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紅彤彤的壹讀君 丨 彤 子
睫毛可能是人類最具魅力的部位之一,讓你的眼睛炯炯有神撲閃撲閃。但它也可能是, 蟎!蟲!窩!
近日,湖北武漢24歲的徐小姐由於眼部不適,到醫院就診,被醫生髮現睫毛根部毛囊中存在大量蟎蟲,其中右眼30隻、左眼28隻,還因此登上了微博熱搜。
徐小姐不僅睫毛毛囊里有蟎蟲,還出現了眼痛、畏光等症狀,經醫生診斷,徐小姐患有 非常嚴重的瞼緣炎、右眼結膜混合充血、角膜出現血管化且處於幾乎穿孔的狀態。
這不是徐小姐第一次出現眼部問題,2年前徐小姐的右眼曾因患毒性角膜炎,導致角膜混濁,並接受了角膜移植手術。
徐小姐的眼睛之所以老出問題,其中一個原因是長期處在 用眼過度和 睡眠不足的生活方式中。
打工人看到這就緊張了。如今,哪個打工人不是「長期用眼過度+睡眠不足」呢?
壹讀君今天就來科普下,睫毛是如何成為「蟎蟲之家」的?如何避免睫毛長蟎蟲?
汝之皮膚,蟎之家園
既然提到了蟎蟲,我們就要對蟎蟲有個系統了解。
蟎蟲是蛛形綱動物中物種最多元、最豐富的品種,目前已發現的品種約有 45,000 種。
它們的身影遍布地球的各個角落:從陸地海洋到極地沙漠,從貓咪的耳朵到爺爺的鼻子……只是它們體積夠小(通常長度不到1毫米),我們眼不見為凈。
在蟎蟲的大家族中, 人類蠕形蟎(Human follicle mite) 是體積最小的品種之一,又細分為 毛囊蠕形蟎和 皮脂蠕形蟎兩種,是人類體表的常見永久性寄生蟲,以人類的皮脂及角質碎屑為食,把人類的毛囊當成溫暖小窩,祖孫幾代常年定居,還不交房租。
「人類蠕形蟎」感染具有全球性的特點,在成年人群中的感染率接近100%,主要寄生在鼻唇溝、額下頜、頰部、眼瞼周圍和外耳道等處的毛囊和皮脂腺中,是造成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痤瘡、酒渣鼻等皮膚疾病的原因之一。
「人類蠕形蟎」產生的排泄物、蛻脫物、死亡殘體等,會對人類皮膚產生化學性刺激,因此在大量感染時,會使皮膚出現各種炎症症狀,但少量感染的情況下並不會對人體造成重大影響,因此 皮膚狀態看似健康也存在感染「人類蠕形蟎」的可能。
看似健康的皮膚也存在24.42%的感染率
「人類蠕形蟎」在34~37℃時能以67.2微米/分鐘的速度蠕動,進入繁殖期、產卵期後,其蠕動的速度、頻率會明顯增強,使宿主的皮膚出現灼癢感。
開篇病例中主人公徐小姐的「人類蠕形蟎」集中在睫毛根部。這種情況會出現眼癢、眼異物感、眼乾、瞼緣充血等症狀。
蟎蟲爬上爬下可使人發癢,但它們是怎麼使人眼睛乾澀、瞼緣充血的?
蟎目瘡痍,使你眼乾
人類是一部構造精密的「機器」,單是每次眨眼在角 膜、結膜表面形成的「淚膜」,就由黏液層、水液層、油脂層3層液體薄膜組成,分別擔任著重要作用。而「人類蠕形蟎」只需攻克其中1層,就能使人眼乾。
正常淚膜能維持10~45秒不破裂
黏液層是角膜、結膜、淚器產生的「眼表黏蛋白」,自帶電荷,能「抓住」水分子,分布均勻的黏液層具有穩定淚膜的功能。
水液層由主淚腺、副淚腺分泌,是淚膜中最主要的水分子結構層。
油脂層由 瞼板腺分泌,是防止淚膜中水分子過度蒸發的「保護層」。
想要眼睛不幹澀,這三層液體薄膜缺一不可。
體型修長的 毛囊蠕形蟎主要居住在睫毛毛囊中,而相對嬌小的 皮脂蠕形蟎則能深入至眼瞼的皮脂腺和瞼板腺中,使瞼板腺導管中形成脂栓而阻塞,降低淚膜油脂層的流出量,導致淚膜更容易過度蒸發而破裂,出現「蒸發過強型乾眼」。
近來許多研究發現,除了細菌感染可引起瞼緣炎,蠕形蟎感染也可能是導致瞼緣炎的主要原因之一。「人類蠕形蟎」在睫毛根部的毛囊、皮脂腺、 瞼板腺「興風作浪」,造成瞼緣炎。
「人類蠕形蟎瞼緣炎」的典型臨床表現為睫毛根部的袖套狀分泌物,這是 蠕形蟎為防止其他蟎蟲入侵而安裝的「防盜門」,但「防盜門」的痂皮及碎屑會引起結膜與角膜的抗原抗體反應。
瞼緣炎中異常脂質含有過量的游離脂肪酸,會引起眼部刺激症狀,還能擴散到結膜、角膜,影響患者視功能,甚至造成視力損害。
所以,有些乾眼症並非用眼過度導致,單是「人類蠕形蟎」造成的瞼緣炎,就能使人有失明風險。
那麼,「人類蠕形蟎」是如何傳播,又如何集中到睫毛根部的?
