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後」搶著買的限定筆,「90後」已經買不起

2023-06-13     鋅刻度

原標題:「10後」搶著買的限定筆,「90後」已經買不起

撰文/ 黎炫岐

編輯/ 高 智

「2元一支的中性筆已經成為時代的眼淚了嗎?」

為了買一支筆應急,「90後」陳謙走進一家文具店,打量了一圈貨架上的筆後,他顯然被這些筆的價格驚到。看起來其貌不揚的中性筆,動輒價格超10元,而如果商品標籤上寫有「限定」二字,國產的價格基本上不會低於20元,即便所謂的「限定」僅是外殼,日產的價格則更高,30元-50元的比比皆是。

事實上,如果你隨手翻開一位中學生的筆袋,或是打開他書桌上的筆架,不難看到一些你或許沒聽過的品牌名,比如ZEBRA斑馬、百樂或派通,如果這些筆的筆殼上印有柯南、三麗鷗或者熊本熊等IP形象,那麼眼前這些筆的總價或許是你一個月甚至好幾個月的工資。

當「90後」忙著省錢蹲臨期食品,不少「10後」卻願意花成千上萬元買限定筆。而中學生們的「筆圈」生意,也遠比你想像中混亂複雜。

當「10後」愛上五千元一套的限定筆

走進高中生林林的臥室,最先吸引目光的一定是書桌上陳列的密密麻麻、五顏六色的筆。這些筆是林林的「心頭好」,其中大部分都是日本文具品牌斑馬的整套限定款,分門別類放置在亞克力的筆架中。

「以前這些筆架里還有百樂和一些國產筆,現在只有斑馬了。」林林第一次被斑馬的限定筆吸引,是在讀大學的表姐家裡看到一筆袋筆殼上印有柯南的中性筆,「本來覺得看上去也平平無奇,但試用了一下覺得筆感和普通的中性筆差別很大,非常好寫。」一問價格,「五六十元一支,第一反應就是勸退。」

而她真正對斑馬有印象且開始入坑,則是在社交平台翻到同齡人曬出的斑馬和迪士尼公主系列的聯名限定款,「少女心一下被戳中了。」

為了買到屬於自己的第一套限定筆,彼時還是初中生的林林費了不少精力。畢竟限定款售賣周期短,國內進貨渠道較少,不及時購入的話很快就會斷貨,只能等待筆圈裡的其他人轉手,因此售價水漲船高。

林林一有時間就在二手交易平台或者社交平台蹲著搜索,看能不能撿漏收到這一款,「最後蹲了大概五個月,從三位賣家那兒湊夠了公主限定的全套16支,「因為買得比較早,差不多40元-50元一支,一共花了七百多元,現在這一套基本上單支市場價是80元-110元。」

自從湊夠了迪士尼公主系列,林林便一發不可收拾,加了不少「筆圈」群,又先後高價收入了許多經典網紅款斑馬限定,包括柯南的第一、二代、三麗鷗、哆啦A夢、不二家等,「這些限定款的價格不一,比如不二家全套花了1000元,哆啦A夢一套200元。」林林大概計算了一下目前她的「藏品」總價,「至少花了四五千元。」

「可以說,初中到高中的所有壓歲錢和不少零花錢都花在了筆上。」林林告訴鋅刻度,「買筆買得最瘋狂的時期也是學習壓力最大的時期,中考前高價入手了好幾套限定款,經常學習到深夜了,還想再逛一逛看能不能撿漏到一些絕版限定,因為花的是自己的壓歲錢,爸媽也沒有過多干涉。」

升入高中後,林林淘筆的時間少了很多,但買斑馬限定筆仍然是她發泄學習壓力的重要途徑,「我最近定下的目標是,等我考上心怡的大學,第一件事就是入手被炒到5000多元的斑馬花草茶限定全套。」

事實上,像林林這樣的中學生正成為「筆圈」的主力軍。在微博上搜索「斑馬」,相關話題的討論度達到1.3萬,而「斑馬限定」的超話共有1029粉絲,「斑馬筆」的超話也共有3433粉絲。在小紅書上,「斑馬筆」的相關筆記多達8萬餘條;在抖音、B站等視頻平台也不乏相關視頻。

