禾,也知道了他的演員名字:馮遠征

其實在成名之前,他已經演了17年,但因為「有點歪」,一直沒演好角色,名氣也一直沒起來。

安嘉和這個角色,也是在濮存昕、吳若甫、孫淳等人不在的時候,他才「規矩」地得到的。

沒想到,一個極其變態的角色,一個誰都不願意接的角色,最終成就了馮,讓大家認識了這個優秀的演員。

馮出生於1962年。父親是空軍,母親是文職人員。他有三個哥哥。

七歲以前,馮住在北京,每天無憂無慮,一家人非常幸福。然而後來在「運動」的影響下,父親被送到了農村,整個家庭也受到了影響。

在農村,父母每天上班,回到家已經累得顧不上照顧被認為是養大孩子的馮了。

每天在田裡跑步,在河裡游泳,和朋友一起翻滾是馮的日常,所以他的體力也很好。

直到小學畢業後,父親對馮嚴加管教,他的心才得以恢復,並逐漸成為一名好學生。

由於父母優秀而嚴格的管教,馮不僅學習好,還參加了學校的各種體育活動和文藝演出,取得了好成績。

馮在整個小學和初中都是佼佼者,是班幹部,很受老師們的歡迎。

1978年,全國高考剛剛恢復,馮正摩拳擦掌,準備考一所好學校。

然而,在考試開始之前,很多士兵突然來到馮的學校,說他們要交「挑選個子高、膽子大、身手靈活」的跳傘隊員。

那時候軍隊地位很高。如果家裡有個當兵的,可以說是「全家雞犬升天」,學校里的老師自然會想到一些好學生。

這時,老師們想到了學習好、個子高、技術好的馮,馬上給他報了名。

而且,老師們都知道馮的父親是軍人,他們認為這種家庭出身的孩子根植於美貌,一定會刻苦訓練,成為優秀的人才。

其實當時很多學生都是被老師錄取的,只是有些想參加高考。所以面試的時候,有的是故意搗亂,有的是三心二意,最後還是被刷下來了。

而馮從小小心眼,再加上家裡當兵,他對當兵並不排斥,所以他很順利地就接受了。

但是,馮遠征沒想到,進跳傘隊只是開始,只有真正有實力,又拿到全國大獎的人,才能真正進入部隊,他只能算是「預備隊員」

二、

眾所周知,即使人足夠大膽,一旦在天上起來往下跳,自然會有一種恐懼感,馮也不例外。

剛到跳傘隊的時候,馮天天流淚,以至於胳膊腿發抖,不敢跳。

好在當時教練都很有耐心,總是幫助學員克服心理障礙。馮終於完成了他的第一跳,並愛上了這種刺激的感覺。

從害怕到熱愛,再到堅持,馮遠征在跳傘隊一共呆了5年。

因為跳傘,他放棄了高考,放棄了愛情,放棄了自由,但最終還是被迫放棄。

21歲時,馮參加了一次全國跳傘比賽。本來團隊很看好他,認為他有把握拿到排名。

但是馮發揮不好,最後倒在了,讓隊領導失望了,最終把他歸類到「年齡大、沒有發展前途」那一列,被清退了。

錯過了高考,又沒有入選進入專業隊,年紀也大了,的前途也毀了,父母真是傷心白了頭。

當時馮的父親已經回京,官職也不低,給兒子安排一份工作很簡單。

但馮的父親有軍人的驕傲,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為兒子求人。馮的母親為此與他大吵大鬧,但馮的父親就是不鬆口。那段時間家裡雞飛狗跳。

