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浦江經驗」,浙江公安出實招
浦江縣公安局民警走村串戶傾聽群眾心聲、收集民意。費泓淳攝
2003年9月18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親自倡導並帶頭到金華市浦江縣下訪接待群眾,推動形成以「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深入基層,聯繫群眾,真下真訪民情,實心實意辦事」為主要內容的「浦江經驗」。
20年來,浙江各級黨員領導幹部一任接一任,持續豐富發展「浦江經驗」,堅持下訪接訪工作導向,有效為民辦實事解難題。浙江公安機關始終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立足公安主責主業,轉變工作作風,深入運用踐行「浦江經驗」,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全面化解公安信訪矛盾,以信訪工作之「為」守護浙江之「安」,以信訪工作之「進」助力浙江之「治」。
「全省公安機關將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道路奮勇前行,進一步傳承弘揚『浦江經驗』,努力打造更具標識引領性的理論成果、更具示範公認度的實踐成果、更具複製推廣力的制度成果,推動『浦江經驗』在新時代更加直抵人心、熠熠生輝。」浙江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楊青玖表示。
在制度的軌道「辦」,當好群眾貼心人
今年7月開始,浙江省公安廳黨委班子成員先後分赴包片聯繫點開展集中下訪活動,傾聽群眾訴求,解決信訪問題。截至目前,已開展接訪下訪活動23次,接待群眾66批,38起案件實現案結事了、停訪息訴。這是省公安廳領導開展集中下訪活動的第10個年頭。
近年來,浙江公安機關紮實推進「浦江經驗」在公安信訪領域落實落細,積極開展領導下訪活動,把領導「下訪日」作為「服務日」「公僕日」,並從制度機制入手全力推進信訪問題源頭治理。在黨委層面,「聯線包片」制度讓各級公安機關領導班子成員結合各自分管條線和調研聯繫點,主動開展接訪閱信包案,集中力量攻堅化解疑難信訪積案;在警種層面,「接訪包案」制度讓警種部門負責人輪流到信訪窗口接訪,主動開展帶案下訪,要求每年接訪不少於4次,包案不少於3起;在基層所隊層面,「主官辦信訪」制度明確新發信訪問題一律由基層所隊主官領辦,直接協調開展化解、疏導、幫扶工作,最大限度防止初信初訪轉化為重複信訪。同時,推出反饋回訪、通報晾曬、任期盤點和離任交接等一系列「閉環」監督反饋制度,切實保障做好信訪這個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
為改進公安工作、完善相關政策,浙江公安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主動徵集人民群眾意見建議,推出「民情直通車」「民情暖哨」「民意廣場」「周三接待日」等舉措,在全省各地全面推廣打造「民意感知」體系,通過對警務類警情處置、窗口業務辦理等工作開展全量回訪、對不滿意事項第一時間核查處理,實現未訴先辦,將群眾訴求解決在信訪之前。
到群眾的心裡「解」,提升社會和諧度
「我和鄰居吵了十幾年了,他一直不讓我建造圍牆,您來給我評評理。」近日,龍游縣塔石鎮村民舒某向正在接訪的縣公安局副局長傅曉泉表達了訴求。隨後,塔石鎮、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派出所組建調解團隊,在「三聯中心」對雙方展開調解,一起十幾年的糾紛最終化解。
通向群眾的路是用心走出來的。在「浦江經驗」的帶動下,浙江公安機關綜合運用解決、解釋、解氣「三解」工作法化解處置信訪問題,修補社會關係。各地公安機關堅持依法將群眾的信訪案件解決到位,樹牢有解思維,強攻堅、實辦理、治源頭,做到信訪問題應解盡解;將釋疑解惑貫穿信訪辦理各個環節,在規範執法、多元聯動上共同發力,使群眾真心理解;將「事心雙解」作為信訪工作的落腳點,強化促滿意、紓民怨、解民困,以有溫度的語言提升群眾滿意度。
浙江省公安廳深入開展信訪辦理「一件事」改革,健全「訴求確認」和「誠信信訪」制度,並通過完善信訪事項受理、辦理、答覆、告知和結果評價,切實保障信訪人的知情權和監督權,推動實現公安信訪辦理和群眾信訪行為雙向規範。同時,省公安廳常態開展信訪積案清理,積極運用「坐診會審」「巡診督導」等措施,保持信訪積案動態清零。「我們全面規範流程、打造機制,是為了在細節處提升公安信訪源頭治理水平,真正解民憂、紓民困,解決信訪難題。」省公安廳信訪處處長章鵬挺表示。