知己知蟎,防患未然
別看「人類蠕形蟎」個小、腿短,但人家爪力強勁,能在人類皮膚表面前後活動爬行,因此具備一定傳播力。
「人類蠕形蟎」的傳播方式主要通過肌膚之親的直接接觸。
肌膚之親行為示意圖
因此,「人類蠕形蟎」常呈「家族性分布」,如 嬰兒感染則母親必有感染,妻子感染則丈夫必有感染。
「人類蠕形蟎」也存在間接接觸傳播的可能,可通過毛巾、臉盆、梳子、衣物、枕頭等私人用品為媒介傳播。
有學術研究統計, 經常混用他人生活用品者與 不用他人生活用品者的感染率分別為 48.45%(297/613)和 31.58%(222/703); 經常到公共理髮店及美容店 者與 自備理髮工具理髮 者的蠕形蟎感染率分別為 58.54%(96/164)和 32.43%(72/222)。
此外, 「人類蠕形蟎」對宿主的膚質也有「要求」。
相比「食物資源貧瘠」的 中性、乾性皮膚者26.38%(62/235)的感染率,「食物資源豐富」的 混合性、油性皮膚者「人類蠕形蟎」感染率更高,可達到 46.18%(163/353)。
但通常情況下,「人類蠕形蟎」沒有向睫毛部位「遷徙」的習性,一般人即使在睫毛根部出現「人類蠕形蟎」土著,也不會發展成瞼緣炎。
因此,睫毛區域的「人類蠕形蟎」必然有其特殊的「遷徙」方式,如經常在眼部化濃妝(多人共用化妝工具)、嫁接睫毛(因工具消毒不徹底導致交叉感染)等專門針對眼部的操作。
沒有感染「人類蠕形蟎」的情況下,也會誘發瞼緣炎,導致眼部瘙癢。此時,如果用抓撓過感染「人類蠕形蟎」部位後的手,觸摸眼部就會導致「人類蠕形蟎」移居至睫毛。
那麼,我們要如何預防「人類蠕形蟎」危害眼健康呢?
首先是 注意用眼衛生。不要用手直接觸碰眼睛,注意個人衛生,避免與他人共用臉盆、毛巾、枕套、化妝用品等可直接接觸眼部皮膚的物品,並做到定期對個人物品(高溫、低溫或紫外線)消毒。
其次是 每天用乾淨的毛巾熱敷眼睛,既有助於減少「人類蠕形蟎」,也有助於促進瞼板腺油脂層的分泌。
最後,對於已經患有「人類蠕形蟎瞼緣炎」的患者,除上述兩項,還要配合醫生建議的 除蟎、抗炎藥物治療。
對於廣大用眼過度,導致乾眼症的朋友們,也會因眼睛的異物感用手揉眼睛,如果手上恰好攜帶「人類蠕形蟎」,會使原本就乾澀的眼睛雪上加霜。
或許那些用眼過度的朋友們真的太忙,沒時間打理個人衛生,也沒時間眨眼,才會使眼睛越來越干吧。
參考文獻:
[1]張曉玉, 王智群, 張陽,等. 瞼緣炎相關角結膜病變172例的臨床分析[J]. 中華眼科雜誌, 2016(3):6.
[2]孫旭光, 侯文博, 鄧世靖. 瞼緣炎及其相關角結膜病變[J]. 中華眼科雜誌, 2012, 48(7):3.
[3]冰寒,聽肌膚的話2.青島出版社,2019
[4][英]比爾·布萊森. 人體簡史[M].文匯出版社, 2020.
[5]農子軍, 農林琳, 莫剛,等. 醫學生人體蠕形蟎感染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學校衛生, 2011, 32(1):2.
[6]陳文琳. 蠕形蟎瞼緣炎的臨床研究[D]. 廣西醫科大學, 2019.
點擊圖片閱讀 | 張亮兒子「早戀」上熱搜,14歲能不能談戀愛?
點擊圖片閱讀 | 專家建議一次最多吃一斤小龍蝦,是帶殼的還是剝好的?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