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轉業安置到地方事業單位,一般都是事業編工勤崗,也就是普通工人身份。
30歲的年齡確實也不大,還算得上年輕的。
至於怎樣才能轉變自己的工人身份,也就是想從工人身份,轉變為幹部身份,即公務員身份,或者事業單位參公事業編管理崗。
從現在的政策規定來看,只有一條路可走,即在職參加公考,參加公務員或事業單位招錄考試,考試成功後,才能真正地改變自己的身份。
首先,評估是否符合參公考試條件
各地每年都有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崗位的招錄考試計劃和指標。轉業士官如果想要參加這類公考,就要提前了解有關情況,提前掌握各個工作崗位的參考條件。
關於參加公考的文憑條件,有的地方、有的崗位要求全日制本科以上文憑,有的要求專科以上文憑,有的放寬到電大、函授、自考等專科、本科以上文憑。
文憑是報考的門檻和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在報考前,要詳細了解當地的基本要求和標準,看自己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就要先從拿文憑開始準備。否則,是沒有機會參加考試的。
關於參加公考的年齡條件,一般要求在35歲以下。但也有的地方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有的適當降低,有的適當放寬。
關於參加公考的專業條件,公務員也好,事業單位也好,所招錄的工作崗位,一般都有明確的專業限制。在報考前,要認真分析,綜合評估,做到專業對口,避免選擇報考崗位時造成失誤。
當然,還要關注招錄考試中,一些崗位對退役軍人的優先、優惠條件,充分利用好這些有利條件,有利於增加考試的成功率。
其次,為參公考試做好充分的準備
如果你符合報考的基本條件,選擇了合適的報考專業和崗位,那麼,從這個時候開始,就要在干好工作的同時,認真地複習了。切不可抱著僥倖心理,更不要想不勞而獲。
因為,公考就是萬人同過獨木橋,來不得半點馬虎。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普通本科畢業後,因為就業競爭力不大,理想的工作不好找,找到的工作待遇又低。於是,他一門心思撲在公考上。
經過個人的艱苦努力,他第一次考取了一個縣級機關的公務員。因為所在縣有點偏遠,離家又遠。於是,他又利用業餘時間自學複習,第二次考取了一個地市級的行政機關公務員。但是,他仍然不滿足,一心想考入省會城市。又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第三次考入了省會所在城市行政機關下屬的參公事業編。因為,按照有關規定,他第三次考試只能考事業編。
從這位朋友的考試經歷就可以看出,個人基礎差一點不要緊,關鍵是自己要有職業目標,要有職業規劃,要有明確的追求才行。
只要你努力了,奮鬥了,拼搏了,成功的機率還是很大的,自己的目標也是能夠實現的。
第三,合理選擇報考崗位爭取成功
轉業士官如果符合報考條件,除了認真複習做好考試準備外,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在選擇確定報考崗位時,要切合自己的實際、要結合自己的能力和專業,要選擇一些報考人數相對較少、競爭相對較小的崗位。
因為,越是熱門崗位,報考的人越多,競爭也就越大,成功率也就越低。
我前面說的那位朋友,之所以三次考試都能如願以償,都做到了一次性成功,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從不去擠熱門崗位,每次都是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選擇一些比較冷門、偏門的工作崗位。也就是很多人不願意選擇的、報考人數相對而言較少的。
作為轉業士官來說,本來基礎條件要差一些,競爭力要小一些,如果去與一些應屆大學生去競爭、去硬拼,肯定是搞不贏的。
因此,轉業士官既要看到自身的長處,也要看到自身的短處,做到有的放矢,做到目標符合實際,做到放低期望值。這樣,成功的希望也就要大多了。
說老實話,轉業士官回到地方,安置分配到事業單位,或者國有企業工作,要麼是事業單位工勤崗,要麼是國企正式員工。這是由於轉業士官自身的基本條件所決定的。
因為,士官轉業時,有的是初中、高中文化,有的是大專、本科文化。但是擁有大專、本科文化的畢竟占極少數。
由於轉業士官本來就是士兵身份,到了地方是工人身份,這也是正常的。因為自身條件所限,先天條件不足,只能定位於工人身份。
如果經過自己的努力,能夠改變自己的身份,當然是可喜可賀的。
但是,對於絕大多數轉業士官來說,其工人身份是難以改變的,基本上定型了。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你立足工作崗位,安心努力工作,刻苦鑽研業務,也會做出一番成績的,也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有價值、有作為、有成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bd0dc0a72c23927effd2a44a596e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