最後,一個在拉鏈廠工作的鄰居看不下去,就把馮安排到廠里做一線工人。

拉鏈廠的工作很無聊。每天都是流水線,生活毫無樂趣。

好在那時候文藝青年很多,還沒有電視電話。下班後大家會聚在一起拉手風琴,唱歌,表演話劇,氣氛特別好。

作為曾經的學運分子,馮不甘寂寞,沒幾天就結識了這些人,從此走上了文藝之路。

三、

為了在朋友中炫耀,馮每天早起開嗓、唱歌、朗誦詩歌,弄得整個大院都不得安寧。

好在那時候的人都很勤勞,起的很早。而且鄰里關係比較融洽,沒有矛盾。如果現在放,估計全大院都要打起來了。

起初,馮只是想演,但演了一段時間後,他愛上了站在舞台上的感覺,並渴望學好表演。

於是,他拿出大部分工資,找了一個姓宋的老師,想補上他的演技,以便在廠里的話劇表演中脫穎而出。

誰知,馮已經學習了一段時間,但宋先生非常欣賞他,不斷告訴他「你很有天賦,很有才華,你就應該是做話劇演員的料」。

老師的這種無意的鼓勵,讓馮在跳傘運動中找到了自己的激情,果斷地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表演中。

為了學習表演,無論哪裡有課,馮都會去聽。為此他的工資基本都靠這個,這讓他父親很生氣。

當時要求所有的演員都要正直大方,高大威猛,像馮這種「有點弱雞長臉帶鞋」不符合當時的審美。

所以在學習表演之初,無論家人還是外人,都不乏對他的冷嘲熱諷,但馮就是喜歡上了這一行,並堅持到了最後。

很快,馮在拉鏈廠乾了整整一年,馬上就可以轉正了,工資也提高了不少。但是,不經意間看到了「中國青年藝術劇院」招收臨時演員的簡章的時候,他的心一下子飛了起來。

1983年,馮為了成為一名演員放棄了他的好工作,幾乎與父母決裂。最後,他如願以償。

在馮的《中國青年藝術劇院》當了兩年跑龍套,雖然也演過幾個小角色,但也就深刻感受到了「業餘和專業」的區別,於是決定去專業學校學表演。

四、

1984年,馮去北京電影學院參加考試,他試了三次。最後憑藉一部叫《知青回城》的小品,拿到了北京市第三名。

對演藝學院有所了解的人都應該知道,北京電影學院招生的時候,第一傾向就是那些長得帥漂亮的。像馮這樣的人,根本不符合別人的審美。

儘管成績很好,但不出意外,馮遠征被以「形象不符合學校要求」給刷了下來。

這件事對馮的打擊很大,但他並不氣餒,後來他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但遺憾的是,他還是被刷掉了,因為他長得不好看,個頭也不夠大。

幸好,馮很有權勢。在參加中戲第三次嘗試時,他的表現十分亮眼,被導演張暖心看中。從010到59000,馮也感受到了影視圈的邊緣。

影片拍完後,馮仍不死心,又去報考了北京人藝。

隨後邀請他參演了 《青春祭》

有意思的是,當馮拿到北京人藝的錄取通知書時,北電和中戲甚至給他發了邀請函。

原來《青春祭》上映後反響不錯,大家都認可這個年輕演員,所以打算破例錄取他。

但是,在馮的心裡,他對這兩所學校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況且當時京劇、藍天野、英若誠等老演員活躍在舞台上,馮對他們十分嚮往。

就這樣,北京人藝最看重的永遠是演技,而不是顏值,馮遠征竟然成功被錄取了!