「楓橋經驗」自下而上、重在預防,「浦江經驗」自上而下、重在破題,兩者互為補充,相互貫通。浙江公安堅持將兩張「金名片」有機結合,全力推動矛盾糾紛「未訴先辦」,帶動全警常態開展入戶走訪、網格排查等,摸排矛盾糾紛,落實清單化管理,逐一確定化解單位和時限,全力消減信訪和矛盾激化的風險。在靠前化解矛盾糾紛的同時,浙江公安開展信訪事項「接訴即辦」,在各級社會治理中心、警務室和村居設立公安幫辦點,最大限度服務、幫助群眾解決信訪需要。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機關已建立代辦幫辦隊伍9159人,全省公安初信初訪一次性辦結率達98%。
用保障的思維「干」,確保措施見實效
浙江公安把來訪群眾當作考官,把信訪案件當作考題,把群眾滿意作為標準答案,交出了令人民滿意的答卷。2022年,全省涉警信訪總量同比大幅下降,省公安廳信訪處獲評全國信訪系統先進集體和全省人民滿意信訪窗口工作成績突出集體。
取得優異成績的背後得益於浙江公安強大的組織保障體系。近年來,全省各級公安機關黨委把深入運用踐行「浦江經驗」和「楓橋經驗」作為「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進,每年至少通過黨委會議聽取一次工作彙報,每半年至少召開一次領導小組會議。同時,各地構建了公安機關黨委全面領導、信訪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信訪部門組織推動、各基層單位和部門警種齊抓共管的新格局,形成了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保障體系。
為提升公安信訪監督管理水平,加強對「浦江經驗」的踐行和運用,浙江省公安廳嚴格落實信訪工作監督職責,深化信訪案件評查和責任倒查,開展「一案雙查」,系統分析信訪問題產生及未化解的深層次原因,找准執法辦案、行政管理、辦事服務和信訪事項辦理等工作中存在的各類問題,有效改進信訪工作作風,提升執法能力和水平。據了解,省公安廳2022年通過評查倒查糾正執法過錯瑕疵問題184個。
在提升監管水平的同時,浙江公安還加強考核指揮引領信訪工作。各級公安機關將運用踐行「浦江經驗」納入信訪工作責任書,列為督察重要內容,把下訪接訪工作作為評價領導幹部政治素質、業務水平等能力的重要方面。省公安廳每月通報各地執行情況,對重視不夠、措施不力的,進行約談、通報,責令限期整改;對轄區、系統內信訪問題突出的,按照規定下發信訪工作建議書,倒逼各地公安加強信訪矛盾化解。(記者 謝佳 通訊員 章藝鐧)
短評:「浦江經驗」歷久彌新
一聲問候,一杯清茶,幾句家常,幹部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聽群眾說,解群眾「結」。
「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深入基層,聯繫群眾,真下真訪民情,實心實意辦事」,20年來,「浦江經驗」早已從浦江一地推廣到全國各地,在社會治理體系中的內涵與外延不斷豐富,既「訪人」「訪事」,更「訪心」「訪情」,生動體現著我們黨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
作為「浦江經驗」的發源地和率先實踐地,浙江公安機關始終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立足公安主責主業,推進「浦江經驗」在公安信訪領域落實落細——領導「下訪日」、「聯線包片」、「主官辦信訪」,接訪下訪制度不斷完善,化解群眾急難愁盼,徵集群眾意見建議,既問需於民又問計於民,既解開群眾心裡的「結」,又豐富基層治理經驗,將基層矛盾「困難堆」變成了「金點子窩」。
信訪工作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發現問題,動真碰硬抓好整改,「浦江經驗」的實踐邏輯生動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與主題教育的目標要求高度契合,大力發揚「浦江經驗」優良傳統,準確把握「浦江經驗」的深刻內涵和時代要求,對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具有重要意義。公安機關要大力踐行「浦江經驗」,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轉變工作作風,事不避難、義不逃責,更好維護人民根本利益。依靠黨的領導這一根本優勢,堅守人民至上這一不變初心,「浦江經驗」必將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李剛)
來源:中國警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