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黃茅海跨海通道工程勘察設計合同在廣州簽約!
這標誌著黃茅海跨海通道工程,已進入勘察設計階段,為項目2020年開工建設奠定基礎。
黃茅海跨海通道是廣東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項目起點位於珠海市高欄港區,東接珠海鶴高高速公路,向西跨越黃茅海水域,終點位於台山市斗山鎮。
項目對接新台高速並與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相交,路線全長30公里,其中跨海段長度14公里,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
本次工程勘察設計合同簽訂,是數十項前期工作協同推進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工程開始施工之前,項目要完成工程項目可行性相關、設計相關、施工準備相關三大類別、數十個專題的工作。
接下來,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將全力以赴,力爭在2019年底完成工程可行性批覆、2020年上半年開工建設。
工程勘察設計是項目前期的關鍵環節,決定了工程品質
工程勘察在於查明項目地形地貌、地層土壤岩性、地質構造、水文條件等自然條件,為項目選址、設計和施工提供依據。
工程設計須彙集標準、規模、勘察等建設條件下綜合比選深入研究,為後續建設質量耐久,安全可靠,經濟環保,傳承百年的高品質交通基礎設施夯實根基。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是廣東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成後可完善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充分發揮港珠澳大橋的功能作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並進一步強化珠海橫琴自貿片區、高欄港和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的聯動發展,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
廣東9大通道工程
助力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
今年7月5日,廣東省委和省政府印發了《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這標誌著廣東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有了「施工圖」。
其中《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打造「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
除了上面的黃茅海跨海通道,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助力大灣區「一小時交通圈」的另外8大通道工程
01、南沙大橋
南沙大橋,原稱虎門二橋,是廣東省境內一座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沙田鎮的跨海大橋,位於珠江獅子洋之上,為廣州-龍川高速公路的西端部分。
南沙大橋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珠江三角洲又一座世界級橋樑工程。
南沙大橋建成通車後,從廣州南沙到東莞行車距離縮短10千米,從東莞到番禺行車時間縮短30分鐘,緩解現有虎門大橋超負荷的車流量。
南沙大橋不僅為廣州、深圳這兩大城市增添一條快速通道,推動區域交通閉環的加速,更串聯起廣州南沙自貿片區、東莞濱海灣新區、深圳大空港新城等重大平台,進一步推動區域間各類創新要素的加速順暢流動,構築創新閉環。
02、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環段。
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極大縮短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間的時空距離,在大灣區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港珠澳大橋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等創新要素的高效流動和配置,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和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打造國際高水平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03、虎門大橋
虎門大橋是廣東省境內一座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跨海大橋,位於珠江獅子洋之上,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部聯絡線(原莞佛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
虎門大橋工程是連接珠江東、西兩岸,廣東省東、西翼的重要交通樞紐,是貫穿深圳、珠海、香港、澳門的咽喉;大橋的建成使東莞、深圳以及粵東地區到珠海、中山、江門、粵西地區的交通無須繞道,對廣東省的經濟發展和珠江三角洲的騰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04、黃埔大橋
黃埔大橋是廣東省廣州市境內一座連接黃埔區和番禺區的過江通道,位於珠江南北幹流、獅子洋以西水域之上,屬於廣澳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也是廣州繞城高速公路東環段的一部分。
廣州珠江黃埔大橋工程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乃至世界第一,是廣東省特大型橋樑與隧道建設的重大成果。
項目的建成通車對進一步優化完善廣東省高速公路網、深化珠三角的交流合作以及推動廣東省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05、深中通道
深中通道是連接廣東省深圳市和中山市的大橋,是世界級超大的「橋、島、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路線起於廣深沿江高速機場互通立交,與深圳側連接線對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翠亨新區馬鞍島上岸,終於橫門互通。
全長24千米,2016年12月29日開工建設,計劃2024年全線通車。
深中通道是國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珠三角規劃綱要》確定建設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是粵東通往粵西乃至大西南的便捷通道,是未來珠三角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脊樑,更是一條產業升級的走廊,不僅能夠帶來經濟的活力,還能促進東西兩岸人流的交往。
通車後,珠江兩岸可以實現半小時對接。
06、蓮花山過江通道
蓮花山過江通道是廣州番禺與東莞水鄉地區連接最便捷的跨獅子洋過江通道,計劃2020年開工,2025年完工。
通道起於東莞市麻涌鎮,東連東莞市西部幹道和沿江高速,跨珠江獅子洋水道,西接京珠高速和廣州番禺蓮花大道。
該項目是連接珠江東西兩岸的重要通道,有利於加強廣州火車南站與珠江東岸地區交通聯繫。
07、伶仃洋過江通道
伶仃洋過江通道又被稱為「深珠通道」,在2018年11月逐漸揭開神秘的面紗。
2018年11月15日,珠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珠海市幹線路網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新增的伶仃洋通道,起於深圳前海,跨越伶仃洋途經珠海淇澳島,然後直抵唐家繼續向西,經過中山市五桂山,到達斗門蓮洲,向西延伸至高欄港,江門台山及粵西城市。
08、獅子洋通道
獅子洋通道,連接廣州南沙和東莞沙田,與虎門大橋的走向相同,預計位於已經通車的虎門大橋和南沙大橋之間。
獅子洋通道建成後將緩解虎門大橋、南沙大橋兩座跨江通道的通行壓力,減輕連接廣州和東莞兩岸的交通緊張情況。
END