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人生》
「如果再來一遍,我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過。」
不止你一個人這麼想過。在生活那些狼狽的關口,回憶總能找上門來,閃過一幕幕重大的抉擇時刻——
裡面有你填志願時錯過的學校,一個你再也不會去聯繫的號碼,還有讓你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沒接受的工作。
小劑量的後悔藥就是有這樣的催眠作用,它讓人沉浸在某種良好的幻覺里,幻想著回到過去的某個瞬間,讓人生從此全然不同。
人們甚至會去羨慕《土撥鼠之日》的主角,羨慕他心安理得地頹廢、享樂,還可以發展一切愛好、或是讀那些永遠都沒空讀的書。
有關時間的哲理故事很難真正教會我們什麼,就算許下「重新來過」的願望,也並不代表他們真的想要重複地體驗過去的生活。
更多的時候,我們只希望帶著上帝視角,精準地繞過人生中所有曲折。
Top 1
另一個人
我和我的對談
作者: [阿根廷] 豪·路·博爾赫斯
譯者: 王永年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品方: 上海譯文新文本
出版時間: 2015-7
《另一個人》是博爾赫斯的一則短篇,收錄在小說集《沙之書》里。
1962 年的 2 月,「我」坐在波士頓北面的劍橋,遇見了另一個自己,他比「我」年輕了半個世紀。
家庭的細節和文學的印記讓兩個人認出了彼此,年輕的偶爾發問,七十多歲的老頭站在思維的高處,自顧自地證明和回憶。
「你想不想稍稍了解一下我的過去,也就是等待著你的未來?」
他向年輕的自己談論起未來的戰爭和世間的變局,這顯然嚇到了對方;他以全然接納的態度聊起自己的失明:「逐漸失明並不是悲慘的事情,那像是夏季天黑得很慢。」
除此之外,他們還有著諸多的分歧,但兩個人都沒有說服對方的意圖或能力。這並不單單是在討論有關成長的哲理,因為「我」和另一個人都希望把這件事忘記,而不是坦然接受這段既定的夢境。
於是分別前他們約定次日在原地繼續碰面,但誰都沒有真的去。
Top 2
4321
一個人的四種人生
作者: [美] 保羅·奧斯特
譯者: 李鵬程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國
出版時間: 2019-1
「我們所在的世界只是一部分的世界,真正的世界還包括那些本應發生然而沒有發生的一切。」
人只能活一次,但《4321》的主人公弗格森卻有著四種人生經歷。四個弗格森擁有同樣的家庭和 DNA,生活在同樣的國家和時代里。
保羅·奧斯特在書中描寫了許多發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事件,這些事件不因弗格森的四種人生而產生改變,但每個弗格森獨自面對世界的巨變時,都有各自的視角和側重。
他們的人生截然不同,有的沒能活到成年,有的在二十多歲死於意外;但有些特質又是統一的,四種模樣的自我疊加起來,組合出弗格森一生的可能性。
這種可能性不光關乎他個人的抉擇,弗格森周圍的人們,包括他的父母、愛人和朋友都有著互不相同的結局。一個不真實的世界要比真實的世界大很多,所有人都站在人生的岔路口,等待匯入那些不可見的軌跡。
Top 3
暗店街
用已知的現在
去打撈未知的過去
作者: [法] 派屈克·莫迪亞諾
譯者: 王文融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品方: 99讀書人
出版時間: 2017-8
每個虛構的故事裡,失憶的人都會執著於搜尋過去。
這不是一種難以理解的想法;過去,它代表著一種我之所以是我的證明。
《暗店街》的故事發生在二戰之後的巴黎,失去記憶的男人被一位私家偵探好心收留,他以助理偵探的身份生活了八年後,決定找回過去的自己。
戰爭的痕跡、偵探的新職業……這樣的背景給故事平添了幾分懸疑。
但莫迪亞諾的故事並不為了傳遞解謎的刺激,主角不光遺忘了過去,過去的一切似乎也遺忘了他。他拼湊著支離破碎的證據,那些證據卻最終指向一個悲傷的、早已消逝的的情境。
Top 4
雙生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難道不是嗎?