小紅書上不少學生曬出自己的收藏

鋅刻度則留意到,參與討論的用戶不乏中學生,「看著我的限定款們,上學都更有動力了」、「從初中開始入坑,買的筆感覺用到大學都用不完」、「還在讀高中,入坑一個月,一萬塊的壓歲錢全用光了」……

其中,有不少學習文具博主都是中學生或者大學生,而他們發布的相關筆記或視頻內容中,書桌上堆得密密麻麻的斑馬限定筆可謂「標配」,評論區則不少人驚呼「大戶人家」、「這簡直像是文具店」、「這一書桌筆夠我兩個月工資了」……

真假混賣、高價倒賣……混亂的筆圈生意

「其實價格被炒得很高的主要還是限定款,最混亂的也是限定筆圈。」20歲的大學生閔亞曾經也入坑「筆圈」多年,「我從初二開始入坑斑馬限定筆圈,高中時因為零花錢變多了一些,攢錢h入也h出(高價入,高價出)了不少限定,還做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博主。」

閔亞坦言,滿滿一筆架的限定筆和社交平台上的高贊,都曾真切地讓她感到開心,「也確實會覺得增加了學習的動力。」但是,筆圈越來越多的亂象,最終讓閔亞在轉出最後一批筆後選擇了「退坑」。

閔亞最難以忍受的亂象是「高價倒賣」。「我可以理解物以稀為貴,限定款在筆圈的轉手價肯定是會比較高的,但是這幾年越來越離譜。」閔亞舉例稱,她剛入圈沒多久找代購入手的斑馬不二家限定,一套8支也才100元左右,「如今被炒到100元都不一定能買到一支,我之前在群里看到有群友花2500元收了5支。」

「因為一般來說新版的限定款價格還不算太離譜,基本上找日本代購預定也能買到,文具店淘一淘二三十元也有。但是新出的限定沒有以前的好看,一入筆圈,你沒有幾套絕版的限定好像就拿不出手。」林林認同閔亞的感受,「入圈入得早,退圈時可能就賺得更多。比如現在被炒到五千多元一套的立頓限定,可以說是身價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原因就是一套絕版筆可能會轉手好多次,轉手一次身價就升一次,甚至還有在網上直接拍賣筆的。」

鋅刻度留意到,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媒體平台,也有網友指出這種「高價倒賣」的亂象,發布筆記質疑一位筆圈大博主為「倒賣姐」,「花草茶的筆(你花)4000買的,轉手賣7000元。」而其提到的這位博主,大部分筆記都為限定筆的打包視頻,標題則多為「2000元+的斑馬限定」、「身價飆漲到四位數的派通公主」、「全網唯一一支獨立價值10000元+的打包視頻」等等。

小紅書上退坑的網友

這種高價倒賣的筆圈風氣,正勸退「閔亞們」。在社交媒體平台,也有網友如此寫道退坑經歷,「我對現在筆群價格濫漲的風氣很失望。今天是我正式入筆坑的整整三年,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我也決定半退坑了。作為一個還沒有經濟能力的學生,算下來我在筆坑中居然也花費了幾千多。而且最沒想到的是我在圈子裡花費最多的時候反而是住校後,三個月可以花費千元……讓我下定決心退坑的是因為現在筆圈的烏煙瘴氣和肆意妄為的抬價,特別是各種限定。」

除此之外,林林提到,「不僅是高價轉賣,很多博主或者筆圈販子還會以福袋的方式打包出售。但很多福袋都會踩坑,很考驗運氣。比如一套兩三百甚至五六百的福袋,其中可能只有一兩支市場價較高的絕版限定,再靠一些市價二三十元的普通限定和各種便利貼等文具湊數。」

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也的確有不少「踩雷」筆記,有網友發布的「踩雷帖」表示,「500元買的福袋,包裝簡陋得過分,還有三套是相同款。」而評論區則指出,「人家500元都是有超值的大絕版,她這500元就差把清庫存寫臉上。」

高價轉賣和假貨太多,勸退不少學生

不過,最終「勸退」閔亞的,是因為筆圈出現了太多真假混賣的賣家,「一種是專門真假混賣的線上店鋪,還有一種是筆圈私下交易時出現了不少自印復刻版。」閔亞告訴鋅刻度,「有不少聲稱是筆圈出筆的,其實是用別人拍的圖,高價出售復刻的筆。」閔亞在退坑前,在小紅書、微博和二手交易平台都發布了不少實拍圖,就發現有人「盜圖」。