北京人藝是個很「磨」的地方。不管你的咖啡館有多大,你有多優秀,只要進了這裡,就必須從跑龍套開始,而且是乾了七八年的那種。

大眾熟知的白菜、王姬等人,都是優秀的演員,但進入北人藝後,還是要做跑龍套的,幫助老演員,磨練演技,積累經驗。

也正是因為這些死板的「規則」,魏紫和王姬後來離開了北人藝,去尋求自己的發展。

但多年後,魏紫和王姬都表示:雖然當時有怨言,但現在回想起來,北京人藝的日子最有意義,學到的東西也最多,會永遠感激北京人藝。

而馮和這兩位一樣,也面臨著同樣的尷尬處境。

1985年,馮遠征終於帶著自己不怎麼好看的臉,進入了北京人藝表演班,和吳剛、丁志誠、岳秀清等人,成了同班同學

丁志誠接受採訪時說:五、

然而,無論馮、吳剛、等人的演技有多優秀,他們畢業後的主要任務都是跑腿,給老演員當跑龍套,基本上都演不了大角色。

從1984年到1989年的五年間,馮是個跑龍套的,心裡有很多委屈。

不過,北京人藝的日子也沒有虛度,在那裡馮交了個女朋友,兩人形影不離,過得很開心。

然而,1989年,他的女朋友突然提出分手,這對馮打擊很大。

不久後,馮遠征永遠是班裡最勤奮的,那時候我們住宿舍,他每天回家,但每天早上都是最早到校練功的人,而且身體很軟,跟雜技演員一樣。,我悲傷的離開了一小段時間。

其實馮當時離開北京仁義,一方面是因為和女朋友分手,另一方面是因為仁義在北京不受重用,想換個環境。

就這樣,馮去了德國,住在教授家裡,在對方的幫助下克服了語言障礙,接觸了一些西方的表演藝術,受益匪淺。

但是,當時的西方國家對中國人民總是抱有很大的偏見。馮雖然很努力地表達自己,但始終得不到對方的認可,內心十分焦慮。

直到1991年學業結束,馮都有一種巨大的挫敗感,這是他一生的遺憾。

回國後,馮終於明白了北京人藝的價值,於是回到了原來的單位,開始勤快地當起了跑龍套。

從1991年到2000年的10年間,馮一直紮根於北京人藝的舞台,偶爾客串電視劇,演技得到了深度磨練。

雖然馮當時沒有大獲成功,但幸運的是,1993年,他和有了一段《豺狼入室》的情分,然後結婚了。

雖然比馮大10歲,但兩人一直彈琴唱歌,恩愛至今。

雖然馮形象不佳,但他認真的態度和紮實的演技逐漸在圈內贏得了口碑,也有導演找上門來。

而且當時北京人藝有很多知名演員,大家進劇組後都會口口相傳,互相介紹,所以大家都有工作要做。

直到2000年,《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在準備拍戲,女主角梅婷早就預定好了,她開始四處尋找男主角。

起初,在北京人藝考察的一位德國教授對馮遠徵發出了留學邀請,他也順勢答應下來

但是安嘉和這樣一個變態的角色,以前從來沒有過類似的形象,大家都覺得太有損演員的形象,根本不想接。

和當時的大火一樣,濮存昕、吳若甫、孫淳等形象非常好的人都收到了導演的邀請,但這些人都拒絕了。

直到電視劇開播,導演才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馮,無奈之下只好把男主角讓給他。

好在馮是演技派,他飾演的安嘉禾真的讓人「嚇到骨子裡」,成了一代人的童年陰影。

當時整個影視圈都沒有想到演一個家暴男會紅,所以大家都很羨慕馮的運氣。

爆炸之後,馮參與了《美麗上海》 《天下無賊》 《愛了散了》 《非誠勿擾》 《鋼鐵年代》 《老農民》 0755-79000。每部作品中的形象幾乎都不一樣,留下了很多經典。

回顧馮的履歷,我們會發現,他一年只接一兩部戲,大部分時間還是花在話劇表演上,不忘初心。

尤其是2015年以後,馮接的電視劇越來越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話劇舞台上。

北京人藝之所以多年來深受觀眾喜愛,導演想找一位「長得很正氣、帥氣、儒雅」的演員,這樣演起變態來才能更有反差感。

相信在未來,即將成為「北京人藝第五任院長」的馮一定會帶領北京人藝的新銳演員們踏踏實實的前行,留下更多的經典,真正的傳承「演藝事業」。

——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d5b4b968b3e402c2baeca451bcc61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