作者: [葡萄牙] 若澤·薩拉馬戈
譯者: 黃茜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品方: S碼書房
出版時間: 2014-2
人們常幻想著去體驗別人的人生,這樣的渴望讓人忽略了有朝一日被他人替代的恐懼。
即使平庸、糟糕且失敗,我們都認為自己的生命是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在遇見和自己極為相似的那個人之前,歷史老師圖里亞諾也是這麼想的。
那位相似者的容貌、身材和聲音,連身上的疤痕都與他完全一致,這種程度的酷似讓他由好奇立即轉為了恐懼。
相似者的身份是一位不出名的電影演員,他同樣注意到了那位歷史老師,兩個人各自展開了調查和試探,兩段本不相干的人生由此產生交集,最終演變為你死我活的困局。
薩拉馬戈的虛構小說像一則黑色寓言,它暗含了對人類生活的隱喻:當人們突然嘗試著審視自我,原本獨立的意識也可能會迷失在自我的審視里。
Top 1
重啟人生
平凡人生的二周目
導演: 水野格 / 狩山俊輔
編劇: 笨蛋節奏
首播: 2023-01-08(日本)
集數: 10
單集片長: 55分鐘
「先生不好意思,我好像已經死掉了,請問我現在應該做什麼才好?」
在日劇《重啟人生》的開頭,33 歲的近藤麻美在死後被指向投胎的大門,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她就要成為瓜地馬拉東南部的大食蟻獸。
她絲毫沒有猶豫地選擇了另一扇門——帶著前生的記憶去修正人生,這就意味著要積下更多的陰德。
重活一世的主角不需要拯救世界,也不用獲得什麼了不起的成就,「阻止同學的爸爸出軌幼兒園的老師」成為了幼年麻美的第一項任務。
《重啟人生》遵循了所有重生劇本的套路:不管人生重來多少次,人一生精力的分配依舊是有限的。
而劇中展示了逆天改命之外的選擇——小小地彌補遺憾、去和幾世的閨蜜繼續做朋友、以及嘗試一些新工作……即使只能體驗同樣普通的人生,這樣的重生看上去也依然很值得。
Top 2
千鈞一髮
從劣質基因到完美作弊者
導演: 安德魯·尼科爾
編劇: 安德魯·尼科爾
上映日期: 1997-10-24(美國)
片長: 106分鐘
迷人的外表、非凡的智力、以及健康穩定從不出錯的身體……在若干年後的未來,每個經過基因篩選的人類都是完美的,在生命伊始就避開了所有的「不良」因素。
《千鈞一髮》的主角文森特,是父母自然結合生下的普通人,帶著近視、心臟病等劣等基因,卻幻想能去往太空。
他意外遇見了基因優良卻身體癱瘓的傑羅姆,倆人交換了身份,文森特每日攜帶著傑羅姆的基因樣本前往太空中心,成為了隨時可能會暴露的作弊者。
在電影里嚴苛的標準下,一套優質的基因是步入社會的通行證。它根本不能保證完美的一生,但人人都必須擁有,否則一個人在出生之前,就會被剝奪做夢的資格。
儘管被分類為科幻片,《千鈞一髮》的一百多分鐘內並沒有多麼震撼的視覺場面,卻以冰冷的歧視,傳遞著一種「在未來或許會成為現實」的驚悚。
Top 3
意外空間
從一個循環到另一個循環
導演: 伊薩克·厄茲本
編劇: 伊薩克·厄茲本
上映日期: 2014-09-21(墨西哥)
片長: 100分鐘
你和另一個人被一起困在了某個空間,環境安全食物充足,但你們被困住了整整 35 年;另一個人慢慢老去,他在臨終前告訴你,不久後你會看到一輛車或是一部電梯,但你千萬不要登上去。
你會聽他的嗎?
年輕人總是不聽話的,電影里的每位年輕人也是一樣,更何況他們都在不同的地方被困住了 35 年。
《意外空間》整部電影由幾個對仗的故事組成,意外進入的空間、和陌生人困在一起的 35 年、老者死後出現的新選擇、以及新空間裡產生的新意外。
虛擬和現實里的時間是否一致向前,人為什麼會重複掉進意外的空間?
這部墨西哥電影有著明確的框架結構,和戲劇化拉滿的世界觀,片中給出了 35 年這樣具體的年限,也以細節鏡頭暗示了富含哲理的懸念。
有關人生的暗喻就在幾場循環當中,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不同的答案。
Top 4
盜鑰匙的方法
通往美好人生的答案,
就是那麼簡單
導演: 內田賢治
編劇: 內田賢治
上映日期: 2012-06-17(上海國際電影節)
片長: 128分鐘
一個是籍籍無名的劇場演員,另一個是在公共浴室出現的富貴人——
被生活毒打的小演員鬼使神差地與摔倒的富人交換了儲物櫃的鑰匙,本以為能搖身一變成為高階社會人,沒想到富人暗地裡的職業卻是一名僱傭殺手。
另一邊,摔倒失憶的殺手在醫院醒來,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也全盤接手了小演員的糟糕人生。
他接受了「自己」的過去,並著手分析,再通過學習和分析去掌握新人生,把原本已經走投無路的日子過出了新希望。
影片很容易給人帶去「擁有好習慣就能改變命運」的結論,也略高估了人類努力的力量;但編劇將兩個人物的過去和現狀進行了充分拼貼,使人物遠離了教育片的空洞路子,變得更加真實飽滿。
故事的終點與其說是鑰匙,不如理解為給普通人提供的人生答案。更何況電影處處安排了吐槽和黑色幽默,觀看體驗遠勝過網絡上「改變人生的 100 條小習慣」。
㊟《盜鑰匙的方法》
電影總喜歡講述這樣的故事:主角意外獲得了另一重身份,或是取之不竭的時間,獲得爽文般的開局。
但電影也知道沒有人能占得了時間的便宜,所以時間旅行總有著牢不可破的規則:哪怕是滿身光環的主人公,也要以秒為單位去度過生命。
不能跳過、也無法折返,必須精準地、循序漸進地,去踏入每一個人生的陷阱。
編輯:豬猛猛
監製:李二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