而在小紅書上,也有網友指出,「雖然入坑時間不算早,但確實遇到了不少騙子。」並總結騙子主要分為四類,「一類是筆圈的,這類是最難分辨是否為騙子的,有一些還有自己作假的信譽記錄,說自己是未成年人不能走平台或者急用錢;第二類是走平台但是發假貨的;第三類是根本不混筆圈,價格亂定,如果知道市場價就能輕鬆避雷;還有一類則是互換騙子……」

正因為亂象過多,各大社交平台上出現了不少「鑑定辨別斑馬限定筆」的交流經驗帖,甚至還出現了專門的「有償鑒筆」的生意,鑑別費為「2元1支」。

就連品牌方斑馬也開始從2020年提供無償鑑定以及交換同價值產品的服務,並且多次公布「鑒假數據」。其中,其2022年上半年的「鑒假數據」顯示,「應對數量521件,假冒品總數165件。」

國產限定為何擠不進「筆圈」?

事實上,在筆圈,不僅斑馬,百樂和派通等進口文具品牌的限定款都被「炒」出了高價,且成為了不少中學生沉迷的愛好。

這也改變了文具店。鋅刻度走訪西南地區多家文具店後發現,大部分文具店都將進口品牌「斑馬們」放在了更為鮮艷的區域,且往往標有「限定」等標籤。在其中一家文具店中,日本三菱限定鉛筆和中性筆分別售價55元和20元。在秋冬限定款中性筆的貨架上,共有「海月」、「花霞」、「蘿占」等限定色名稱,並貼有「我只是秋冬限定款外殼,我都是黑筆」的介紹。

圖源:網絡

「大部分初高中生都更願意買日本的文具,百樂的果汁筆、斑馬的經典款這些都是比較受歡迎的,價格在15-30元左右,限定款的價格也有一兩百元一支的,但他們可能更傾向於從二手市場收絕版的限定而不是新出的。」據文具店店員觀察,很多初高中生買日本品牌的筆往往兩種用途,一種是日常學習所用,「基本會選擇基礎款」,一種則是為了「集郵」收藏。

並且據店員介紹,「其實像國內的品牌,包括晨光這些也推出過限定款,但學生們還是更願意為進口品牌買單。」

而在小紅書上,有位名為「普普通通的文具店」的網友更新自己的營業日常,他曾提到自己也需要網上淘進口品牌以前的限定款,而根據他發布的營業情況,也不乏「分分鐘消費好幾百」的學生。其中,既有「爽氣買了三支斑馬限定」的小姑娘,也有「分分鐘消費300塊,就買了3支筆」的大客戶,還有「專門買進口文具,凡是新的都不會錯過」的老客戶。而這些大額單,都以三菱、百樂和斑馬等進口品牌為主。

然而,當進口筆成為不少學習博主的標配,掏空中學生們的錢包,國產文具品牌卻似乎未能在「筆圈」留下姓名。儘管國產文具業也頗具規模,不乏晨光、得力、齊心、真彩、愛好等文具品牌,但新一代的中學生們往往不願為價格更低的國產文具買單了。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國產筆不僅使用感飽受爭議,外觀設計、聯名營銷也總是「慢半拍」。

正如「同花順財經」此前寫道,「依靠低價而占領市場的國產文具也許會成為中小階段學生們不得不的選擇,但當這群人隨著年齡增長,掌握了話語權與自主權,並嘗試過書寫體驗更好的進口文具後很難不反過頭來倒打一耙國產文具華而不實。」

數據更為直觀。據公開數據,晨光股份的營收增速從2017年就開始顯現出疲軟態勢。營收增速從當年的36.35%下降至2020年的17.92%,2021年回升至34.02%。其中,自2015年上市以來,晨光股份在學生文具板塊的業績增速一直保持在20%左右。直到2020年,該增速直接下跌至2.29%,2021年也僅恢復到了15.61%。

「國產品牌出的限定,很多都是跟著進口品牌出,所以筆圈很多人會說國產的限定是仿版或者直接說假貨,這導致哪怕都是不二家的限定,國產筆的價格還更低,大家也不願意買。」閔亞稱。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進口限定筆被「炒」出「天價」也有人蹲搶,而國產限定卻往往只能落得「文具刺客」之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aedda16ecab6212ea7c5a9177ae3c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